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公告:
学校校训:
学校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50年。学校现有自由、青华、明珠、净月、北京朝阳五个校区,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部、艺术部等多个学部,总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全校有一线教职工1026人(含外聘教师和职员),15000名在校学生。学校第一任校长为我国著名教育家陈元晖先生,现任校长李桢博士,党委书记史亮同志。
作为吉林省的一张名片,东北师大附中以素质教育和文化管理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得到全面而个性优长的发展;文化管理则是要追求大学精神,崇尚学术为先,尊重个体差异,提倡自觉修为。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合适的教育,东北师大附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着一种包容的文化,营造一种允许学生个性发展的开放环境,提供一种减少压抑、增加快乐、培育个性、关注健康、获得尊重、拥有个人成长价值感的个性化教育。
学生们不仅从这里走向知名大学,更从这里收获高远的志向、自信的品格、独立学习的能力、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钻研,走向卓越。
东北师大附中的教育力求涵盖全程,形成系列,凸显优质教育的衔接性。学校将开展学前教育和12年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一条龙”改革实验,是一种集实验性、前瞻性、现代性和国际性的开放教育,这不但是附中63年来办学的传统和特色,更充分体现了附中“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指导思想。
在东北师范大学的统筹指导下,结合学校发展总体布局,借助东北师范大学和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强大的教育科研支持,学校开展具有开创性和实验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并以新基础教育“育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全面探索教育改革的实践之路,继续引领吉林省基础教育的发展。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这是主体性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价值旨归。适合于自己的,是学生的自觉选择,也是学校的教育选择。“自觉教育”,是东北师大附中高中部多年坚持的教育理念。
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高中教育教学规律,结合东北师大附中的办学传统,我们把自觉教育定位为:以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为基本原则,以学生自我意识唤醒、自主能力发展、自信品格养成、自强精神的树立为主要目标,以课程与教学为核心,以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为平台,以教师教育自觉为关键,以学校文化管理为保障,建构的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学校教育既要满足全体学生共性发展的一般需求,也必须兼顾个体发展的特殊需求,只有增加课程与教学的选择性,提高教师群体的专业性,满足活动的多样性,培育文化的包容性,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发展需求,实现学校的特色建设。
课程丰富 臻于至善
基于个性化、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需求,学校把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 “努力培养具有良好习惯、认真态度,善于独立思考、和谐交往,富有优长智能、创造潜质和天下情怀的优秀学生”,科学整合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探索形成“目标—模组—层级”式课程结构体系,涵盖身心素养、语言与文学素养、数学素养、人文与社会知识素养、科学素养、技术能力、艺术素养、交往与实践能力等8个课程模组,分为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等多种类型,通过系统化、高质量的“主导性课程”和“补充性课程”有效地落实了学校的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东北师大附中的课程体系很像一个“菜单”,“超市的经营与管理”、“国学”、“阅读天下——新闻短课”等课程可满足学生的多元选择。学校对必修课程精益求精,开全、开好国家选修课,充分实现“走班”选课。校本选修课程已运行成熟300余门,分为基础、丰富、高级三个水平。菜单化的课程体系保证了课程的弹性和选择性,为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分别开设创新、博雅等领域特设班,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
学生活动 自主发展
我们基于自觉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四自”培养的目标性和养成性,明确年段教育目标。将高一定位为学生自我发展的习惯养成阶段,高二定位为学生自我发展的理想引领阶段,高三定位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卓越实践阶段。
以此规划每个年级的学生管理目标,设计学生活动,并逐步形成 “主体性德育实践课程体系”。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规划、自觉修养、自我砺炼、自主管理、自主实践等课程模组。
学代会、学生会、团委、社团联合会四大学生组织形成了东北师大附中学生自治组织网络,着力培养组织策划、协作交流、务实创新的“领袖”意识与素质。大批校学生干部获省优秀学生干部、省三好学生、省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他们进入高校后,很多人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各大学的学生会主席等职,成为母校的骄傲,也成为附中在各大高校的“名片”。
目前学校设有“模拟联合国”、“蜚声”主持人协会、校园记者团、“瀚林苑”书画协会、“粉墨青春”实验话剧团、“青春领域”网络协会等20个校级学生社团组织,“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社团活动周”、广场毕业晚会,学生科学与人文游学考察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更培养了学生自主发展、自信自强的自觉意识。
丰富多样的校园学生活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锻炼和提高,更得到社会、家长、高校的充分认可。2013年高考中,附中再传佳报。共有155名同学被世界排名前100所大学录取,其中被世界排名前50所大学录取的学生高达81名。共有98名优秀学子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大学的录取资格。共有95人被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大学录取。全校被“2+5”高校录取人数达157人。被“985”高校录取人数达700余人。
教师队伍 名师云集
东北师大附中高中部坚持一体化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模式,以加强师德建设为重点,开展“树师表”活动,培养出一批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契机,实施“名师”工程,一批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实施金牌工程,一批经验丰富的奥赛“金牌教练员”队伍享誉国内,从而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乐于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我校实行年级组和教研组并行的管理体制,各学科拥有一大批闻名省内外的优秀教师,其力量雄厚,结构优化,团队教研优势明显,高考学科指导经验丰富,是省市教研部门高考模拟命题和专题辅导的骨干。
附中教师从自觉教育理念出发,坚持“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追求,将教与学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把高品质的教学内容交给学生,坚决反对简单重复的题海战术,学科教学内容选择精益求精,基于高考又高于高考,基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从不同视角拓展知识,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学生获得了多种选择机会。
2004年学校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在外埠设立的第一个基础教育理科实验基地;2005年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学生航空航天科技实验基地、复旦大学文科基础教育实验基地;2006年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生源基地,2008年成为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生源基地校。
学校实施“金牌工程”。近年来,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学校获一等奖人数一直占吉林省赛区的1/3到1/2。2004—2009年在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生联赛中,学校蝉联四个学科吉林省赛区的个人第一名和团体第一名;2010、2011年学校连续两年包揽了全国中学生所有五大学科竞赛吉林赛区的团体和个人第一名。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取得了15块国际奖牌。2013年7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25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 2013)中,我校高三(2)班王康宁同学经过努力拼搏,夺得金牌,成为吉林省第一位获得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选手,刷新了吉林省25年来信息学竞赛的最好成绩。2012年7月底,在美国华盛顿.D.C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举行的第4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我校战鸽同学喜获银牌(与金牌仅有两分之差),这是10多年来吉林省第一次有选手入选国家队,并出战国际竞赛。2011年,我校高三(1)班褚丹彤同学获第20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金牌全国第二名,保送到北京大学,她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吉林省全国生物竞赛纪录,夺得吉林省20年来全国生物竞赛第一块金牌,进入生物竞赛国家集训队,创造了全国生物竞赛东北地区20年来最好成绩。
学校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宽课程领域,开展并积极参加了12项富有特色的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科技节。2005年开始组建航模队、创建高水平的航模实验室,并由航天英雄杨利伟亲自揭牌;同年创建智能机器人实验室。2007年无线电测向及定向越野运动队成立。科技创新大赛的成绩在吉林省名列前茅,近年获一等奖项数占到全省的40%。几年来,学校航模队共参加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我校无线电测向运动队先后参加亚洲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东北分区赛等赛事并表现非凡,共获得国际铜牌2枚;国家级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1枚;省级金牌4枚,银牌1枚。近年来,我校已有多名同学入选无线电测向中国国家队,2012年我校张鸣阳同学入选无线电测向国家集训队,参加在塞尔维亚举办的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近年来,学校先后参加2007年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区选拔赛、2008年FLL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中国北方区公开赛等比赛,共获得两块金牌,一座冠军奖杯,13枚铜牌;参加两次省级竞赛,合计五个项目,共获得14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近两年,我校派出代表队连续参加了世界VEX机器人锦标赛,均获得大会最高单项奖——“STEM”奖杯。
学校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不断扩大国际交流。目前学校已同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30所学校建立了友谊校关系或合作项目,学校每年都有国际间的教学和学术交流。其中,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威廉朱尔大学、瓦尔帕莱索大学、南伊利诺伊大学、波特兰州立大学、威斯敏斯特学院、布莱尔特大学、伍斯特理工学院、罗格斯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等十余所大学近几年陆续到我校招生。2011年秋季,我校与上海狄邦教育管理集团合作开设了IB和A-level课程,2012年5月底,我校获得IBO正式授权,成为东三省首家公立IB学校,增补了我省基础教育开设国际课程的空白。
学校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积极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办好“学校开放日”,切实做好长春市政府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名校义陪”工作,积极推进“城乡同步教学系统”建设。学校被列为长春市中小学校长和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基地。这些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吉林省城乡教育的同步发展,学校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教、研、培”复合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
建校六十三年来,东北师大附中培养出3万余名优秀学子,他们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勇于创新、成就卓越,很多人成为学术专家、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其中有全国政协原第一副主席王忠禹、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贾志杰、中国共产党第17届中央委员、现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王国生上将、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邹广田院士、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研究员霍裕平院士、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江雷、大气物理学家钟青、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总设计师严殿启、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曲家王立平(电影《少林寺》、87版电视剧《红楼梦》、《大海啊,故乡》等曲目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