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公告:
学校新闻
各中小学、幼儿园及有关学校:
当前正值冬季,气候寒冷,风干物燥,地冻路滑,雨雾冰雪等灾害性天气显著增多,进入了季节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和流行性传染疾病的多发期,给学校和师生安全带来诸多隐患。为确保全区校园安全稳定,现将《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加强冬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苏教办安〔2014〕12号)转发给你们,并就贯彻落实该通知提出如下要求,请各校结合实际,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一、高度重视学校冬季安全管理工作。我区发展正处于“勇当现代化先行,争做示范区表率”的关键时期,12月份又是新的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之时,各校要站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高度,增强做好冬季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真分析、研究冬季校园安全工作的形势和规律,查找和解决冬季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抓好冬季安全管理工作。
二、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各校要立即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严格排查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不留死角,不走过场。检查的重点是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安全保卫、校舍安全、饮食卫生安全及用电、用水、用气安全等。对各功能教室、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礼堂、报告厅、幼儿午睡室、危化品存放室、配电房及消防设施、安保设施、用电线路、水电气设施等重点场所和重要设施设备要重点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确保安全。冬季是火灾事故的高发期,要切实加强对教师办公室和师生宿舍用电、防火管理,严禁使用电炉、热得快和取暖器等电器,及时清理易燃杂物,坚决杜绝火灾事故发生。要落实好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的措施,安排专人值班、巡查,坚决防止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各类事故。
三、深入开展冬季安全教育。各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班会、队会、国旗下讲话、校园网、校讯通等载体,根据冬季季节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以交通、防火、用电、防滑等为重点的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要教育学生切实增强防范意识,不到结冰的大河、水塘里玩耍、滑冰,认真落实冬季体育运动时的防范措施;要提醒学生,打扫卫生特别是用水拖地时,要注意地面的湿滑;要教育学生经常晾晒被褥,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积极应对雨雪等恶劣天气带来的安全隐患。目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极易出现雾霾、雨雪和冰冻天气,各校要不厌其烦地教育上下学的中小学生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行驶车辆;提醒校车要按雨、雪、雾天气安全要求行车,不得违章运行。要重视雨雪冰冻天气时的校舍、围墙、车棚、工棚(有在建工程项目的学校)等的安全工作,凡是不能保证安全的设施要立即停止使用。
五、全力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冬季雨雪天气极易造成路面结冰湿滑,有接送学生车辆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冬季校车运营安全应急预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着力加强车主、驾驶人和随车照管人员的安全教育管理,严禁出现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逆向超车、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要督促校车服务公司和车主做好校车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加强车辆维修保养,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各校要教育学生注意上下学交通安全,提醒家长不要让学生搭乘“黑车”等非法车辆,不要乘坐农用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拼装车和报废车等不安全车辆。
六、杜绝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要建立健全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制度,将各项安全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要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检查通道有无杂物影响通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在学生集会、上操、放学或晚自习放学等上下楼梯时,要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分楼道逐次下楼,要安排值班领导、值日教职工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坚决不能出现拥堵打闹的现象;寄宿制学校学生晚自习不能超过规定时间,且必须有教师值班,下晚自习时,教师必须与学生一道下楼梯,若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利用应急照明设备照明,同时学校领导与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附件: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加强冬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2014年12月2日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加强冬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苏教办安﹝2014﹞12号
各市教育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教育局,各高校:
当前正值冬季,雨雾冰雪等灾害性天气将显著增多,各类安全事故高发、易发,给学校和师生安全带来诸多隐患,近期,全国各地先后发生多起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排查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切实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全力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认真吸取山东蓬莱幼儿园接送幼儿车辆事故教训,立即逐校逐园逐生对上下学乘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了解。要加强对校车驾驶人和随车照管人员的教育管理,做好校车的维修保养,严格落实学生接送交接、校车安全检查等制度,坚决杜绝校车“带病上路”。要会同公安交警等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开展专项整治,严禁发生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逆向超车、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要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教育提醒学生家长提高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不让学生乘坐农用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拼装车和报废车等不安全车辆,及时举报非法接送车辆。
二、高度重视冬季校园消防安全。要全面细致开展火灾隐患排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消防设施性能良好,疏散通道畅通。要加强对锅炉、燃气(油)罐等特种设备和食堂操作间、排油烟管道的检查管理,做到操作人员资质齐全,设施检验合格,管理责任到位,防范措施有力。要加强对实验室、危化品仓库等重点部位存放的易燃易爆物品规范管理,确保安全。要经常对学校用电线路、停车棚进行清查和整理,防止因线路老化、负荷过高、线头裸露、电动车充电时间过长等原因而引发短路、触电、火灾等意外事故。要加强学生宿舍用电管理,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严禁学生私用大功率电器,严防引发火灾事故。要认真组织开展消防演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三、积极主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各地教育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并发布预警性信息。各学校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利用各种方式第一时间发布预警通知,及时提醒师生及学生家长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遇有大雪、冰冻、寒潮、大风、重雾霾等极端恶劣天气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采取调整上下学时间或调(停)课、停止校车运营、调整室外教学活动等措施,有效防范意外伤害事故,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四、切实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认真做好学生学习、生活及活动场所的防寒保暖工作,确保每一所学校备齐备足必要的取暖物资。要加强对教室、宿舍等重点部位的检查,及时检修门窗、暖气和空调等设施设备,确保采暖设备正常运转。采用燃煤取暖的学校要集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排查教室、宿舍、办公室等通风换气、排烟管道有无泄漏、有无煤气中毒隐患等。要加强防煤气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校内(学生公寓)严禁使用煤炉等取暖设施设备,严防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五、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校园饮食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严把原材料进货及储存关、人员健康关、食品操作关、餐具消毒关、食物留样关等环节,确保食堂食品安全卫生,坚决防止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妥善进行处置。
六、积极预防师生集体活动意外伤害。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冬季体育活动和其它大型集体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做到组织严密、准备充分、方法科学、措施扎实。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对特异体质人员要重点关注、区别对待,坚决防止因组织不严密、准备不充分、情况不了解、处置不及时造成意外伤害而产生矛盾纠纷,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影响校园安全稳定。要加强学生课间及课外活动期间安全管理,深入排查教室门窗、阳台护栏、楼道扶手、校园围墙、公共厕所等部位的安全隐患,防范发生校园踩踏及其它意外事故。
七、认真做好值班及信息报送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情况信息,发现事故隐患,处置突发事件。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对师生中存在的矛盾纠纷要及时采取化解措施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防止矛盾激化影响校园安全稳定。要加强门卫管理和校园巡查,防止校外无关人员进入校园滋事。要认真做好安全稳定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全面、准确报送信息,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重要信息。
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4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