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公告:
学校新闻
昨天上午,在学校的南门迎宾广场,学校举行了纪念建校 124 周年的庆祝活动。多年来,我校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传统:每年 12 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都要举行校庆纪念活动。毕业年份与当年年份末尾数相同的校友,都会返回母校。如:今年是 2012 年,那么 42 届、 52 届、 62 届、 72 届、 82 届、 92 届的校友,都会返回母校看看。校庆活动为校友们搭建了一个交流思想、升华情感的平台。
大家现在都是七中的学生,当你在这所学校完成学业,顺利毕业,便会自然成为七中的校友,成为七中人。可我今天要讲的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七中人。
学校从 1888 年在五仙门建校,于 1907 年迁校址于此,已经走过了 124 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学校的校名几经更改,校址也多次变迁,历尽沧桑,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一位校友所说,七中人的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格”,那就是“爱诚真毅”。
爱,是七中人所具有的最为显著的品质特征。因为怀着对母校深深的热爱,便有了何庆兰校友为修建善衡体育馆,一次性捐献了 100 万元;便有了叶泉志同学把他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穗七中星”; 因为对老师的深深怀念,便有了校友们出资设立了周逢锦老师化学奖;为了鼓励在校的品学兼优的七中学子,周仕能校友还成立了“周仕伦慈善奖学基金”。七中的学子也传承着这种优秀的品质,当我们的校友陈丽华同学身患重病时,七中的学子顶着凛冽的寒风在街头义卖和募捐;正是因为对祖国、对人民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便有了一支经常活跃在学校、活跃在社区的七中学生志愿者队伍,便有了高三同学踊跃的参加无偿献血,便有了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鲨鱼妹”的爱鲨行动。在七中人的身上,爱,表现出了一种责任,一种自觉的行为。
诚,是七中人立身处事的基本准则。它是七中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真诚,言行一致,心口如一,每一句话都是掷地有声的承诺。诚,它还表现出一种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的忠诚。 58 届校友符红铁先生,为了“中国也要有自己的原子弹”,在极其艰难的环境条件下,参与了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并荣立三等功; 62 届校友钟华荪女士,几十年如一日为党为人民忘我工作, 2003 年,经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批准,荣获第 39 届南丁格尔奖章。
真,是七中人的一种个性特征。追求真理,求真务实,决不“好高骛远”。 49 届校友李方华女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学期间,学习十分努力,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在学习中,她对任何一个疑难问题都不放过,一定要把问题弄得个水落石出。中山大学毕业后,她一直从事对晶体的研究,由于在晶体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她获得了“联合国世界女科学家成就奖”欧莱雅奖。
毅,则表现出七中人的一种自信和坚定。七中人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顽强拚搏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71 届校友霍东龄先生,通过自己在商海里多年的打拚,几经挫折,终成大器, 2006 年获得了“亚洲商业领袖奖”之香港年度 CEO 奖。
当我们走进七中的大门,我们便融进了“爱诚真毅”这样一个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当我们走出七中的大门,我们应是一名具有了这种优秀品质的七中人。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方,都会让“爱诚真毅”的优秀品质表现出来,使之成为我们七中人一张亮丽的名片。
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衷心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象我们许多优秀的校友们一样,为祖国增光,为母校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