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打造校园文化和学校品牌特色
【时间】2014年03月31日
【嘉宾】广州市番禺区沙滘中学范德智
【主持人】记者
这是个品牌的时代。当下,各校制定特色发展规划以及学校品牌特色的打造正蔚然成风。“一校一品牌”的局面逐渐形成。其中,一些学校面临特色打造的“瓶颈”,到底该如何打造校园文化和学校品牌特色,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在一个秋光融融的下午,记者走进了广州市番禺区沙滘中学,在范德智校长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该校蝉联数届冠军的“大龙舟”、水文化雕塑、艺术博览室、岭南文化特色校史室等以“龙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景点。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让记者看到了沙滘中学对我国传统的龙舟文化的传承、发展、弘扬所取得的累累硕果。
【记者】:现在各校都在推崇特色教育,校园品牌特色的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树立。请您谈谈您是怎样理解校园文化的?
【范德智】:广州市全市推行“特色课程”的文件,里面有三大核心要素,一个是办学思想,一个是校园文化建设,再一个是课程实施。这三个要素里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基础,同时也是重点。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发展的文化根基和恒久的文化底蕴,是能够启迪全校师生的一种精神向往和行动追求。具体来说,它是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理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等。学校文化主要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组成,其中精神文化是文化内容的核心,它与其他层面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精髓,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和精神支柱。
【记者】:您认为构建“龙舟文化”为校园文化特色的意义在哪里?
【范德智】:构建龙舟文化的意义,一是传承我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满足教学需要。我校作为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历经多年艰苦的办学条件。在2010年易地重建之前,学校的建筑面积只有5000多平方米,在雨水季节还常遭水浸,教学设备设施极其简陋,根本不能满足日常教育、教学的需要。苦难磨炼意志,艰苦造就精神。这正是我校铸就团结拼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的驱动力。
二是传承优秀地域文化。我校地处的番禺区洛浦街沙滘岛,是珠江水域上一个状似龙舟的小岛,而岛上4个自然村的适龄少年正是我校的主要生源。岛上的居民自幼就与水打上交道,开展水上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尤其龙舟活动更有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地方特色明显。沙溪、洛溪村龙舟队在区、市级的龙舟竞赛中多次折桂;上漖村作为珠三角重要的龙舟制造基地,制作历史久远、做工精良、名扬海外;厦滘村龙舟活动也很活跃。作为具有深厚龙舟文化底蕴的沙滘岛,龙舟文化广泛而深刻地植根于社会民众中,我们有责任将它传承与发扬,使其发出灿烂的光芒。因而开发和提炼龙舟文化的精髓,用之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从而增强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学校和四村的文化进一步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三是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又具有本校特色。我们早在2004年番禺区进行“区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时,我们就确定了“龙舟文化”作为研究项目,一直开展与龙舟相关的研究活动。2008年“龙舟文化”立项为省级研究课题,更推动了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本土优秀文化让师生更有亲切感,更易于整合学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我们在活动期间,充分利用好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资源,搭建起学生与家长、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让家校形成合力。
【记者】:贵校在推进“龙舟文化”建设方面做过哪些努力?
【范德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构建“龙舟文化”,一是课程推动,开设龙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列,龙舟剪纸课程,书法,刺绣课程;像很多人问,为什么龙舟文化建设还要开设剪纸课程,因为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民间习俗、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代代传承的剪纸艺术,反映出中国深刻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以及凝聚力的载体。剪纸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祖先赋予我们的历史文化精神。二是活动驱动,比如组织学生跳龙舟操、龙舟舞,演龙舟剧,跳龙舟绳,各班不定期举行岸上龙舟比赛以及《沙滘中学赋》朗诵,传唱《沙滘中学校歌》,还有龙舟服饰设计及表演,制作龙舟粽和龙舟模型,龙舟知识竞赛和龙舟灯谜竞猜等等;三是研讨带动。我们已举办过三次广州市民俗文化研讨会,第一届以龙舟文化传承为主题,第二届以民俗文化传承为主题,第三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题。目前,正打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
【记者】:贵校在推行“龙舟文化”特色前后有何变化?请您谈谈近年来贵校特色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范德智】:变化,从外围来讲,首先周边环境变的更美了,像校园内的大型雕塑“赛龙夺锦”、龙舟文化长廊“腾龙阁”、大型龙舟文化浮雕“同舟共济,百舸争流”、主题雕塑“水故事”、路灯文化、诗词文化书卷、龙舟精神素材体育宣传栏、龙舟桨造型草地插牌等都可从每一个细节方面体现龙舟文化。其次,随着2011年端午节,广东省首个岭南特色龙舟文化的“广州民间文化传承基地”挂牌仪式在广州番禺沙滘中学举行。龙舟校园文化更加深入人心,龙舟精神特质校园已初步形成,文化建设在社会上已建立良好的口碑。近年来我校教学成绩也不断提高,至2013年更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中考总分超番禺区14分,超广州市46分,同比上年提高23分,这是办学以来取得历史性的佳绩,经过师生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终于捧出了这张堪称完美的答卷。
【记者】:贵校在教学方面的特色有哪些?您对以龙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教育有什么新的规划?
【范德智】:目前教学特色开展是“三维”课程,采取“上品教化”、“研学后教”的办学方针。下一步的打算,提升“龙舟文化”进入班级建设,主要是加强教师文化建设,用“龙舟文化”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其次是学生文化建设,注意“因材施教”,发展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特长。每年的体育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科技文化节、龙舟文化节不仅能让学生尽显阳光的风采,还不断冲击着学生们的大脑,激起阵阵头脑风暴,从而沉淀成文化的气息。这正是沙滘中学文化长期的培育与弘扬的结果,从根本上真正体现了全体师生的愿望。成绩的取得是历代沙滘人不断努力的结果,正是沙滘人不甘人后、努力拼搏的赛龙舟精神的具体表现。成绩是一时的,我相信沙滘中学有坚实的文化作为支撑,有师生拼搏的精神作为基础,有全社会的关注作为动力,我校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结出更美丽、更丰硕的果实。展望未来,沙滘中学将以更坚定的信念践行龙舟精神,成为区域农村品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