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页| 访谈中心| 校长杂志| 校长论坛

返回首页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对话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国际化教育不仅是出国升学

专访:镇江市国际学校 周慰

国际化教育不仅是出国升学

【时间】2012年12月16日

【嘉宾】镇江市国际学校周慰

【主持人】记者

专访镇江市国际学校副校长周慰

【记者】:现在很多人都在骂教育,不知您是怎么看的。

【周慰】:人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的过程当中,可能言词过激,就形成了所谓的骂,还有一部分,这么多年下来,很多行政领导或者高位上的人群,不太适应你说什么,一说就感觉在骂他,这是观念的东西,文化的东西。

【记者】:实际没有什么,我们翻开美国的报纸,他们也在天天骂奥巴马,也在骂美国的教育,其实这个社会也是在不断地批判,然后修正、前进。

【周慰】:对,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所以你看骂人大附中,这都很正常,现在应当视为一个常态,我们现在中央新的领导人上来以后,也很平常的,方方面面也会接触于来自不同的声音,或者一些诉求,这个很常见的。

【记者】:批判很正常,问题是我们区别批判的出发点是正常的还是非正常的,的确有人在利用这种或者说泼脏水,有目的的,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的,说到这儿,我一直有一种观点,我觉得中国现在有一种妖魔化教育的现象,对教育一说就特别容易放大,非常容易放大,动辄把教育问题归到校长、归到老师,其实它本身有我们的社会问题,并不仅仅是教育问题,但是我们会把它说成是学校有问题。

【周慰】:我是这样想,因为教育是民生中很重要的一块,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对教育的诉求,已经从单一化趋向于多元化,诉求也比较高,教育还跟不上目前时代的发展,因而就可能会引来很多的非议,在非议的过程当中,我觉得,刚才你讲的也是对的,有一些人可能会放大,放大他们所看到的问题。但是作为教育行政工作者也好,或者在教育一线的校长、老师也好,也应当很冷静地、理智地分析来自于不同的声音,即使骂得过火一点,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对骂的问题我们去研究、我们去分析它,对诉求问题的形式-“骂”我们不应当过于敏感,这是我的观念。

【记者】:我不怕什么,但是我还是坚决反对有的对教育纯粹的诬蔑,就是一种无中生有。

【周慰】:您骂教育也好,说三道四也好,一定要有事实的基础,我们允许不同的人,因为他的经历不同,他思考的角度不同,因而他对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对的。但是你说诬蔑、造谣、夸张,或者无中生有,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这个就已经不是在骂了,那就是恶意攻击,那就不在我们所谓打引号的“骂”教育的话题中了。

【记者】:我问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时髦的话题,十八大结束以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出来见记者,我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我印象特别深,我们习总书记说的第一句话,他们在讲施政目标、愿景,第一条都是更好的教育,您怎么理解更好的教育?

【周慰】:所谓更好的教育,我怎么讲呢?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教育,十七大报告里面提出,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是十八大加了两个字,就是继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跟十七大在这个问题上的叙述,我认为是经过慎重思考,当然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更是为国家服务的,十八大把教育的根本立足于两条,一个就是叫做民族振兴,一个就是叫做社会进步,是基石。老百姓现在需求的教育究竟有哪些类?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当然老百姓最希望的是一个好的学校,上一个好的学校,孩子能长一些比较好的本领,问题的焦点在我们国家,因为人口太多,高等教育也好,包括好的中学教育也好,它是属于一种稀缺资源。中国700多所本二以上的大学,却要满足全国13亿人口的需求,而在美国,相当于我们本二以上的大学,他们叫做四年制本科大学却有2400多所,2400多所大学却只要满足美国3亿人的需求。第二个数据,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全国是一千多万,一千万里面,真正上到本科以上的孩子在300多万。

【记者】:大概是,我们今年招685万人,我们本专科比例在4:6。

【周慰】:对,300万人左右,本一以上的学校能招到的人是一百万人。

【记者】:比这个多,我们211大概已经接近,已经到了70多万,大概150到170左右。

【周慰】:对,这种对老百姓的需求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比较少,满足不了众多老百姓的需求,从而引起了老百姓对教育很多的不满意。再加上社会竞争的压力,财富分配,可能是和孩子的教育背景是相关联的,你是来自于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你未来就有可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收入比较高,你是一般大学毕业的孩子,就有可能找不到那种收入比较高的职业。所以财富分配的问题也制约着很多孩子的发展,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入到名校。所以一个是本科生,我们国家1千多万高考生里面,只有600多万人能够进入到大学,只有300万上本二的,本一的只有100多万,这种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所以引起了老百姓对教育的不满意,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记者】: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因为中国老百姓,中国家长有一个特点,在给孩子选择教育的时候,只选最好的,并不是选最适合的、最合适的,最恰当的。

【周慰】:我刚才讲了,我认为没有最好的教育。

【记者】:更好的教育。

【周慰】:没有最好的教育,也没有更好的教育,所谓最好的、更好的,就是刚才你说的,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教育是最好,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学校,应该是这个孩子定位的最好的学校。但是现在我们讲了,实际上还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认为深层次影响家长对一个学校判断能力的原因,还是一个财富分配的问题。

【记者】:也是社会评价人才的原因。

【周慰】:财富分配的问题,就是社会对人的评价问题,您也在公司,公司都希望高端的人才,你对高端人才是怎么定义的呢?那就是名牌学校的学生,非名牌学校的学生也想到你这个网络中心来,参加一个比较好的工作,但他没有机会。因此左右影响了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是跟社会密切相关的,社会在发展,在进步,它也需要各种人才,这个公司不可能对所有的人都开放,因此我讲教育的发展跟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联的,因此要想改变家长对孩子未来教育的选择,说是适合你的教育的发展是最好的教育,这是很难改变的。

【记者】:如果说不要学历限制,可能是一个导向。

【周慰】: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对人才没有学历的限制也是不现实的。问题是,高学历者就一定是人才吗?现有的评价机制,只能说明高学历者曾经是高考的高分获得者,但高考的高分获得者,就一定是人才吗?对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过呢?

【记者】:那如果实行高校的完全自主招生,可能会形成新的不公平,出现腐败等现象。

【周慰】:我倒是觉得,我们现在谈大学,大学对学生如果没有一个选拔,是不现实的。大学如果实行完全的自主化招生,会带来一些如你所说的新的问题,我们的国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诚信体系,所以诚信的缺失,或者是腐败等等,这是有可能发生的。所以要想深层次地改变教育的一个现象,原因真的是很多很多,但是有一点,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我们能做的,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做的范围内,比如我们办学的角度,我们应当培养怎样的人的角度,是不是一定要通过现在的高考形式来对一个学生进行终极评价等等,这一些我们能改变的,我们能做的,我们一定要去努力地改变,这样可能会慢慢影响整个教育,从而影响整个社会。

【记者】:实际我理解更好的教育是这样,我认为更好的教育分两个层次,一个首先是政府保证基本,尽量去把它基础层面保障,这是一个保障基本。第二个可以选择,虽然现在对择校争议非常大,什么叫更好的?就是老百姓有选择权,这种选择,我们国家因为种种原因,并不完善,比如说美国是很明显的,政府做公办学校做的是基本面,公办学校里面也有天才班,也有选择,你有本事去考,像纽约就把这种比较著名的高中就这样尝试考,更进一步地选择私立学校,贵族学校,最好的中小学都是贵族学校,就把这个拉开了,我们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并不完善。所以我反倒觉得,比如说你们办的有一个国际学校,这就是一种,给他选择。

【周慰】:我很同意你的观点,所谓教育的公平,既有这种基础的公平,或者说是因为国家投入了公办教育,要满足更多人需求的公平,也要给一些有想法的,想要选择自己孩子发展的,符合他需要的学校,有选择权,这是必须要有的。你对一个人的公平,你应当要满足他的各种需求,选择就是满足他的各种需求,但是现在在中国,应当讲我们的教育,中学教育系统里面,两类,一类就是公办,一类就是民办,公办可能给孩子的选择权会少一点,就像你讲的美国的教育,美国的公办教育,给孩子的选择是比较少的,也是满足纳税人的居住地,这个学校居住地周围纳税人的需求,你有特殊的需求,你到那个私立学校去,中国也应该过渡到这个现状,但是中国民办教育生存的条件不是很好,国家虽然对民办教育也很重视,一次次的大会、文件呼吁,但是到了地方上以后,民办究竟怎么能够很好地发展?办民办教育的人,你的民办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也是需要思考,有一些搞民办教育的人,可能会认为民办教育是聚集财富的一个手段。

【记者】:有些人就是为了敛财。

【周慰】:那这个民办教育就会有问题,如果真的是想做教育的,又想做一些多元化教育的人,不要去图那么多的丰厚的报酬,也许民办教育未来会发展得好一点。

【记者】: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像80年代强调科教兴国,都要扶持,但是具体的规章制度措施上其实是一直歧视或者支持不到位的,我不知道现在教师资格解决了吗?过去私立学校里面,评职称就完了。

【周慰】:现在情况好一点,私立学校的老师,理论上评职称,和公办教师是同样的待遇,你要给他。民办教育里面,我觉得可能问题,并不仅仅是教师的编制、身份、待遇,特别是退休以后的保障问题,和公办教育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会使得很多人不太愿意从事民办教育,因此在民办学校里面,想要有一些优秀的教师过来,还是有一些政策上的瓶颈,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投资办民办的人的出发点,就是刚才我讲的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他在民办教育里面,适当的有一些回报,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他投入了嘛。但是我们更期望一些有财富的又有教育理念的,这样一些大企业家投身教育,这就像西方的民办教育,也不完全是图财富的回报,他可能来自于校友,或者来自于企业家的慈善,也能够把一个民办的学校做得非常好。加上我们的国家,如果有一帮这样的大企业家,有慈善心肠的做民办教育,可能我们民办教育自身就能走出一片天地出来,地方政府会有一些政策的保障,但是保障的强度可能还不如对公办学校保障的一些措施,这也是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因素。

【记者】:这是一个社会大环境,我们中国,比如说最基础呈现的趋势,包含商人过渡的唯利是图,对私立教育,政府在监管过程当中,真的是很担心。所以很多措施上都是在防范,而不是扶持你发展,这是基本的出发点,就跟中国法律的制定,西方的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首先默认你是守法的。我们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在防范你。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制度非常严密。

【周慰】:这个问题,制度对民办教育的防范,我是这样理解的,可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企业家,创办了很多自己的民办学校,当时他们认为做学校,做教育,可能回报率比较高,但是后来很快,第一批办的所谓的民办学校,很多都垮台了,这个垮台以后,它带来了一些社会的负面效应,因此现在政府觉得你办民办学校,千万不能垮,不能产生负面效应,所以政府要监管。但是我认为时代在发展,现在依旧生存在发展的民办学校,我们研究它,发现这一批学校好的,申请到资金的民办学校,校长也好、老师也好,都是一批富有激情,想在教育上面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的一帮教育家或者教育工作者在做,所以他们能够延续到今天。因此做教育,还真正是要懂教育的人去做,这才能够把教育做好。

【记者】:前面我们说到,包含习总书记说的更好的教育,包含其他形式的教育,你们学校,我如果没有记错,你是有两个身份,一个是镇江外国语学校,一个是镇江市国际学校。

【周慰】:对。

【记者】:这就涉及到更好教育的选择,镇江,能不能介绍一下,既有基本面的,也有可以选择的。能不能介绍一下,镇江外国语学校和镇江国际学校的特点,包括你们的校训。

【周慰】:镇江外国语学校和镇江国际学校是两个校牌,同处一个校园。理论上来讲还是一个学校,镇江外国语学校是初中,镇江国际学校是高中,所以镇江国际学校也可以认为是镇江外国语学校的高中部。镇江外国语学校也有十几年了,是镇江市首批的改制学校,所谓改制学校,原来是一个完全的公办学校,给它一些民办的政策,改为民营制的学校,这个在90年代末期,政府是有这样的政策,通过对学生家庭的收费,来弥补国家投入的不足。外国语学校办了这么多年,成为了镇江最好的初中校。在2010年,国家教育部等七个部委要求规范办学,我们在2011年,就回到公办了,回到体制内。镇江国际学校它的创办是2008年,当时因为镇江需要改善投资的软环境,因为外商投资者增多了,市政府希望办一所跟国际化相接轨的高中。

【记者】:你们比中关村要好,中关村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所国际学校。

【周慰】:那中关村应当依赖于整个北京的教育资源。当时是从这个出发的,来办一所国际学校。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想法,就希望把这一所高中校打造成为一支新型的,能和国际教育紧密接轨的一所学校。所以办学到现在四年半下来,我们也在探索怎么样和国际交流,紧密接轨。我们现在在班级的设置里面,设置的是小班化教学。

【记者】:多少人?

【周慰】:一般海外升学班控制在30个人以内,还有海外意向班,控制在40人以内,这个班级的部分孩子,还没有想好,一年以后可能要去海外上学。每一届招100多个学生,现在高中在校的学生300多人。从办学四年多的情况来看,国际化的教育不是简单地理解为出国升学,出国升学是走向国际的一个国际化的形式而已,是环境而已,但是真正的做国际教育,确确实实要接受来自于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的理念,我认为理念谈得再多,根本一点,它的教育是体现在人的发展。这么多年下来,西方有西方教育的理念,中国有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但是这一系列的理念结合起来,应当要落实在一个人的发展上面。我觉得这个人的发展应当是多样化的。具体来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很多普通的中学,初中忙中考,高中忙高考,往往会淡化了教育的本质。国际学校就希望在这个方面做一些尝试,我们可能没法改变教育的整个大环境,但是我们能不能在自己的校园里面做一些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梦想和理想的事。实际上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有追寻教育的本质的梦想和理想。

【记者】:说到这儿,我插一句,我儿子今年初中毕业,我在了解国际学校的时候,我观念可能也有一些偏颇,我看北京的这些中学的国际部,感觉更像国外考试,虽然在做国际教育,但是课程设置你就能看出来,全是考试,有些托福课、SAT都进入课程了,很多其实围绕考试在转,这是我比较失望的。

【周慰】:你的理解,我打断你的话,你的理解,我表示部分认同,什么原因呢?现在很多学校的叫国际部,它的出发点是要让孩子顺利地走出国门,要想顺利地走出国门,有他的选拔人的机制,有他一定的规则、标准。所以必须要沿着这个标准去走,这就有一点像国内的学校,为了让孩子们高考,一样的。所以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应当按照高一级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去做。但我认为,如果你说北京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我不意外,第二个,可能不全面,国际学校应当去探索和追寻教育的本质。这个话什么意思?如果北京是这样的,说明北京做国际教育的教育者,真的要反思教育的责任,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人的发展。

【记者】:我说这个话,最想问你这个问题,北京很多学校国际部办成这样,其实背后并不是理念,校长或者主办没有一个正确的理念,而是说他被迫,在家长的要求和驱动下,因为他们要SAT、要托福的成绩等等之后,被迫安排成这样的一个课程,也就是说他的理念和现实之间的矛盾非常大。我相信你也面临这个问题,你怎么去形成这个理念?

【周慰】:我们的做法是崇尚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国外需要对我们学生怎么样一个考评的规则,我们也沿着这个规则去做。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出国之前,能够拿到雅思,拿到托福等等,这是必须要做的,这是必备的条件。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无论孩子出国发展还是在国内发展,可能人的终身发展的能力在中学阶段必需要给他。所以我们更加强调的,学生的一种自主的学习,学会学习,包括孩子很多的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社会实践,比如做志愿者,比如自发走上街头进行反映社会责任感的一些活动,包括领导力的开发,包括科学素养的培养等等,我们想把这些完善起来,形成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途径,我们是这样一个思考。所以在我们学校里面,我们更多的是让孩子自己在自主地组织各种活动,自主地安排自己很多的事情,自主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诉求等等,让他们知道人的发展不仅是学习,不仅是考试,他要提升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很多很多的,我举个例子,我们第一届国内高考生,他们高考完了以后,做了一件事情。一般学校高考完了以后,学生就放松了,同学聚聚会、聚聚餐、游玩游玩,但是那一天我们很惊喜,高考完了以后的第三天,班主任打电话给我,说校长,你知道吗?孩子们准备第二天早上,骑自行车在镇江市转一圈,我说你要注意安全,他说:孩子们要请报社记者来采访他们的活动,报社记者说,学校校方没有出面,我怎么采访你,我说为什么要记者采访?他们说是因为没几天,镇江要创办全国的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他们自发地走上街头,发那个宣传,告诫市民怎么样创文明,完全是自发的,班主任也不清楚,我们也不清楚。第二天学生们做得非常好,几十名学生就一边走一边发传单,自发地搞这个活动。这件事情真的给我的启发和印象是比较深的,这是我们第一届学生,他们在高中的三年里面,我们确实给他们自主提升自己能力的很多活动,让他们感觉到,未来是要做一个有担当的公民,所以他们高考完了以后,不是立刻就放松,他就想到,我应该做一点事情,从而自发组织了这个活动。从这个事例就说明什么呢?我们也是希望,无论我们国内升学班也好,海外升学班也好,学习知识是很重要的方面,但是不是他们的全部,学校应当创设条件,帮助和启发他们自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我们平时也是这样来做的。所以在高考结束以后,他们有了这么一次义举。

【记者】:换句话说,你给他提供了空间,提供条件,在引导的同时提供条件。实际上这样去实现、体现你们的理念,实践你们的育人。

【周慰】:对,我们是这样。

【记者】:课程还得开。

【周慰】:对,课程照样开,课程都有,一般有的课程我们都会有。但是我们的课程中专门有活动课程给他们,并且我们会引导他们,每个孩子要自己去做,我们充分让学生个性发展,也重视学生责任和担当的意识感,每个孩子要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在什么地方,不仅是追求一个好的学校的问题,要考虑到自己未来的终身发展,在中学应当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储备的过程,这是我们学校在尝试做的。

我再举例说明,比如说,因为我们是国际化的学校,外宾来往也很多,每一次外宾过来访问我们学校,或者来交流,我们校长跟他谈完事情以后,我们就不再接待了,接下来接待的就是我们的学生,然后学生过来,带他参观校园,游览,甚至会召开一个小型的欢迎会,搞一个派对,欢迎他。首先让外宾深入了解我们的学生,了解我们的学校,也让我们的学生主动承担起,我是学校的主人,来了客人了,我是主人,我应该承担接待任务,我应该和他交流,我应该展示我的方方面面,我们既希望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当中有感悟,有提升,有变化。

【记者】:是一个综合的提升。

【周慰】:对,一个综合的提升。我们可能没有刻意的非要安排一个大型的活动给他们去做,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大型的活动,我们也有大型的活动,但是我们更注重平时的浸入式、渗透式,让孩子走在前面。

【记者】:历练。你能用非常简单的语言总结一下,你认为镇江外国语学校和镇江国际学校的特点或者精华所在,或者说价值,和其他学校不一样的地方。

【周慰】:简单来讲,外国语学校也好,国际学校也好,他们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特别给孩子一种自主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老师跟孩子们的交流,给孩子们以励志和赏识,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阳光、健康、自信、积极、向上,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志。简单讲就这几个方面。

【记者】:给我举一个老师的例子,一个学生的例子,体现学生的理念,或者某个事件。

【周慰】:也可以,我们举个例子。

【记者】:平时能体现您的教学理念的例子。

【周慰】:这个例子很多。我就谈一个学生的例子,我们在两年前,这些孩子已经毕业了,第二届毕业的已经走了,我们有三个同学,是在社区在和居民进行活动、交流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个镇江的好心人,这个人做了很多的好事,当时可能是四川一带,有一个学校的校长跟他写了一个求援信,马上到冬天了,我们学校100多个孩子需要棉衣,委托这个市民捐一点棉衣给他们。

【周慰】:我们这三个学生知道了四川汶川那一带的一个小学,提出来要捐赠衣服,他们回到学校里面,就开始在校园里面发号召,发号召以后,我们学校将近有三千名的学生,还有老师,每人捐一件衣服,就有三千多件。这些孩子没想到,他们在献爱心的活动当中,一下子就捐了三千多件,要摆大半个教室,现在问题是,他们怎么把这堆衣服寄过去?

【记者】:运费一大笔钱呢?

【周慰】:你献爱心,不代表运输公司也献爱心啊。这个事怎么办?孩子们找到我,我说你们确确实实没办法,如果你们实在是没办法,感到困难了,我们学校帮你,这句话就在启发孩子们,你们要克服困难,要把这个事情想办法解决掉,这不是完全解决不了的问题,完了以后他们一个班一个班宣传,要收运费,把运费收起来了,运输公司就进来了,那这些衣服怎么运走,没人帮你打包,孩子们又犯愁了,这么多衣服,三千多件衣服,这些孩子真不错,自己用资金,买了一百多个麻袋,然后用了三周左右的时间,每个礼拜六、礼拜天,三个孩子,当然也动员了一些其他的孩子过来,就装麻袋,装了97个麻袋,然后再运上车送走,完成了这样一个事情。我们讲这个是什么意思呢?这些孩子是发自内心的,他在过程当中,我们也强调孩子成长的经历,把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做成功的过程当中,他们会有很多很多与别人不一样的体验,我不知道这个例子能不能说明我们在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意识。

【记者】:这个过程里面,很有意思的一点,孩子们弄完这件事,运过去是很麻烦的事情,学校没有说,我大包大揽,而是说好,你们想办法,实在不行,我们来帮忙。这就像一个智慧的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一样,你们引导,而不是老是帮你。

【周慰】:你说的引导,我们就这个话题展开一点,我们中国人都叫教育,老师叫教师,用的教这个字,那教育在英文里面叫education,在拉丁文叫“educa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are”合成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a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 实际上两千多年前,人们对教育,西方对教育的理解,不是教这个字,原意就是引出,指引的引,引领的引,引导的引,反思中西方的教育,我们来反思中西方的教育,从西方人对教育,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教我们的孩子以后怎么成为一个劳动者,西方不叫教,准确的含义就是引,他把每一个教育的对象视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你的老师承担的职能是引领他发展,引导他发展,而不是教他必须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我们看一下中国的“教”字是怎么来的?“教”,左边是一个孝,右边是反文旁,原来的右边是一个“攴”字,它的含义是什么呢?你要像对自己的父母亲,全心全意地对自己的父母亲那样,全心全意地接受这个人的教诲,这叫“教”。中国人的“教”,这个字的延伸,就是让你的学生会觉得,我永远是对的,老师永远是对的,你必须全心全意听从我的,我只有这样做,我教你这样做,你才能这样做,你才能是对的,就不是引领了。从这两个字的理解来看,中西方对教育的理解,我觉得是有一些区别的。

【记者】:区别很大。正好你能够介绍一下,你所理解的国际的教育或者西方的教育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我们国家的教育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这个话题很大也很小。

【周慰】:很大也很小,我觉得西方的教育,刚才我们说了。

【记者】:你这个讲得很好,非常好。

【周慰】:这个问题实际上渐渐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深入在每个人的血液里面,灵魂深处。由于西方的教育,教师站在引领者的角度,所以可能更加在人性化方面,教育的人性化方面做得比我们好。我们可能在规范化上面,在对学生的要求的更加严格方面,可能我们做得比较多一点。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教育,美国中学里面没有分行政班级,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中国的行政班级,就是你的班主任也好,基本上全管,不仅管学习,也管你的思想,都管,你在这个行政班级里面,这就是你的家。

【记者】:他是剥离的。

【周慰】:对,他是跑班。如果把西方中学的管理模式引到中国来,你会发现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谁来负责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德育体系?西方怎么能做到呢?西方主要是这样几个原因,第一个,这么多年下来,它的诚信系统已经建立得比较完善,孩子在哪里,都有一个无形当中的诚信系统在约束。第二个,他的老师的工作负担很重,因为和中国老师不一样,中国老师上数学就只上数学,美国的中学老师,可能又能上数学,又能上物理,又能上化学,当然难度可能没有我们这么深。但是比如说他一天,一个老师可能要上五到六节课,我们的老师一天上两节课就不得了,当然现在高考,可能语、数、外每天上得多一些,所以上课的老师只完成课程的需求,在西方,孩子如果在德育方面发生了问题怎么办?那课任老师把情况反映到策划老师或者辅导员那儿,是这个老师来负责孩子的德育,身心健康,那么他的身心健康也很简单,你有问题了,我跟孩子沟通,他的沟通是常态化,我们讲的这个生活老师、指导老师或者策划师也好,他是不上课的,整天就跟孩子在交流,你孩子有需求了,找到我,我就跟你交流,因此对孩子心灵的渗透也是常态化。

【记者】:他们有些做得好的,每个学生都有档案。

【周慰】:对,完了以后,通过交流也好、沟通也好,还是有问题的孩子,那就是校务会开会,决定对孩子进行怎么样的处罚。当然处罚也就是罚你做义工啊什么的,你要做,你不做,你的诚信系统就会发生问题,诚信系统一旦发生问题,这个孩子也知道,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那我们国家不一样,我们国家的诚信系统还不够完善,因此如果没有一个行政班级,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班主任对孩子的思想进行干预、介入,他就会很难培养出那样一种家长放心的孩子。但是反过来,这种行政班级也影响了孩子的一些个性化发展。中国教育理念,有很多教师,所以说要改变教师的观念,现在有的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下,还认为自己是对的,总是对的,容不得学生有这样那样的所谓的错误,他说你的孩子做错了,我就要干预你,就要教育你,你就是按照我的方法去做,但是我觉得孩子能犯错误,也是孩子成长的必要,一种必要性,也是成长过程中的,我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种美丽的风景。

【记者】:其实是成长过程的一种必然。

【周慰】:你说我们的教师,我经常跟我们的老师讲,我们的教师,你在小的时候,我们都是在不断地犯错误当中,我们才能够变得越来越成熟。

【记者】:古人也讲了,失败是成功之母。

【周慰】:更何况可能有一些来自于孩子们的错误,是真正孩子们犯错误了吗?也可能是我们的老师,仅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所以本身就有一个对错误的判断,比如说这个孩子,我们就随便讲一下,比如这个孩子今天作业没有交,那老师就问了,你的作业为什么没有交,没交是错误的,那他真的错了吗?他可能去动手忙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什么小玩意儿,那个动手的过程也是他成长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东西,只是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他就一定是错误了吗?就是老师对孩子一个错误的判断,本身也存在着孩子是不是真的犯错误了?因此我觉得我们的教师如果像西方教育那样,作为一个引领者,我们可以跟孩子像朋友一样的沟通、交流,你的作业为什么不交呢?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如果你发现他做了另外一件事情,你要告诉他,当然也要告诉他,是不是也要把作业完成了再去忙别的,你要引领,而不要求全责备,过度批评他。实际上从人性发展来看,孩子们是愿意接受引领式的教育,而不是训斥式的或者是教导式的教育。

【记者】:我的小孩在国外念过三年的小学,我觉得最根本的区别是理念的区别,这种理念体现很多,因为两个的文化背景不一样,表现形式,我们国内教育更强调知识性的教育,我印象特别深,我的小孩在国内一年级念完走的,到那边以后,按年龄卡,他上学晚一点,直接让他上三年级,他的字母都没有念好,直接念三年级,他不强调执行,基本上是生活教育,我的理解。当然我们不一样,他紧接着回国以后,回来以后,学校第一件事是,不准你再跟以前的年级,要跟,不可能,肯定跟不上,参加测试,他是达到什么水平,上什么,恨不得让他从二年级开始念,这实际上是表象的东西,这又回到你刚才说的教育,别人讲的是引导,我们强调的是传承,复制性,所以包含选拔人才的方式也不一样。

【周慰】:对,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多都是由评价机制决定我们的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无奈。

【记者】:对,很无奈。

【周慰】:我觉得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自己的使命,都希望我们的学生阳光、健康、自信、成长得很全面。但是确确实实有很多的无奈,我前面也谈到,社会上对一个学校的评价,家长对一个学校的评价,上至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同行之间对学校的评价,还要看你的升学率。

【记者】:看你的北大、清华率、看你的重点率。

【周慰】:那教育工作者,包括学校、校长、老师们,就不得不去做满足社会综合的评价体系对你评价的事情。

【记者】:所以很多社会上就批判,说老师、学校搞应试教育,我是非常反感的,我到现在记得06年山西县委书记在全县电视台给人民道歉,为什么道歉?因为这个县的中学,在全地区的中学升学率排名中倒数第一名,他先道完歉,然后就把教育局长和中学校长都撤了,那反过来,我讲,应试教育到底谁想要?没有人想要,但是确实是很无奈的。这是我们大环境改变不了的。

【周慰】:接着你刚才的话讲,应试教育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无奈,觉得不做也行。作为我们国家来讲,我觉得,对一个人的评价,确实是要以考试来看,全球都这样,没有成绩系统,没有考试系统,你怎么鉴别彼此之间的差异呢?我们讲教育也好,或者讲学校的培养,学校的教育也好,是需要考试系统,这是肯定的。但是问题的焦点是,现在只把考试系统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唯一的标志,那这个就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现在根本在这个地方。我一直在想,人的全面的成长,综合能力非常重要。我们也在寻找素质教育跟应试教育之间有没有很好的结合点?现在我们都是说素质教育很重要很重要,是教育的根本,应试教育又是不可缺少的,你不可能回避它,对不对?现在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不能把这两者之间能够寻找到一个比较好的交集,比较好的结合点,这个比较好的交集和结合点,我个人认为,就是学生的方方面面的自主能力的开放,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应试也要靠你自觉地去学,我要学,我们都在说我要学,我主动去学,一个孩子如果责任感意识提升了,主动性提高了,并没有把考试作为被动式的负担,而是我可能是需要去努力,那他应试的水平也会比较好,但是同时他自主能力提升,他不是仅仅考试能力提升,他有很多,刚才我们讲了,社会责任感也好,对公共事业的关心,有没有主动的做志愿者服务,有没有主动的说搞一个社团,反映自己的领导力等等,这些都不是别人要你去做的,是你自己主动去做的,包括主动的迎接考试,这可能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一个结合点。

【记者】:但是现在我们经常对立起来。

【周慰】:一谈素质教育,我们就骂应试教育。我觉得考试肯定是需要的,反映学校学生学习情况的好坏,不用考试你也无法知道。

【记者】:包括中国的国情也不一样,我们现在搞义务教育,就取消小升初,好像貌似理论上都是对的,但是现在学生负担最重的就是在小学,原因是什么?表面看,就是取消了小升初以后,没有这把尺子了,大家要悄悄地摸,一个学校一把尺子,负担陡然增加。从这个角度来讲,取消了考试,反而增加了负担。

【周慰】:对,竞争态势在增加,这个社会永远是竞争的,对人才的需求永远是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标准,这一点存在就意味着选拔人才机制必须存在,人群当中毕竟有一些人是非常优秀的。

【记者】:您是中学校长,您会支持有些人呼吁的小升初吗?

【周慰】:我对小升初的考试,我是持反对态度,因为我觉得小孩子有很多值得他发扬的天性,他是多维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问题是在,可能在中学选拔人的过程当中,你要拿什么成绩出来,说你优秀,你才能进我的学校,这是学校的选择。因为这个选择,就给孩子增加很多的考试负担,真的是非常错误的。这就是要迫使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所有的全社会来转变我们对孩子培养的教育的理念,就是我们真的,我们国家的未来,真的希望是怎样的人才。

【记者】:包括家长也要考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孩子,不能是就我说的,老想是最好的学校,而不是适合的。

【周慰】:对。

【记者】:其实我们谈到这儿,说到一个很大的话题,实际涉及到学校的考试制度,选拔制度的问题,比如您对现在的高考制度,据我所知,您肯定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您是一个高考改革的设计者,您认为相对理想的是什么状况?

【周慰】:高考的话题也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庞大的话题,这么多人呼吁高考改革,改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改变根本的现状,我们已经发现高考在不断的变化,但是依旧没有改变最根本的,很多学校为了高考,为了应试,没有改变这个根本的现状。

我认为现在的高考肯定是非改不可,再不改,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我们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30多年,1977年恢复,30多年将近40年,35年了,不可否认,高考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它的进步的意义大家都看得到,高考这么多年下来,我觉得在选拔人的方面,应当讲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的一种考试措施,我们有很多来自于农村、山区的孩子,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我们大家都能看到。但是现在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人们对教育的追求是多样化的,进步到今天,还用30多年前的高考的模式,我觉得真的是到了要反思的地步。

问题是怎么改为好,大家都知道要改,就是怎么改。

【记者】:批判容易,加强很难。站着说话不腰疼。

【周慰】:对,我是比较赞同,或者我自己有这样的想法,也是赞同很多人这样的议论,首先从高校选拔人的角度上、制度上进行一些变化,这句话什么意思?比如我们不要唯分是论,比如高考,江苏省的高考,420分进清华,419分就进不了。那420分跟419分,418分之间,你是没有本质区别的,这种选拔人的机制,就会让每个人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每一分,因而就会影响到人的发展,就是唯分是论,因此高考的改革,首先要从学校对人的判断,选拔尺上要做变化,就是多元的。如果在这个共识下,大家都知道,400分左右,跟420分左右,甚至380分左右跟400分左右,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话,那高考就可以变了,怎么变呢?把高考不要作为对人的终极评价体制,你小学、初中、高中忙完了,忙什么呢?就为了高考,他是终极评价,他实际只是阶段评价,阶段知识的评价。比如我们讲,高一、高二就完成学科任务了,高三一年,基本上总复习,是一种对高一、高二的加深理解,没必要,如果说我们能够在高三的比如开学以后,在11、12月份,寒假前,就把它考掉,也作为全国高考,也是一个高考,考是要考,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稀缺,满足不了更多人的需求,但是那个考试就是一种。

【记者】:作为一个参考,就像美国的SAT一样,作为参考。

【周慰】:我认为就是叫过关考试,资格考试,如果说哪些人过关就可以了,你分个几个,比如像江苏高考的,一般本一线是350分左右,480分的满分,然后本二在330分左右,如果330分就是资格线,那这些人群都有资格报考你所喜欢的各种类型的大学,比如985的、211的,就是本科,有资格线,只要过关就可以。如果像这件事情能够在高三进入的第一个学年的11、12月份考完,孩子们下面在干什么呢?

【记者】:这个是粗的划分。

【周慰】:下面你就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参加心仪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把这个放在高考以后。这个可能有一些高校在自主招生时,根据报名学生,过关的学生,最多只能报3所、5所,然后这些高校宣布在什么时间段,我有一个考试,我有一个选拔,你就过来选拔,当然这个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学生为了选拔在全国大串联,交通的问题等等,但是现在有一些实践了,好多是联合考,那这些人考完以后,你自己愿意,你报名考,考完以后,你再进入你报的那个学院里面的一些特色性的考试,现在有一些基础了,这样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高校。当然这个里面也可以有什么呢?刚才你讲到美国的SAT或者AP课程,我们也可以作为我们中国的AP课程,现在提出来叫CAP,这可能是第三方机构出的命题,孩子们觉得,我考一考,证明我很优秀,然后我向我心仪的高校,我告诉他,我还有这个成绩,你想看看吗?或者你的文化成绩有了,基本层面不错了,你又提供了CAP,我们还更希望你有一些特色化的人才,你有哪些资格反映呢?你就要反映自己的一些综合能力的材料,或者一些特长专项的,我特别具有发明能力,我曾经发明过什么,你把这些资料投寄给对方,对方可能也认为你这些材料很好,这样高校自主权增加了,孩子的自主权也增加了,这样一来中学就不要为高考的多少多少分而忙。

【记者】:但是这里面又带来一个问题,中国式难题。还有一个怎么确保所谓的公平,因为高考的改革,这么多年,推进这么多年,其实破解不了,越不了红线,就是公平。我们所谓的其实高考加分,就是为了解决唯分是论,我们的保送生制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几十年前,大家都知道是错误的,但是解决不了公平。

【周慰】:我们现在来研究公平。

【记者】:就是你这种方案怎么破解公平?

【周慰】:公平的问题,肯定最后是要靠一些诚信系统,首先社会的进步需要这样来做,另外我们现在已经,全社会也到了要呼唤构建完善的诚信机构的一个重要时刻。习总书记讲了,现在我们是到了民族复兴的最最重要的最伟大的时刻,民族要复兴,这个民族如果没有完善的诚信系统,在全世界面前也很难交代,你是泱泱大国,对不对?我们要诚信,因而我觉得,诚信是需要全社会来构建的,在这样操作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或者说腐败,或者说亲朋好友的关系等等,可能会有暗箱操作,但是我们把规则制定好了,我们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就像我们不能因为有腐败,就不坚持改革开放一样,我们不能因为有一些裙带关系,可能会产生新的腐败,我们就不去改革,这可能反过头来讲,通过这样的改革,我们知道它的公平性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有一些问题是因为内部的暗箱操作造成的不公平,这是不合法的,是违规的,我们突破这个瓶颈效应,社会不又向前进了一步吗?也许就因为这个事情,全社会公认了这个诚信系统,为了公平、为了公正,我们要诚信。

【记者】:教育界的专家都认可您这个观点,我们高考这个改革多元以后,我们牺牲一点点公平是应该的,如果死守着绝对公平,只要看分数。

【周慰】:那就问现在的高考,绝对公平吗?也没有公平。

【记者】:就是老百姓接受的程度的确非常低,比如说大家批评高考的时候,比谁骂得都厉害,一旦说废除高考,我看到最低的调查数据,支持者最高的数据只有23%,最低的只有6%,5%这样支持废除的。我倒是想到另外一种,你刚才讲的也是教育部现在的基本思路,但是做起来很难。我倒觉得有一种思路,互联网这么发达,我们看最近的很多的高官都是互联网去调查出来的,我们能不能破解,解决法律上的隐私的问题,然后把这个过程公开化,你的材料,你提供的材料,我们全公示,要群众监督,你到底是真的还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学校的三好学生,是不是获得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我相信,我个人相信,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周慰】:作为一个途径,就是我们,高考是必须要变化的,你说现在死守着高考不变,肯定是不对的。那怎么变刚才我们谈了一个想法,你现在谈的第三个问题,变了以后,我们预见会产生哪些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可能会有失公平。那这些问题在我们顶层设计的时候,要尽量设计好一点,避免它的出现。但是你设计得再好,总会有人碰红线,那谁碰红线,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至于怎么发现他是碰了红线的?你的方法是一个方法。

【周慰】:问题是现在到了,我们已经做了这么多年,各地有各地的实践,已经可以到了沉淀下来认认真真地思考,寻找一个突破的重要的层面。

【记者】:而且我觉得还有一点,比如说今年拿一个例子讲,河南是考生最多的地方,今年招生的计划,录取比例是89%,实际只有79%。这个时候要敢于做一些实践。

【周慰】:对,主要是这么多年下来,给了很多高校自主招生的机会。学校也有很多的实践,学校里面有体育、音乐特长生,包括很多的专科,考不考,实际上现在已经在发生很多的变化。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在各地都尝试突破高考的过程当中需要沉淀,需要一些顶层设计,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力量,一下子把它突破过去,这个突破过去以后,也许教育就会改变。

【记者】:让10%、20%骂,让最后80%的人他们更好。

【周慰】:十七大报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就是继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研究这个字眼,严格意义上,真的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不存在。

【记者】:不可能,我老说不可能满意,让他满意,这个门都没有。他如果观念不调整,那是不可能的,不可能让人人满意。

【周慰】:对,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教育是做不到的。

【记者】:这是一个死结。

【周慰】:所以我想所谓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让所有的人民知道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很多的群众种种原因,他对教育的理解,就是我要上好的学校,我要考好的大学,就是好这个字,什么叫好?你的孩子未来的发展究竟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好。

【记者】:我们不是好,现在的家长要的是不是适合的,而是最好的。而且上大学,就跟菜市场买菜一样,这一毛钱,这一毛二,一毛钱买到,我就沾光了,那上大学一样,我考了412分,我本来应该上那个学校,结果我志愿没有报好,他就推,这是很可笑的一个现象。但是又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周慰】:对,所以现在也到了改变很多观念的时候,因为现在社会在进步,现在的家长群体和以前的家长群体不一样了,都是一些知识精英,都是有知识的人了。即使一些农民工他现在也是很有知识的一群人,已经和他们的父辈完全不同了。

【记者】:见的世面不一样。

【周慰】:因此全社会真的要弘扬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因为一谈教育,都认为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社会的,家庭的。

【记者】: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周慰】:你的家庭教育的观念怎么样,你的孩子究竟想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要培养适合成为孩子的发展,不是人人都能上北大、清华,不是人人都能当科技工作者。

【记者】:好,我们回过头来说高考改革里面,其实你刚才已经讲到的一个环节,自主招生这个环节,自主招生这两天刚好政策公布,据我所知,上周开过一个会,自主招生的政策、精神定下来以后,各学校的政策陆续发布,今年的很明显,更强调专才,而不强调综合。

【周慰】:我觉得自主招生首先必须承认自主招生存在对高考改革的一种探索,是有积极意义的,更加增大高校的完全自主招生权,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个性、特色,这个学校希望招收怎样的学生,你应该要给他自主权,因此自主招生的方向肯定是正确的。现在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对自主招生的对象和资格的认可问题,怎样的孩子才能进入自主招生的序列呢?你要有不同于别人的过人之处,这个过人之处在哪里?现在锁定在竞赛,我们上网搜索,好多名校的自主招生的条件,你奥林匹克竞赛得过全国一等奖或是什么奖的。

【记者】:校荐、自荐,校荐要优于自荐。

【周慰】:对,因为学生要参加自主招生,还要有资格的认定,所以他就要去参加竞赛,有的孩子不适合去竞赛,这就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忙完了奥林匹克竞赛了,去报名,然后要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报考前要去考,因此我们学生在寒假前后,孩子们都是动荡的,到处报名考试,忙完了再去忙高考,也就是说,为了自主招生,先要忙竞赛,忙完竞赛,再忙各级各类的考试,然后再去高考,严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记者】:应该怎么调整?

【周慰】:我觉得它应当,高考提前,而且自主招生,各个学校都有其个性。

【记者】:高考提前,就是现在的会考。

【周慰】:把会考当高考就结束了,然后考教要分离。

【记者】:更强调等级化,而不强调410分比409分高。

【周慰】:对,就是一个层次,一个资格性就可以了。然后自主招生的考试里面,一定要考虑孩子们的个性特长和综合素养,要考虑人的问题。自主招生报名的条件要更加宽泛一些,现在很多高校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量化标准,全社会要给量化标准有一些渠道,全社会要给予关注,这是培养下一代的问题,是祖国未来的问题,到了企事业单位去了,他们就问你们来干吗?增加我企业的负担,你们走你们走,这种想法也是狭隘的,要给孩子们一个实践操作的空间。

【记者】:主要是我们很多东西不匹配,一方面说18岁是对的,不能用童工,但是如果他们做义工,又限制住了。

【周慰】:这也是一个问题,一个方面。全社会都给孩子们有一种成长的关注。高校在自主招生的时候,给选拔对象以多样的选择。如果有一个很诚信的系统,有一家很大的民营的公司来组织这样一种课外课程的自愿报名的考试。

【记者】:这样我们高等教育协会也可以搞。

【周慰】:对。一年给孩子几次,你给孩子可能,能力特别强,他不要到高三考,他高二就考了,就像大家考托福、雅思一样的。

【记者】:高考科目改革一块,肯定英语要拿出来做等级考试了,这是肯定的,只是什么时候实施的。

【周慰】:这个呼声比较高。

【记者】:这个应该明确了。
【周慰】:你刚才讲的,把英语从高考当中拿出来,成为等级级别考试,这也是一个方面,就是高考改革的一个方面,同时社会化了,需要一些社会化,不能太死。

【记者】:我们教育规划中长期概要改革的第一句话就是,考试社会化,成立国家层面的考试…已经成立了。前一段时间跨部委的,跨社会阶层的,刘延东亲自领衔开的会,原部长做考试委员会主任,强调社会层面。

【周慰】:对人的评价,我们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那一套,把中国的这一套完全变了,两者要结合起来。

【记者】:我是反对照搬的,因为我们尊重知识过了是不对,但像西方那个也不对。奥巴马上台以后,印象最深的,学校增加一小时,让孩子们多学一小时。

【周慰】:我也知道美国的教育很多也向中国学习。所以我就讲的,谈到这里,我就谈到一个国际教育的问题,我们现在很多人片面地理解所谓的国际教育就是西方式的教育,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我认为所谓的国际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在引领发展。

【记者】: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国情。

【周慰】:我认为中国的教育理念里面也有很多是先进的东西。所以我讲的,西方的先进的一些理念跟中国的一些先进的理念整合起来,这才能成为一个标准化的国际教育。所以我把国际教育理解成为是一个先进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像包括评价机制,如果把中西方有机地结合起来,又符合我们的国情,又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可能就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评价人的模式,这个模式发生了变化,深层次的、学校的教育模式也在随着变化,这个教育模式在变化,就推动着全社会在改变诚信上怎么培养人,怎么培养教育。从而我也回答了你开始给我提出来的,什么叫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记者】:从不同纬度讲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是一个,国际化教育是集纳中西之长,而不是纯西方的教育。

【周慰】:对,西方的教育也有问题。

【记者】:说到这个,我们再说到最后一个话题,关于留学,不可避免,我相信你们学校出国留学的也很多,今年据我估计,应该是超过39万,或者39万5,但是超不过40万,此前四年增长比例20%,今年比例下降了一点,但是人数还是增长了5万多,基本可以讲,自2000年以来,另外一个高速增长期,跨越式发展,以前一年增加的人数,最多几千人,到现在几万人。你怎么看这个发展趋势?对他的趋势发展的预测,还有原因,推动这么快速发展的原因。

【周慰】:推动这么快速发展的原因,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就是两个方面,第一条就是现在国内高等教育,不能满足广大老百姓的需求,这个需求分量和质的社会需求。第二条,老百姓口袋里面有了一定的钱以后,因为你到西方去留学,你要有经济的保障,这是两个因素。

【记者】:国内你没有适合我选择的,我就选择出去。

【周慰】:关于第一个原因,我为什么讲量和质呢?如果说05年以前,中学生出国上大学,往往是因为国内高等教育的量没法保障,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记者】:上大学难。

【周慰】:对,上不了,我能上本三,但是我不想上本三,就是因为量逼得我出国。这两年是因为质的问题,明明我能上本一,甚至明明能上北大、清华,我不去,我上香港大学。

【记者】:我也跟很多家长讲,你如果学社会科学,学应用、管理,不要在国内念。

【周慰】:另外从国家战略上来讲,我真的非常赞同国家的教育,必须要开放,中国要走向世界,世界要拥抱中国,中国更多的学生走出国门,我觉得对未来国家的建设,我认为是一个好事,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记者】:不仅对我们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世界了解中国也非常重要,因为他没有接触你,他把你想象得可怕得不得了。

【周慰】:像我们国家现在发展这么快,像我们看到了有这么多高端的技术含量这么快,才能发展这么快。我觉得开放到现在为止,我们是在追赶世界,未来,最近的一个时间段,我不敢说五年还是十年,我们是要想办法引领世界潮流,也许我们30年以后,我们变成世界的领跑者,像现在的美国一样,这就希望我们很多学生在全球各地接受到很多的高端教育,增长到很多的知识,有国际视野,在那一个高端平台上,为祖国服务,这是好事情,我们如果要谈第三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国家政策允许、支持,没有封锁,这是一种开放的社会、包容的社会,这是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措施。

【记者】:对这种趋势发展您怎么看?还会这么高速发展下去吗?

【周慰】:我认为高速发展肯定会有一个阶段,问题就看或者说西方的很多高校,在对待中国大量留学生去了以后,他们会采取怎样的一个做法和带动的问题,比如我现在讲一个问题,现在美国很多的高校,接收中国的留学生,学费以每年5%的速度在上涨。

【记者】:英国涨得也挺快。

【周慰】:当然现在美国可能比较缺钱,人们理解他这样做,也说明他对中国的国情不了解。我说你们以5%的速度涨,是你对中国的国情不了解,你们究竟是要钱呢还是要更好的学生?实际上我们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家庭并不是很宽裕的。因此未来是不是还形成这样的高速发展,一个要看西方的高校给我们留学生的政策和态度,会不会形成新的瓶颈效应,阻碍很多孩子的出国留学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我们国内的高等教育,如果我们国内的高等教育把它的品质做到有吸引力,量和质能不能有一个快速的突破,或者说把西方的先进高校的资源引进到国内来,可能是这两个方面会左右影响着出国留学的高速发展的速度。

【记者】:我也是赞同你这一点,美国开放报告11月8号公布的数据,2011年到2012年,2012年到美国念书的中国学生,到美国念书的国际学生只增长6%,但是中国去美国念书的学生增长23%,念本科的同比增长31%,30%以上的速度,那绝不是正常一般的速度,非常快。包括我知道的,考托福的人也是3倍增长,这个能看出一些趋势来。但是这个是美国一马当先,但是英国奥组委也有增长。但是我的确担心一个问题,去年中国大陆学生占美国国际学生的比例21%,但是一年间就增长到25%,如果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不出两年就会到35%,这时候学校不能容忍了,我认为不能容忍了,中国学生扎堆的地方,就不是35%,就是50%。现在有一些学校,中国学生已经占到1/3以上,学校就不能容忍,都是中国人,其他国家的孩子不去了。

【周慰】:我在加拿大多伦多,多伦多大学他们开玩笑,他说多伦多大学,号称北美的清华,当时我很纳闷,什么叫北美的清华,他们说是北美的清一色的华人,就这个问题。

【记者】:其实这种现象是非常担忧的,就像前两年,大家知道,以前海带基本诞生于留英的,那他对分数的要求不高,但是这两年就强调,你做假,并不是以前他不知道,他知道他不吭气,那现在留美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他现在缺钱,你来吧来吧,他不能容忍的时候,他就会出来说话,包括中美的关系,美国不顾一切围剿中国,那中美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这些都是有不稳定的因素、不确定的因素,都会影响,但是总的趋势…

【周慰】:总的趋势,就是我们的家长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出去,出发点是什么?

【记者】: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周慰】:要想寻找到比较优质的教育,中国如果不能快速发展,提供给家长丰富的需求,他就出去。

【记者】:还有一个,我们总体生源在下降,我们自身的生源,这十几年下降,去年初中生减少了270万。所以后面的增长趋势会趋缓,但是整个增长趋势不会变化,还会继续增长,不会是高速,20%、30%,可能是百分之十几    。

【周慰】:对。

【记者】:您斗胆预测一下,最后会达到多少人?最高能达到多少人?

【周慰】: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20%的比例在增长。我觉得每年增长4万、5万人的可能性是比较有可能的,今后几年,这个需求在增加。

【记者】:现在连续三、四年都是5万人了。

【周慰】:那就是6万、7万人左右,一定是往上走。

【记者】:您认为最高可以达到多少?

【周慰】:大胆预测,未来最多。。。。。。

【记者】:没事,我做过推算,咱们交流一下经验。

【周慰】:未来可能每年以10万到15万人的可能性。

【记者】:我个人觉得,最高我们可能会达到,如果发展顺利,会有90万左右,但是这取决于各种因素。

【周慰】:你指的是总数啊,这个我没有算过。

【记者】:参考东南亚国家,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个人口比例可以倒算出来。比如台湾大概是1/10,那香港、韩国、日本可以倒算,也可以用数学建模来推出一个数据,也可以。

【周慰】:那90万也是不得了的数字。

【记者】:这个里面有一个因素没有说,加上正确的观念,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国内上不了好学校,我才出去,认为到国外的高等教育,吃喝玩乐,就能上一个好大学,这是很糟糕的,他对国外的教育理解误区很大。

【周慰】:这是一部分人的观点,但是我很高兴地告诉你,家长现在这方面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你像我们学校的学生,海外发展的,我是要求每一个家长,都要成为国际教育的专家。你为什么把孩子送出去?我说有一条,你是为了回避高考,回避比较艰苦,需要你刻苦努力学习,逃避那样一种,你到国外去也是没有出息的。无论你是怎么成长,你在国内忙高考,你也非常辛苦,你到国外去忙高端的发展,一样也要非常辛苦,只不过这两个辛苦,有什么区别呢?你辛苦地忙国内高考,12年磨一剑,是不是这个辛苦就能给你很好的回报,要打一个问号,就是高考会不会给你很好的回报。但是你在国外升学,强调自己整个全面的培养,你也会很辛苦,但是你每辛苦一点,你就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回报,就有相应的回报给你,你辛苦越多,回报就越好,如果你最后进了一个很棒的学校,你就可以接触到高端的教育,你的综合素质就会全方位地提升。

【记者】:更好的教育、更好的人生,我们基本就到这儿。

【周慰】:不一样的选择会造就不一样的人。

分享到:

姓名:周慰

所属学校:镇江市国际学校

其它校长

校长:许逢春

所属学校:浙江省海宁市南苑中学

简介:许逢春,1981年9月师范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详细]

校长:裘志坚

所属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

简介: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校长,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详细]

校长:荣俊利

所属学校:北京大兴第一中学

简介:荣俊利,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详细]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会员注册 | 找回密码 | 意见反馈 | RSS订阅 | 联系我们
京ICP备1800676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