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公告:
学校校训:
学校新闻
地球开不了门
208班宋思宇
在46亿年前,地球妈妈与他的孩子——人类住在一起,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简单快乐而又温馨的生活。
时间过得飞快,如白驹过隙。到了46亿年的今天,那样的生活却不复存在。在时间的催化下,母子却无法相见,在他们之间隔了厚厚的一层门。
可这是为什么呢?
地球妈妈原本有一头乌黑发亮的长长的秀发——河流与湖泊,每个见了她的人都羡慕不已,纷纷对她投以赞美。可她的孩子们却不懂美不爱美。节假日出行旅游,垃圾河里扔,吐痰湖里吐,口里总要嚼个口香糖,吃腻的时候,“呸”的一个小动作,万事大吉,只留下了湖水的哭泣。大型工厂的生产会对人类带来诸多利益,他们不顾一切的生产,钻进了钱眼。看不到一批一批的化工废水流入湖里,看不到自己小时候能捕鱼的小河已经变成黑乎乎的脏水,看不到一条条鱼已经翻起白肚皮……妈妈的秀发变成了劣发,没有了从前的光泽,没有了从前的顺滑,只剩下了一股恶臭,人见人避,地球妈妈不禁黯然。
到了春天,地球妈妈出门时刮起了沙尘暴,结果吸了一鼻子灰尘、沙土,过了几天得了肺炎。原来地球妈妈的鼻毛几乎没有了,无法拦截灰尘。这都是她宝贝的孩子干得“好事”。人类对大树“情有独钟”,总是爱砍几棵干这干那。“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子”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树木在一颗颗的减少,人类只顾自己活得舒心,却不关心一下母亲。更有甚者,不满足只拥有一块土地,他们把树砍倒,把草除掉,在黄溜溜的土地上盖起了楼房!他们喝着美酒,哼着小曲,在舒适的房里对沙尘暴毫不在意,却不曾想到她的母亲现在是多么的痛苦。
地球妈妈一人卧病于床,病情而且在不断的扩大,地球妈妈的心里可不好受,既生气又失望还无奈。这时人类所居住的地方发生了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台风等灾难,他们这才想起了他们的地球妈妈。可奈何地球妈妈病于床,他们进不了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妈妈隔着门对人类说:“如果你们肯善待我,这扇门才能够打开啊!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开头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叙述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接着通过疑问句入手引出人类没能善待地球妈妈从而使地球妈妈进不了家门的小故事。内容上不仅是贴合了主题“门”,并且能借助“门”结合现实生活引出环保的重要性,延伸出“门”背后的思想深度,创作思维较新颖,在众多考卷中让人眼前一亮。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通顺流畅,读来津津有味。考场行文可见作者有一定的作文功底。)
历史之门,你误解了我
210班刘昕凯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打开历史的大门,重走岁月的足迹,回忆我曹操难忘的一生,心中便涌现出无限的感慨。翻开陈旧的《三国演义》,看着书中奸贼现象,又是种种不严之味。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定格了我的一生,但在千百年以后的今天,人们只盯住了我一时的奸,却忘了我一世的雄。
我出生在东汉时期的官臣世家,作为中常侍的养孙,我的童年一直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影。然而我的政治抱负打动了当时一代名流。为后来我的一番事业打下了基础。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曾经国富民强的大汉王朝也渐渐走向动荡。西北军阀董卓率领一支剽悍的西凉军打响洛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渤海太守袁绍的带领下,各路诸侯纷纷起兵攻城,讨伐董卓。在大家踌躇之时,我首先向董卓亮出宝剑虽战果不佳,但比起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的联军首领和横行跋扈的董贼一党,我曹操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心系天下之人了!
在脱离董卓追杀的过程中,我曾疑心错杀了吕伯奢一家,我痛心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而在《三国演义》中这句话就变了样子,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前者是当时我后面有追兵,自我安慰一下罢了。同时我也敢说,这句话本着我一生的信条来说的,宁愿做真小人,也不愿做伪君子!相比今天嘲笑我的千万伪君子,我何等的豪爽豁达啊!
我曾说过:“天下如果没我曹操,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不是夸大海口,回首往事,想要篡位的袁术、废皇帝的袁绍、韩馥,不都是我讨伐灭亡的吗?
一代名将关羽曾效力于我,并立下汗马功劳。我曾许他高官厚禄,但他最终离开了我,我并没有派人去追杀,因为我知道我是不可能挽留关羽对刘备似潭水般的感情,在那段穿过烟火和背叛的岁月中,人们只看到了关羽的情,却没有看到我的义啊!
由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我贸然进攻东吴,但我却不气馁,仍能据守江北,造福一方!
然而在小说中,我便成了衬托孔明等人物的配角,真正的我已经被遗留在历史之门中……
谁曾忆,驰骋沙场,心系国家,亮甲怒马,所向披靡。
只记下,我语出狂言,奸雄一世,败走赤壁,小人嘴脸。
残阳如血,我希望历史的大门能还原我,使我成为真正的自己!
(教师点评:曹操,可以说是一个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终难盖棺定论的人。有人说他是奸臣,甚至是奸贼,也有人说他是英雄,更多的人指他为枭雄、奸雄。的确,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是很多面的。可以说,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这篇作文全文是以曹操的口吻表达他对历史记载中身为奸雄的不满之情和渴求正名的希望。作者使用了“门”的比喻义。文中一些精妙词语的运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看得出作者平时阅读和积累比较用心。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总结全文。能将素材做到内化,为我所用,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是习文的进步。)
青春门
215班王卓颖
我如金匠,日夜撞击敲打。只为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席慕容
一开一合的门,一开一合的人生,一开一合的自由,一开一合的青春之门。这扇门我们不知不觉进去,又浑然不知退出。门里的世界花花绿绿,又悲又喜;门里的世界用爱与恨交织,用苦与累渲染。
三毛说:“我像自由的空气,一切妨碍我自由的感觉,概不接受”。是啊,三毛是自由的,可自由何尝又不是青春门里的角色。三毛是青春的,即使容颜已老去,即使雨季不再来,即使她说:“我的青春,我的心已随荷西而去!”但那撒哈拉的每一粒粒沙不就是她自由,青春的象征?可是——
“我不再想你,怎么可能再想你?快乐是禁地,生死之后,再找不到进去的钥匙”。当荷西的死刺痛她后,她那扇青春之门销声匿迹,快乐的禁地,思念的苦楚,一切的一切,徘徊在三毛的天空,不曾离去。因为上帝永恒不变的大爱,让她开始学会爱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三毛进入了“青春门”她获取了自由和快乐的资本,三毛又走出了“青春门”她忍受着生离死别的痛楚,如同一个饥渴难耐而又负重的行者在撒哈拉大漠中,希望于她而言,已是看不见的荷西。门里门外,区别无非是超越生死的爱恋和牵挂;门里门外,区别无非是自由与束缚的搏斗;门里门外,区别无非是忘与不忘的挣扎。
“我如金匠,日夜撞击敲打,只为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席慕容如是说,她把自己陷入了诗歌之中,在里面营造着青春的意境,偶尔从门里取出一点,便惊呆了一切世俗之人,绣口一吐便氤氲了门里一整个的青春。
她说她喜欢青春,对于她的生平,我不甚了解,但对于她的诗歌,我确实一种细腻而喜爱的感觉充斥心中。
“我可以锁住我的笔/却为何锁不住我的忧伤?”一样的青春感受,一如一个少女情怀。
“但我仍在意裙裾的洁白/在意那一切被赞美与被抚慰的情怀”瞧,如江南采莲的女子,轻轻摘下扼腕上的那一朵莲,如此温婉如玉。
“如果/如果从开始就是一个错/那为何却错的如此美丽?”青春的少女,青春的岁月。暮然回首,又在青春之中。
青春之门永远为她打开,因为一颗不曾如三毛般负重的心,因为她说,回忆过去,一如山岗上那轮静静的月。那么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青春门,门里门外两个世界,我们不需要达摩一苇渡江的空灵,不需要凤凰涅槃的壮美与绚烂,只需一个不知疲倦,纯洁永恒的心,方可青春永恒。
(教师点评:文字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情感的真挚是文章的灵魂,主题的鲜明是作文的生命。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以散文的形式诉说着青春的故事,生动的语句中可见平日的积淀。)
门,其实开着
217班杨晓雯
门里的世界如花一样绚烂,而门外的世界如诗一样隽永。——题记
当心与心之间需要用时间去丈量,咫尺也是天涯,那世界还有什么美好而言;当心与心之间以真诚对待、推心置腹,陌路即为熟知,那距离还有什么遥远而言?
我们永远成为自己的主人,永远将他人拒于心门之外,其实,门有时候看似关闭,它却又开着,关键在于你怎么去用你的方法推开它……
“黑夜给了我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关上房间的门,倒在床上,揉一揉快要松散的骨头,抱怨便开始了。打开电脑放开音乐,开始心的旅程上的享受。行云流水般的音乐顿时充满了房间,身子也随着节奏打起了拍子,似乎一切都停止运转,陪我享受这瞬间的轻松愉悦。每次听到音乐都倾羡于音乐巨匠那双细手放置于黑白键上起伏不断,或激扬澎湃,或轻缓优美的姿态,幻想着整个人用身心去演奏音乐,用执着去演绎梦想……音乐戛然而止,我忙回头,看见的却是爸爸那严厉又深邃的双眼。
我与他对视良久,尝试用眼神去沟通,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渴望,然而在爸爸那一双墨色眼眸中我读出了否定,读出了期盼,也读出了一个失望的自己……灰溜溜地趴到书桌前,继续奋笔疾书却在心里不断嘀咕着:爸爸啊!你为什么不推开我的心门去尝试着理解我呢?
“天空中没有飞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看着堆积成山的习题,瞅着钟表上嘀嗒逝去的时间,指针装了一圈又一圈,而我亦在题海里徘徊了一次又一次。纠结于心头,压力山一样地推毁了向前的信心与勇气。突然,房间里似乎明亮了些许,舒缓轻快的钢琴曲又开始了,许久,我微微转身,才发现爸爸早已站于我的身后。他的脸上似乎又多了些皱纹,两鬓的白发也特别显眼,我这才悟到,原来他一直在我的身后,一直用他的方式维护着我的成长,对于他而言:我若安好,便是晴天。
我忙站起来,爸爸用手拍拍我的肩,说:“考试也完了,今天就休息会而吧!先听听音乐,待会儿老爸带你去公园逛逛。”他用期待的眼光看我,我微微点头,拉着他的手走出了房间……
外面阳光真绚烂,绽放一地欢笑……
我们永远在门里而将父母关于门外,我们总希望父母理解却从不试着打开门瞧瞧,当岁月逝去,也许我们就永无机会了。
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从无奇迹可言,只要相互理解,我们终承认:门,其实开着。
(教师点评:父母是子女最亲的人,却往往又是相隔最远的人。文章以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为起点,以“心门”为线索,阐述了一个细小却又关乎每个人的哲理,语言平实之中不乏感动。)
门背后
219班武晋吉
门,我们每天进进出出,人的一生也会进出各种各样的门,但门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呢?
门的背后是探索。当古人每天的基本食物得到保障后,他们打开了这扇门。他们对大自然中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天上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打雷下雨;地又是什么样的,地底下有什么;海为什么这么大,是不是底下还住着像我一样的人?因为好奇,所以古人开始了探索,寻求能够解释这一切的答案。
门的背后是错误。当古人开始解释这世间一切现象的时候,这就是伟大的一步。他们寻找到了:天圆地方,天上有雷公电母,地下是黑白无常,海里有东海龙王;后来是地心说,地球是万物的家,是宇宙的中心,这些观点现在在我们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在当时又是无比正确的。
门的背后是真理。这扇门的打开是极其艰难的。哥白尼,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利用自己的观测结果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发现了地球是绕着太阳运动的,与地心说是相矛盾的,这是科学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步,因为人类的视野已经从地球上扩大到整个太阳系了,但是被人们普遍接受却是艰难的,其中有被烧死的坚持日心说的青年学者布鲁诺。可以说,真理的门前是鸿沟,真理的门上是荆棘,只有跨过鸿沟,披荆斩棘才能打开真理的大门。
门的背后是修正、补充和完善。牛顿的三定律是很正确,但如果是接近光速的物体,牛顿定律就不那么适用了。于是,爱因斯坦创造了“相对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在微观粒子方面,许多现象也不能用牛顿定律来解释。于是,量子力学诞生了。科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修正补充的史书。
门的背后还是真理的大海,等着我们去探索。
真理不是绝对正确的,只是相对正确的。科学的进步不是绝对进步的,只是相对进步的。社会的进步如同科学的进步,只是相对进步。门还有许多许多,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有文学的,有科学的,等着你去打开。不论你打开哪扇门,对社会对人类都是一种进步。
(教师点评:全文采用串珠成线的结构,站在历史发展的至高点论述人类对自然宇宙的求索,层层递进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是本文最大的亮点。)
方便之门
219班杨子涵
余忆往昔,尝得两日假归。夜寐,闻犬吠之声,惊起,不得眠。出内室,适兄夜读,似不闻犬吠之惊骇,遂伴读左右。
倾之,犬吠复起,闻声自楼道来,如怨如叱,似惊雷霹雳乍起。闻之,若行有所失,惶惶不可读复读。问曰:“骇矣,狗之吠声,何以为此声?”兄云;“邻家之犬,困于暗笼也久矣,孤独而恐惧,故吠不止,起,与汝出视之。”
遂出,黑不见五指,登台阶,扶栏,四下乱摸,方触栏杆,蹑行而下,至地下,方有灯火,目不可睁矣。地下室左,有上层之梯,下置一筐,筐上复有石,狗置于下,吠声不绝。
视其大,则仅足容身,动弹不许;视其内,则暗不见光,不知其中物貌。此困笼也,至陋至鄙,以纳活物,岂不弊哉?
犬闻吾辈至,吠之愈急,其声愈高愈厉,复有冲撞之声。余欲起石纵出,兄止曰:“邻家之犬,不宜擅动,失之,何以告诉?且此犬囚于此亦久矣,躁动难当,纵出,伤人当如何?”遂与兄又俱去。
将归,问兄曰:“其主何往?何不令其自由而困之于竹笼之下?”曰:“其主居楼下,素恶犬,遂困之不顾”。
骂曰:“吾等,居高楼,锁重门,尚闻之不可眠,况其主居于楼下乎?何以以己之所好恶,扰四邻之清净?”
兄曰:“物有贵贱、强弱,人为万物之灵,自贵而贱物,故凌之。世间皆然,何论公道?”
不悦,愤愤而还,心中悄然,狗吠虽高亦不闻,夜半方眠。
旦日,寻其主,说夜之扰。其人大惭,遂去笼上之石,纵狗出。既出,复狂吠不止,而声色不同,横冲直撞与群犬厮咬不止。
及暮,复闻犬吠,然已嘶哑,不复夜之惊厉、清朗。
嗟夫,困犬于无门之境地,万望寂灭之境,以至于疯狂。况吾等人类乎?今闻困塞不能自由以至绝地之事不鲜矣,何不广开方便之门,使万类自由,任其发展,重其个性乎?
吾哀今有人于是,以己之好,塞他人之方便之门,故作文以诫之。
(教师点评:文章有感于困犬于笼、几至疯狂的生活现象,生发出“广开方便之门,使万类自由,任其发展,重其个性”的观点,可谓因事及理、以小见大。
较纯熟的文言,虽未免文白夹杂之嫌,但仍显示了不凡的语言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