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育硕果飘香,小胜在智大胜在德。今年高考之后,海口四中再传捷报:该校一二本上线人数达385人,700分以上人数比2011年翻了一番,单科700分以上20多人;共16名艺体特长生上线,一二本上线率较2011年提高了10.4个百分点。中考成绩同样突出:84分满分人数比2011年增加了44人;入围市属省一级学校招生分数线的人数比2011年翻了二番。
短短三年间,“第三梯队”的生源,获得了“第一梯队”的成绩,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特色教育
今年招90名体育艺术特长生
“今天你游泳了吗?”这已成为海口四中初一学生的口头禅。该校初一新生入校,从第一学期开始免费学习游泳。学校拨出专款,送学生到隔壁的水上乐园学游泳,并请来专业教练为学生授课。在海口,这是第一所免费开办游泳课程的公办学校。
海口四中校长说,学生的体格成长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近日,省教育厅就2012年义务教育学校招收体育和艺术特长生工作作出批复,同意海口市第四中学招90名优秀的小学应届毕业体育、艺术特长生。
校长经常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学会一门特长,能够终生受益。学校成立了合唱团、校园动漫社、文学社、足球队、篮球队、美术课外活动小组,校园之声广播站。几年来,学校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迎新联欢会、演讲会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养成教育
荣获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
海口四中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了海南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和成绩。而今的海口四中,教育教学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教学质量快速提高。
校长汪娟认为,学校取得骄人成绩,是因为站在比升学更高的层面上践行德育工作和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古人云:“小胜在智,大胜在德。”要育人,必先育德。海口四中的管理者树立了“以德立校,以德治教”的意识,通过品德和人格的培育,让每一名四中学生都具备“富人性、通人道、有人格、知人权、懂感恩”的素质基础。该校德育工作重视五个引导:即人生目标的引导、良好学习行为的指导、学习动机的诱导、知识水平的辅导和行为习惯的教导。学校也先后获得2011年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2012年海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魅力教师
悉心关注学生成长
该校有一支富有魅力的教师团队,2012年,汪娟校长荣获第七届全国百名优秀校长,黄兰老师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在海口四中450多位教职工中,年轻教师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近五年以来,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在海口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四中从省部属重点师范院校招收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充满朝气与活力,充满干劲和魄力。他们都主动担任班主任工作,学校班主任队伍相对稳定,老中青相结合,年轻班主任占了大部分,三年以下班主任工作经历的占47%,他们用自己的学识滋养着那些渴望知识的灵魂,他们用自己的道德操守熏陶着那些纯真质朴的少年。学校实施分层教学,帮每一个学生制订适合自己学习计划和目标,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低进高出
在四中收获信心和希望
海口四中的教育实践,在中考、高考的检验中厚积薄发。
阿龙是一名分数较低的择校生,刚来四中读高中时一度自暴自弃。但是三年后的他却以70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华北理工大学。毕业后的他说,是班主任林豪英老师真诚的话语、肯定的目光、赞许的微笑让他找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所有的辛苦都是一种甜美的幸福。
高一(12)班曾有一名学生无故缺勤,班主任李华香老师到该生家里了解情况,得知该生因病住院,家庭困难。李老师随即留下身上所有的钱,并鼓励他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回到学校发动全校师生捐款,并再一次慷慨解囊。家长含着热泪说道,想不到四中的老师会这么主动地帮助一个普通的孩子,给他们送来信心和希望。
该校高中应届毕业生阿全以49分的中考分数入校,今年的高考成绩是600分(文科);该校高中应届毕业生阿丞以54分的中考分数入校,今年以618分的好成绩被中北大学录取。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海口四中即将申报“省一级学校”,在特色办学、品牌建校上奏响新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