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公告:
学校校训:
学校新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不再单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应该是师生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更应该是引导生命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更应该是师生碰撞智慧火花,成就精彩生命的场所。她应当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思想自由翱翔的蓝天。
2013年11月6日,重庆市北碚区首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总结会在重庆市江北中学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成果展示、课堂观察、小组研讨、论坛交流、专家点评和领导讲话”六个部分组成。与会的专家、领导,首先是深入课堂一线,认真观察由北碚区八所高完中所提供的语文、数学、音乐等8堂不同学科的课堂。
今天上午的展示课由两个时间段组成。其中8:50——9:30为第一堂展示课,分别在高二·2班、高二·1班、学术报告厅和多功能厅同时举行,展示了由江北中学王照标老师所上《磁现象和磁场(选修3-1)》的物理课、朝阳中学张弘老师所上语文课《合欢树》、兼善中学邱爽老师所上音乐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以及王朴中学曾忱诚老师所上《等高线》的地理课。接下来的9:40——10:20在同样地点,依次展示了由第23中学刘芳老师所上的《选修4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的化学课、北碚区田家炳中学黄坤林老师所上的《幂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的数学课、市第24中学李庆老师所上的《政府的职能——依法行政》的政治课以及市第48中学张克玉老师所上的《伴性遗传》的生物课。
我们欣喜的看到,自高中施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师生生命成长的主阵地——课堂,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在师生共同探讨中,更加建设凸显双主共学、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生命课堂,努力追求卓越课堂建设高标。你看,由江北中学王照标老师所讲的物理课,一开场就以商量的语气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个在生活中常见,却被我们忽视的好玩的魔术……”这种一改往日“师者居高临下”、板着脸讲课的风格,以生活为导向的开场白,让学生如沐春风,感受着这平等中的首席所带来的温暖,可这背后无不体现着我们老师学生观的巨大转变;你听,那学术报告厅里传来的欢快乐音,正是我们兼善中学的邱爽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和着节拍,感受着音乐的无穷魅力呢!音乐是流动的诗,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律动,从同学们欢快的课堂氛围和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可以感受到音乐给予他们的是一种幸福而愉悦的体验;“同学们,作者史铁生在《合欢树》文末说道,‘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我们该做怎样的理解呢?”这是从朝阳中学张弘老师的语文课堂里,给学生提出的一个思辨性很强的话题,他启示我们在熟悉的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生活的诗意,更要善于体会生命过程中那些或快乐、或悲伤的过往,毕竟这些都是生命成长的必然。如此有诗意的引导,是让学生要学会感恩,学会体悟生命过程的幸福与厚重……“李老师,我对政府的职能——依法行政,有着这样的理解……”李老师还没有来得及对本课知识点做阐释的时候,一名同学就举手发言。李老师停下来,和全班同学仔细聆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紧接着就是一阵“喧闹”的讨论声,教室里似乎就炸开了锅……这就是一堂原生态的政治课堂,一改往日板着脸枯燥而无味的讲解。这里有学生自由的表述,有观点的碰撞与生发,当然也有激烈观点的保留。纵观上午的八堂展示课,我们欣喜的看到,自从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中师生关系、地位的可喜变化,这样的课堂更加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更加尊重了每一个生命成长的无限可能。
与此同时,江北中学所有的高中课堂全部开放,供与会者观摩、交流。从老师们课下的讨论中,我们都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幸福体验,他是一种更加人文化的课堂、更加尊重生命成长的课堂,他给予生命成长的原野,思想自由翱翔的蓝天。
与会的全体专家、领导和同行,在认真听完了两堂课后,分别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就今天的展示课和自实施高中课程改革以来,自己的体会、收获和困惑深入交换了意见。
我们深知,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浩大工程,也许我们的探索还不太成熟、成果还不够丰富、经验还不丰厚,但是我们明白课改的方向是正确而明智的,我们将上下一下、同心协力,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发现以及纠正,让我们的课改之船,在改革的风浪中勇往直前、永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