数字化校长管理中心
用户名: 密码:

校长:孙明贤

中国校长独特展示平台http://www.xiaozhang.com.cn

陕西宜川中学校长孙明贤:做敬畏生命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4/3/5

1529次查看

孙明贤发布

1米87的个头,黑色的长风衣,眼前的孙明贤有一种自然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气势。一口纯正的陕西方言,让记者不得不常常打断他,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思维。他习惯点起一支烟,有时更像是在对着烟圈自言自语,一半回忆,一半思考……

历数孙明贤的职业生涯,给人的感觉是过于简单:1983年师专毕业,分到村办小学,后辗转多所学校调入宜川中学。历任初中教务主任,县中学团委书记、副主任、主任、副校长,一直到宜川中学校长。

记得刚上任时,有老前辈断言“你当这个校长不会超过一年”,一眨眼,8年时间过去了,孙明贤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校长”、“延安市先进工作者”、“延安十大新闻人物”、“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百佳杰出校长”,获得“延安劳动奖章”。

“我是这个学校最没有文化的人”,孙明贤常常这样自嘲。但就是这样一个最初只有中师学历的人,却带领着宜川中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2004上任时学校高考二本上线人数187人,逐年攀升为202人、322人、405人、610人、802人、1102人、1154人,高考连续6年6项指标排名全市各县区第一。

孙明贤从来不以高考成绩的领先自居,在他看来,学校最大的亮点是学生的教育。他信奉一句话:高考是德育的副产品,抓德育就是抓素质教育,抓德育就是抓升学率,抓德育就是抓教学质量。教育不是塑造人,而应该是引导人,挖掘人的潜力。教育就是要营造积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激情燃烧,充满自信,充满远大理想,这才是学校应该培养的健全的人。“高考是这种办学理念下的副产品,这样的教育,高考成绩是绝对不会差的。”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孙明贤的一贯作风。正是观察和思考,让他一直对教育有着清醒的认识。当发现学校每年送出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外出学习,却丝毫改变不了教育教学现状时,当发现教师竟然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甚了解时,当发现学生不快乐教师不幸福时,他明白,我们的教育是时候需要改变了。

在孙明贤看来,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种子,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提供这颗种子生长的条件:土壤、肥料、阳光,营造一个成长的环境。在种子成长期间,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拔苗助长。他确定了“学校是为学生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他把教师需要“三省”的内容刻在墙上,他要求各班召开班组会研究学情,他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对课堂进行目标检测……孙明贤像一个花圃的老农,永远在不停地思考:教育教学的主要对象是谁?是学生。那么教育教学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学生的生命特征,办学的结果就是要学生在校园里展现出一种生命的活力。

宜川中学办公室主任赵永平这样形容孙明贤——有魄力、思想超前、不按常规出牌。他回忆说,刚开始推行课改的那两年,为了统一班子的思想,几乎是天天召开行政会,印象最深的一次连续开了8个小时。直到现在,孙校长还经常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式的培训。班子成员都有点“怕”见他,总觉得跟不上他的步伐,通常是这一阶段的工作还没来得及歇口气,他又在问下一阶段会出现什么问题。

从2008年课改的全面铺开,到如今学校成为陕北地区知名教育品牌的“宜中教育现象”,宜川中学的管理经验和教书育人模式,成为市内外同行竞相学习、传播、效仿的榜样,吸引了周边县区2000多名学生慕名来校就读,每月有近2000人次的同行来校取经学习。但在孙明贤看来,万里长征还只是刚刚起步。“如果你们2年后再来宜川中学,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当问及理想的学校,他满怀信心地说:“我希望学校充满生机,学生充满自信,教师洋溢着幸福。教育不仅是和学生思想上的交流,更是和学生心灵上的碰撞。”

一切从降下重心开始

中国教师报:众所周知,众多课改学校都是穷则思变。宜川中学一直都是县级名校,为什么会有这种忧患意识?

孙明贤:在我接手这个学校之前,教师们对教育几乎没有什么思考,都是在按部就班地教书。以前学校也提过“优化课堂结构,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每年也送了一批批的教师出去学习、轮训,一去一个星期,回来就开展教师论坛分享个人感悟……但在实际教学行为上,教师还是照本宣科,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却没有一点帮助。

所以,在2004年竞聘校长时,我就提出“以务实求真的精神,引领学校各项工作脚踏实地”,并且制定了“三个一切”:一切从讲究实效入手;一切从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入手;一切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具体的做法,就是要求全校针对实际的问题进行研讨,养成良好的跟踪反思习惯。我认为,做任何事情应该基于这样的流程,首先明确目的是什么,再研究现状,然后把目的与现状结合在一块,看主要问题是什么,再来想怎样去解决。

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全校上上下下改变浮躁的工作作风,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烧锅炉的员工,都能把重心降下来,将思想和智慧都集中在研究本职工作、改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这些方面,来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从2004年到2007年,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学校上上下下实施了班组会、教师质量考核、课堂效果检测等一系列措施,可以说,那时就是课改的萌芽阶段。

中国教师报:后来怎么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课堂?又是怎样提出“自主课堂”理念呢?

孙明贤:经过这一系列的改变,我发现教师教学目标是越来越实在了,教学形式也有所变化。教师不再是只研究课本,而是更多地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关注课后检测,强调学习任务的落实,但这些改变都是课外的。经过总结,我发现只要真正针对学情,学生的参与度就越大,学生的成绩就越好,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越高。知识落实最主要的阵地应该在课堂,所以课堂必须改。

课堂怎么变?反复研究后,我们决定全面开放课堂,让学生参与更多。通过前面4年的探索,我认为课改的核心,就是构建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自主、合作、团结的课堂模式。就是要把“以教为中心”变为“以学为中心”,要把学生的学放到首要位置。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帮衬者、组织者。所以说应该在课堂上全面进行改造,我们把这种课堂称为“自主课堂”。
 
学生是一粒有生命的种子

中国教师报:“要使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传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而言,“自主课堂”对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孙明贤:“要使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更多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倾向,但除此之外,教师首先应该懂得,如何使学生会学,如何使学生学得更好。

通俗地讲,以前的教师就是教“书”,仅仅是研究教材,教的任务就是研究高考,研究课标,这节课的标准是什么,我就教什么。教师不仅把学生当成容器,而且对这个容器的要求也很高,教师讲到哪里,学生这个容器的“口”就要面向哪里,还要随着教师而调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做法就是没有把学生当人看。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把学生当作容器,教师也应该知道容器的口在哪里,在上面还是在侧面?如果不知道学生的兴趣口在哪里,教师不仅是一桶水,就算是一车水也没有用!

我们的自主课堂要求教师有两种素质:导师的意识和领导。导师就是给予学生方向性的指导;领导的素质,就是教师在整个学习期间是一个组织者,主要是研究如何发挥学生的作用,例如小组建设怎样更高效,怎样让学生真正发挥所长,等等。

中国教师报: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基于对教育的什么思考?您认为,什么是教育,学校的功能是什么?

孙明贤:人不是玩偶,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有思想,有情感。所以,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管理过程中,都应该把学生当成生命个体,所进行的活动要符合生命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每一个学生能够达到的标准,让学生逐渐地走进教材,更多地去感悟,去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校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意志力,有信心,有远大理想,这些都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这些问题解决了,课堂就是自主的,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提高了,更快地会学了,这种兴趣就会不断地持续下去。这标志着学校走上了正轨,步入了快车道,从这开始,学生的管理和课堂就融为一体了。

真正的课改没有风险

中国教师报:课改推进10年,很多学校一直在怀疑,徘徊,或做一些表面文章,绝大多数原因在于担心中高考成绩的滑坡。您怎么看“课改”和“成绩”的关系?宜川中学有没有面临这样的矛盾?

孙明贤:这种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你的信念是否坚定。宜川中学刚开始改的时候,大家都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县里的一些老领导劝我:“你这几年干得不错,高考搞得很好,你回去还瞎折腾啥咧?改来改去,高考质量下降,你这几年不是白干啦?”我告诉老师们,宜川中学宁愿付出高考滑坡的代价,也要坚定不移地推行课改。

在我的心里,是非常有信心的。在我看来,高考考的就是人品,这个人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上的因素,包括价值观和人生观;二是非智力因素,自制力、受挫折的承受能力等。一个个体也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的学生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较好的承受能力,那高考就绝对不会差。办学就是办一种氛围,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只是我们以往过分放大了高考的作用。

中国教师报:一些学校“试水”课改半途而废,都是因为成绩的滑坡,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孙明贤:质量下滑,我认为这不是课改的原因,而恰恰说明没有实实在在地搞课改,只是作秀,没有把课改的核心问题抓住,脱离了课改的本质。

真正的课改要符合教和学的规律,要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体验越多,学习兴趣就越大,学习能力的提升就越快。学习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作用于学习兴趣的持续,能力与兴趣相辅相成,互为支撑,高考成绩怎么会差?只会越来越好。
课改有没有风险?这是个认识问题。现在在我看来,课改没有风险,宜川中学走的路证明,在教学上,只要让学生越来越自主,学习效果就越来越好;在管理上,只要让学生越来越自主,学生出彩的地方就越来越多。

中国教师报:据了解,宜川中学最大的特色不在课堂,而是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课堂”与“自主管理”是一种什么关系?
孙明贤:真正把学生当人看,除了体现在课堂上,还应该体现在学生管理方面,不应该以约束、压制,甚至粗暴的方式来管理学生。应该让学生有自主意识,自主管理,通过各种活动,营造一种积极奋进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感染。自主不仅是教学的核心,而且是教育的核心。整个课改,要从课堂上升为课程。

和其他传统学校一样,我们以前在学生管理方面,主要是检查、督促、约束,以管为主,结果是校园里面的秩序比以前好了,但是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内在的激情没有体现出来。通过学生管理的过程研究,我们明确了一个问题:教育的主要对象到底是谁?是学生。学生是一个生命个体,所以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都必须符合生命的特征。所以,宜川中学形成了“以制度管理为基础,自主管理为核心,文化浸染为策略”的学生管理基本框架。现在学校的日常事务全部由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来负责,我们高兴地发现,班级活动越来越丰富,教育形式越来越多样,并且老师和学生靠得越来越近。

课改成也校长败也校长

中国教师报:有人说,课改“成在教师败在教师”,还有人说“成在校长败在教师”,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您认为,在课改过程中校长该如何定位?

孙明贤:我认为“成也校长,败也校长”。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的决策者,学校到底办到什么程度,主要看校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不仅是行政领导,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引领。

其实,思想引领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记得最长一次行政会开了8个小时,大家都纷纷跟我吵,其实都是思想的碰撞。在商量开展课堂效果检测的时候,我和主管教学的蒋校长争论了十几次,每次都是半夜12点,甚至1点,一起争论到家属楼底下,蒋校长边摆手边摇头:“明天再说,明天再说。”

刚开始感觉很艰难,现在我觉得很轻松。如今,我只管一个会议,那就是行政会。有关教师的所有活动我都不费心,都是主管的校长、主任在分管。我现在成了宜中最没用的人了,现在最能离得开的就是我,就是我一个月不在,学校也照样运转有序。就像课堂上教师要放手一样,学校管理中,校长也要放手。在学校,领导的精髓就在于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的责任在于要调动学生,而校长的责任就是要调动老师。

中国教师报:据我所知,您是一个很有执行力的校长。

孙明贤:执行力只是表象,后面要有校长的威望、思想来进行支撑。我开始当校长的时候,推出的一些东西大家都不认可。比如当校长后第一次开会,把学生的管理提到日程上,大家就不认可。教务副主任说:“讲那些有啥用,宜川中学现在是要成绩,宜川的老百姓上上下下关注的是宜川中学的教学质量,就应该叫老师集中精力教学,学生认认真真学习,不要搞那些七七八八的事。”我就问他:“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他说不知道。我说,最基本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良好的学风,一个是良好的教风,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要是学生整天在学校抽烟喝酒,打架闹事,哪来的良好学风?要想营造良好的学风,首先要抓学生的行为规范。后来,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所以说,校长不仅是一种行政领导,更是一种思想上的引导者,有了说服力,才有执行力。

中国教师报:除了执行力以外,您认为一个优秀校长最重要的是什么?

孙明贤:我觉得校长最重要的是要有对教育的理解。如果说校长有教育思想,只是有偏差,还可以通过实践来不断学习,完善,校正。如果校长没有个人的办学思想,只是人云亦云,学校就一定办不好。

有的校长来宜川中学参观,问我为什么自己学校的课改搞不起来。我告诉他,因为你对教育没有思考,只是迫于高考的压力,想通过课改这种新的模式来带动成绩的提高,通常只敢在一个年级一、两个班来实验,且目的性、功利性很强,所以失败是必然。而对于我而言,虽然宜川中学在延安高考质量一直领先,不存在高考质量的压力,但是我从内心认为,继续走传统课堂就会走向万丈深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走自主课堂,才是一条金光大道。所以,一下子从初一到高三全部改,思想统一要改,思想不统一也得改。

享受和学生心灵沟通的幸福

中国教师报:宜川中学全面推开课改已有3年,你对现在宜川中学是什么评价?下一步还有什么计划?

孙明贤:首先,我认为课改本身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同阶段就有不同的矛盾,要不断地向前推进。宜川中学虽然已经走上了正轨,但是学校的自主课堂和自主管理都还在初级阶段,这条路还很漫长。我下一步的设想,就是将教师下午的课全部取消,全部改为学生自习,实施“一拖二”课堂,用这些做法继续将教师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去研究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导师,成为教育家型教师。

平心而论,教师这个职业不能升官发财,最大的财富,或者说价值体现就是学生的成功,这是一种精神享受。在这种教学模式里,教师作为一个导师点拨学生的思维,是一种高层次教学。在这种自主管理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心灵的碰撞,是深层次的精神交流,教师也会受到感染,因而舍不得学生,舍不得学校,舍不得这份工作。好的教育,就是真正把学生当人看,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就会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本文为中国校长网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十八大学习  感悟报告  学习心得  领导发言

上一篇:暂无文章

下一篇:让自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宜川中学

孙明贤

省份:陕西 地区:延安市
学校:陕西宜川中学

校长经典之作

联系校长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城北大街4号

电话:09114622377

邮箱:258741325@qq.com

孙明贤校长畅谈教育论知

Copyright © 2013 陕西宜川中学校长—孙明贤的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中国校长网    

中国校长网提供免费校长咨询服务,长期与数万名校长联手合作,打造出了覆盖全国范围的校长联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