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公告:
学校校训:
学校新闻
在南阳市一中建校11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
南阳市一中校长 杨显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金风送爽的美好时节,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此集会,隆重庆祝南阳一中建校110周年。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南阳一中发展的各级领导、兄弟学校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教职员工和为母校增光添彩的海内外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向在百忙中拨冗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嘉宾、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南阳一中,源自数百年宛南书院,生于兴学救亡之维新大潮,成长于救国强国的百年长路,数迁校址而不坠育才之志,几更校名愈彰兴学大业。110年的南中校史,是一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是一部除弊革新、与时俱进的改革史,更是一部气势恢弘、深邃厚重的发展史!一代代南中人,用他们的青春、智慧、激情、汗水甚至生命,践行着“博文约礼,成德达材”的校训,谱写着以兴学育才为主旋律的华美篇章。而今,南中人又高举英才教育的旗帜,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列里,将持续强化促进学校发展、砥砺校友进步、辐射社会和谐的强大正能量,奏响一曲崇德笃行、大气包容、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绚丽乐章!
一百一十年前,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兴新学,废科举”的历史潮流滚滚而来之时,清廷诏改书院为学堂,南阳知府在宛南书院旧址建立了南阳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学堂——宛南中学堂。后与南阳公学合并,命名为南阳中学堂。民国初年,学校收归省办,更名为“省立南阳中学校”,“南中”之称由此而来。1920年,全省著名中学按区为序,南中改称“河南省立第五中学”。五中时期,学校名师硕儒荟萃,办学特色突出,在全省会考中成绩名列第一,一时驰名全省。1938年,日寇犯宛,南中西迁至内乡县张集镇。在战乱之秋、危难之中,学校坚持民族精神教育,实施文武合一,形成昂扬鼎盛的校风学风。1945年春,日寇进逼宛西,南中被迫再度西迁,抵达陕西岐山周公庙。直至年底日寇投降后,学校才重返原址。建国之初,学校重整旗鼓,建章立制,整饬风纪,延揽名师,广招贤才,教育质量空前提升,享誉地区内外。1959年,学校被定为河南省重点高中。“想考好、上一高”,“想用功、上南中”,是当时广为流传的学苑佳话。文革过后,学校及时拨乱反正,恢复教育教学秩序。
1978年,再次被确定为省重点高中。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南阳一中老树新枝,青春勃发,健步走入持续发展的黄金期。2002年8月学校迁入现址,2003年10月,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来了辉煌的百年华诞。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验收。2005年成功入选首届“中国百强中学”,至今蝉联五届,并连续两次入选“中学百年名校”(全国仅50所)。
“沧桑南中,坎坷百年,筚路蓝缕,薪尽火传。”回首南中百十年历程,从精神层面而言,贯穿始终的是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她起源于建校之初的国学根基,形成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涤荡交汇,历经百余年跌荡颠簸,由涓涓细流而终成浩瀚之水。其核心内涵,一是“忠勇诚朴、成德达才”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是南中对传统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传承,也是南中在发展中始终不渝所遵循的最高价值标准。二是“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这是“忠勇”价值观在社会、国家、民族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成为历代南中学子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三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英才意识。南中建校伊始便高标卓立,以为民族、国家培育栋梁之材为己任;代代学子志存高远,卓尔不群,在不同领域建功立业者数以千万。四是严谨笃实、勤学善思的教风学风。她体现在历代南中教师的严谨治学、循循善诱、言传身教、讲求实效;体现在南中学子的勤学多练、善思求真、真诚合作、相互砥砺;是学校始终维持较高教学质量最直接的基因和要素。五是除弊革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从建校之初“兴新学”、育英才的积极尝试到抗战时期的“六年一贯制”试点,从20世纪90年代的“诱思探究”到新世纪之初的“生态体验”,等等,无不彰显出改革精神与进取意识。六是尊师如父、爱生如子的家园亲情。这是中华民族“尊师”传统美德和教师高尚师德的完美统一,演绎出师生同心、教学相长的一段段佳话,凝聚成独具特色的精神力量。
百年南中,人文荟萃,青蓝并茂,英才辈出。从南中走出的数万名优秀学子中,有以袁宝华、郭树言、赵东宛为代表的政坛巨星,以丁声树、张勇传、张国伟、余永富院士为代表的杰出学人,以金涛、曹诚、张天为代表的军界翘楚,以冯建、汤清海、刘振敏、郭家申等为代表的文化名人,以王德炳、吴云鹏、赵世超为代表的大学校长,以彭清源、马庆全为代表的经济界精英。还有以姚旭升(前APP中国总经理)、姚沁(世界机器人大赛第二名)、王越(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第二名)等为代表的青年才俊。母校因培之育之而添彩,故土以生之养之而增辉。百余年来,南中硕儒云集、名彦荟萃。20世纪初豫省教苑“北李南张”之张嘉谋先生,即为本校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南阳知府杨鹤汀先生曾任监督。宛西自治创始人彭禹廷先生、甲骨学大师董作宾先生等名流大师曾在此执鞭任教。抗战时期,避难内乡,教育家高维昌长校,徐玉诺、张子静等名师大家汇集。解放初期黄廷珦长校,中原名师米至亭、段雅亭、胡耀庭、黄懋德(人称“三亭一德”)等齐聚南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涌现出了以邓桦、来光远、王天莲、方玉琼等为代表的一批特级教师。他们学养深厚,德艺双馨,宛地才俊广受教泽,南中因之而百年不衰。
2009年以来,面对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更加渴求的新形势,特别是对南阳一中这样的老牌重点学校日益提升的高标准要求,学校审时度势,积极进取,确立了“以人为本、英才教育和内涵发展为主”的学校发展理念,勇敢地打出“英才教育”的旗帜,提出了“一三五”(一面旗帜、三个目标、五项工作)学校发展方略,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学校发展五年规划。该规划通过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德育、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经营性发展等五项重点工作,基本达成教育质量、教师发展、学校文化三个方面的既定目标,初步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核心内涵的英才教育办学模式,形成学校在新时期的优势与特色。百年南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之所以把“英才教育”作为办学理念,一方面是基于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理性选择。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明确的结构性要求,即“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英才教育所谓的“英才”,就是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是社会各界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英才的成长,在内部靠的是学生自身的潜质和价值取向,在外部主要是靠学校、家庭的激励、引导和培养。怎样培育英才?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唤醒、激发、强化学生的英才意识;二是增强教师培育英才的自觉性;三是创设适宜优秀学生成长的人文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育人条件。学校上下、教师学生,一旦形成英才教育的共识,那么,学生将会以较高的标准比较严格的要求自己,着眼未来,志存高远,勤奋学习,积极修身,自觉主动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教师也会以培养高水准学生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工作,尽可能提高工作标准和水平,而不致于流于一般和平庸。师生同心,共同追求卓越,学校发展跨入一个更高的新境界便指日可待。英才教育,是为学生成长为英才打基础的教育,其实质是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在百余年薪火相传的发展进程中,追求卓越的英才意识早已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精髓之一和南中师生的共同追求;作为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示范性高中,在培养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方面,学校也承载着南阳人民的厚望和重托。倡导英才教育,既是传承和光大学校精神文化、实现新的历史跨越的内在需求,也是对日益高涨的社会期望所作出的积极回应。
为实现英才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校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努力。一是改革学校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在行政层面,建立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年级主任负责制,保障各个年级团队相对独立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辅以处室的引导、监督和考评。在业务层面,学科教研室主任全面负责本学科的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同时成立学术委员会,探索名师治校的新机制。
二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设置科研培训处,专门负责师资培训;制定《南阳市一中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设立“南中树人奖”,为全体教师树立道德和学术标杆;遴选名师组建了青年教师“导师团”,强化青年教师培养责任制;设置“南中新锐奖”,激励青年教师成长;完善班主任工作和培训制度,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经济和政治待遇,提升班主任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
三是坚持深化教学改革与落实教学常规并行,加强教育科研,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习借鉴现代质量管理的理论,建立科学、明晰的质量标准和有效、有力的考评办法,把教学常规落到实处;大力推进以“四步导学法”为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各年级分层教学,探索与英才教育相适应的高效教学模式;建立完善“国、省、市、校”四级科研课题开发机制,提高教师和学校科研水平,助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四是以两个“综合”为抓手,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一方面,建立完善富有一中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对学生成长的引导教育功能,切实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另一方面,把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德育生态体验的有效抓手,搭建校外、校内各种社会体验平台,引导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把军训、爱国教育、心理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社区服务等内容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和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体系,以学分的形式呈现,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从一中走出的不少优秀学子,都表现出素质全面、追求卓越、发展势头强劲的共同特征。
五是贯彻文化立校方略,推进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文化艺术节,建成大师园、校史馆、尊师亭、三公碑、汉画墙等,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内涵,将南中文化精髓与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相结合,既传承了南中优秀传统,也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为全面推进英才教育、持续提升办学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六是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拓宽学校发展平台与路径。在对内合作方面,学校牵头成立省内高中名校“五校联谊会”,深化与省内名校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深化与国内知名高校的合作,成为十几所名牌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并先后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在国际化发展方面,2011年,学校与美国托马斯.杰弗逊高中合作的中美国际班项目获得批准并招生。2012年秋期,又开办中新国际班,将国际班扩展为国际部。2012年10月,学校与美国中央密歇根大学签订“姐妹学校奖学金”项目协议,成为国内仅有的两所项目学校之一。2013年暑假,中美国际班首届23名毕业生全部被美国高校录取。国际部项目的良好运转,开阔了办学思路和视野,为学校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拓宽了道路。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南阳一中已经走过110年艰难而又光辉的历程。110年校庆,是兴学育才事业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凝聚全校师生员工智慧和力量在崭新历史时期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是团结海内外校友争取更广泛社会支持的新开端。本次校庆以总结和弘扬南中文化为宗旨,按照节俭、简约的原则,以校内活动为主,以本地校友参与为主,通过一系列纪念、文化、学术和宣传活动,引领广大师生深入系统了解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发展进程中的成就、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提炼概括学校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核心元素,进而切实增强全校师生爱校兴校的自豪感、责任心和自觉性,同时,让全社会更多地了解南中、关注南中、支持南中,为南阳一中今后发展建言献策、加油助力。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天的南阳一中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弘扬优良办学传统,不断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以高昂的精神状态、求真的科学精神、务实的工作态度,朝着优质发展、特色发展、个性发展、跨越发展的方向,同心同德,阔步前进,创造新的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为南阳教育事业,为南阳学子成功成才,为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