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广东东莞光明中学 曾文明
【时间】2011年04月25日
【嘉宾】广东东莞光明中学曾文明
【主持人】记者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东莞目前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
【曾文明】:民办学校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是起步阶段,这是学校初创时期;第二是发展阶段,目标是完成学校规模的扩张;第三是规范阶段,目标是打造合格学校;第四是创新阶段,目标是建设品牌学校。目前应该是发展到第四阶段的一个“节点“。个人认为,目前民办学校都有“同质化严重”的倾向。只有实现了“创新”,民办学校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生存和发展问题。
【记者】:光明中学目前自身又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中?【曾文明】:光明中学经过八年的发展,虽然在办学初期也曾经有过波折,但是,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与基础,为进入“创新”阶段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希望以发展学校特色、提升教育品质为核心,从教学和德育两个方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教学创新和德育创新两翼齐飞新局面,打造东莞素质教育的品牌。例如,就在上个月,光明中学篮球队就代表广东省杀进了全国中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在对战清华附中的比赛中,光明学生的技术、斗志与团结协作的力量,都是我们素质教育成果的生动展示。
谈定位:民办学校不仅是“量”的补充【记者】:东莞的民办教育可以说撑起了“半边天”,您是如何看待东莞民办教育在整个东莞教育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呢?
【曾文明】:民办教育对公办教育来说,首先起到的是一种“补充”作用。东莞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全国农民工最多的地方,民办教育的兴起,吸纳了大量农民工子女就读,解决了公办学校力所不及的问题。但是,这绝不仅仅是一种“数量”上的补充,不仅仅是满足公办学校不能满足的群体的教育需要那么简单。而还要满足有特殊需求的群体的需要。毕竟民办学校有更加灵活的办学机制,所以也会有更加个性化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民办学校要拓展生存发展的空间,必然要跟踪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潮流。这就不仅是与公办学校或公办教育“看齐”的问题,必要时,还必须走在公办教育前面,提升整体品质,形成自己具有特色的“品牌”。
谈学校特色: 让不同起点的学生成才
【记者】:目前,光明中学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在校生一万多人的完全中学,在“规模”上已经到达了这个层次后,学校又是如何发展自己的特色?【曾文明】:其实,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最为关键的,是无论你招收到的学生是什么层次,都需要努力让之成才。而在这方面,光明中学是做得十分突出的。
我们一直希望为家长们提供“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增值教育特色,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光明照样可以成才。与此同时,光明中学还以“八项素养、双证毕业”的素质教育特色,在学校推动“体育发展,艺术成才”的扬长教育。我们需要学生除了有学习成绩外,还必须要有一样自己的“特长”。事实上,未必每一个学生都有天赋,但这种“特长”可以成为学生们提高自信的基石,影响终身。
近期访谈
所属学校:浙江省海宁市南苑中学
所属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