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公告:
学校校训:
学校新闻
——高二年级“班级行走” 特色系列活动之十二
2016年,首都博物馆开设两个特别展厅,分别是——海昏侯古墓考古成果展和妇好墓考古发现四十周年特展。在年级的号召下,在特展的三个月时间里,高二年级的部分老师和同学已陆续走进首都博物馆,参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6月8日,高二5班和6班的同学在班长的组织下再次走进首博,班主任刘岩老师也参与其中。
参观过程分三部分。首先,同学们来到了位于首博地下一层,参观海昏侯古墓考古成果特展。海昏侯墓即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又称南昌西汉大墓,墓主为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刘贺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后,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即被废除,成为汉代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史称汉废帝。墓园位于江西省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为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其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都城遗址的完整性在国内独一无二。2011年,观西村村民在发现盗墓情况后及时上报,避免了墓园被进一步破坏,使海昏侯主墓得以保存完整。从2011年发现以来,考古发掘持续进行,现在仍在进一步的发掘中。在到场参观前,同学们都已通过首博官网自主预约展票,部分同学还观看了海昏侯古墓纪录片,搜索并了解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
到达首博后,在班长的组织下,同学们有序入场,跟随讲解员入馆参观。先后参观了出土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竹简、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笥、耳杯等,这些种类繁多,花纹精美的器物,使大家仿佛走进了两千年前那个飘逸的国度,看到了钟磬齐奏的礼乐制度以及刘贺其人的文人雅好;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青铜酒器、青铜镜等,图案大气,线条流畅,纹路细腻,排列考究,可看出两千多年前的制作技艺,堪称精美;整个观览过程中,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马蹄金、麒趾金、金饼、金板等378件金器,金光灿灿,耀眼夺目,除说明西汉时期尚金风尚、墓主地位尊贵之外,还可看出金饰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刘贺其人的传奇际遇。
在参观“海昏侯”特展后,同学们难以按捺激动的心情。又来到位于地上一层的“妇好墓”展厅,参观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四十周年特展。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一代王后、母亲、女将的传奇人生,领略了距今3000多年的青铜器具、玉石器、陶器、甲骨、剑饰的丰富与精美,感受了三千多年前殷墟文化与商代文明。为了完整的展现妇好墓的挖掘全过程。首博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三维成像等技术,成功地将殷墟妇好时期的建筑及大量文物进行科学复原。VR技术的应用,将弥补传统展览形式中空间不足的弊端,让观众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参观者身临其境,沉浸在墓穴建造时期的场景中观看当时的原貌。
最后,同学们参观了位于博物馆二层的古都北京——历史文化展以及了老北京民俗展。在历史文化展中,大家看到了北京从原始聚落到形成城市,从北中国的政治中心跃升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都城,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历史进程;在老北京民俗展中,看到了老北京人的生活习俗及各种礼仪。
参观时,同学们认真阅读展板,仔细聆听讲解,专心观看宣传片,还有部分同学摘录笔记,写下心得。大家不仅学习了殷商、西汉时期历史文化知识,加深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了解了考古发掘工作的艰辛,提高了文物保护意识。参观结束后,同学们久久不能平复内心的激动之情,他们说:“精美丰富的传统文物需要所有我们共同的保护,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共同传承与发扬。”
此次首博之行,既领略了千年以前的殷商文化、西汉历史,又了解了不断发展的北京文化;既看到了上下五千年的民族瑰宝,又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如果说八百里秦川经久不息的是“老腔”,那么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沧桑不变的则是民族文化精髓!无论何种“老腔”,都应生生不息,焕发民族光辉!
这是一次年级倡导、班级组织、学生自发的行走,更是一次领略民族文化精髓的行走!相信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将永不止步,走出特色,走出精彩。在每一次的特色行走中感悟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担负民族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