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内蒙古突泉一中 冯殿元
【时间】2007年9月15日
【嘉宾】内蒙古突泉一中冯殿元
【主持人】记者
2007年9月15日,突泉县第一中学将迎来80周年华诞。80年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全区仅有的七所中学之一,突泉一中始终以培育人才为己任,几代人辛勤耕耘,几代人汗水凝结,几代人薪火传承,阅尽历史沧桑,为国家培养了无数栋梁。学校由最初的2个教学班38人,发展到今天已有75个学班,在校生4268人,由最初的3名教师发展到今天的304名教师。现有自治区级优秀教学能手2人,盟级教学能手15人,兴安盟名师3人,盟一级教师14人,盟二级教师13人,还有从县级到国家级的优秀教师60多人,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学习氛围浓厚的现代化普通高级中学。在校庆前夕,笔者对突泉一中校长冯殿元进行了专访。
【记者】:冯校长,请您介绍一下您任校长以来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成效。
【冯殿元】:我于2002年被聘为校长,,2005年连任。几年来,我带领学校的管理团队以“让学生多收获一点,让家长多放
心一点,让社会多满意一点”为办学宗旨,致力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全力进行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校园建设力度加大。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拆除了所有的危旧房屋,新建两栋教学楼,一栋学生宿舍楼,一栋学生餐厅(二层楼),一栋教学用综合楼,新建面积16890平方米,是原来面积的2倍。校园美化、硬化、亮化等配套工程基本完善。
二是办学条件逐步走向现代化。多媒体教室由02年的空白到现在的12个多媒体教室,同时还建成了电视教学网,校园局域网,一中网站,英语调频台,电子备课室,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等现代教学设备。学校图书室不断扩容,档案室晋升为自治区一级档案管理单位。理科实验室由原来的三个发展为9个,微机室也由过去的一个(62台586电脑)发展到三个(180台P4电脑)。体音美教学设备也在年年增加,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
三是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由2002年全校2600名学生46个教学班,发展到今天已有,4268人,75个教学班70%以上初中应届毕业生都能入校学习,率先实现了自治区农村高中入学率达60%的目标。四是教育教学成绩斐然。会考通过率100%高考升学人数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2002年之前专科以上学生每年考上100多人,到,2006年本科以上学生就达436人,升学率达,98.3%;其中冯超同学和周媛同学以兴安盟文理科状元的身份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另有数十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吉林大学等名牌大学。在兴安盟同类学校中多年来一直居于首位。正因为有上述成绩,学校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实验学校”、“先进教育技术学校”、“五四红旗团委”及“兴安精神文明单位”、综合治理“长安杯”和“人民满意学校”等称号。2006年又荣获兴安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第一名、兴安盟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第一名、兴安盟普通高中高考质量第一名的佳绩。
【记者】:今年9月,突泉一中将迎来,80周年校庆,请您谈谈校庆的意义。
【冯殿元】:校庆是对以往成绩的总结,也是对自身的一种宣传。突泉一中是1927年成立的自治区最早的七所高中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中,突泉一中继承传统,突出自己的风格。追求创新,培养社会责任感。开拓进取,适应时代的要求,积淀了丰厚的办学底蕴,形成了:“公正、民主、和谐、高效”的淳朴校风,“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严谨教风,“博采求实,锲而不舍”的扎实学风,这是几代人辛勤努力的结果。校庆是一个契机,我们将利用这个机会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突泉一中,让社会各界及海内外的突泉学子、一中校友对我们的办学给与更多的支持和关爱,让全校教职工进一步增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育人理念,让全校学生了解校史,明德励志,发愤求学,成为国家振兴的有用人才。县委、政府对这次校庆高度重视,县内外的部分校友也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参与母校校庆的筹备工作。校庆期间,学校将开展教学成果展等丰富的活动,大力弘扬80年来突泉一中厚德载物、锐意进取的良好校风。
【记者】:记得一位专家曾经讲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它深刻地阐明了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校长应该具备全新的理念,较高的领导艺术与策略。能不能谈一下您在学校管理中所作的变革和创新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冯殿元】:由于我在一中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时考虑得比较全面,能够综合具体的情况作出有益的判断。几年来,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作了积极的努力:第一,不断总结和完善科学的管理理念。那就是“让每位学生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学有所成,有益社会”的育人理念;“面向高校,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力争上游”的办学理念。这些思想和理念已成为一中全体教师的共识和行动指针。
第二,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高低。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重中之重。要求老师做到治学严谨,执教严明,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坚持教书育人,坚持钻研业务,坚持团结协作,坚持岗位成才,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生范,处处体现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第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三大环节,实现三个转变。所谓三大环节:一是以教师为主导。备课、讲课、辅导、布置作业与批改、考查考试,都要体现教师“导”的作用。二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要艺术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三是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施以全面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能力,允许学生创新,并敢于让学生参与实践。所谓三个转变:一是从教师以“讲”为主转变到以“训练”和引导学生质疑为主。二是从教师以知识“传播”为主转变到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认知能力为主。三是从教师以单纯教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从而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攻”的教学思想,做到教师全面育人,学生全面发展。
【记者】:据我了解,您本人在突泉一中考上大学,毕业后又回校任教,一直到今天也没有离开这个校园,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一校之长,这样的经历一定充满了艰辛甚至是传奇,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的事业经历和心路历程以及你个人在学术上的业绩?
【冯殿元】:1976年,我高中毕业回到了农村,用那时的话讲就是,“到广阔的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1979年,我考入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年的大学生活,与学友们经常讨论人生,研究诗文,有时坐在茶馆里谈古论今,对人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1983年7月,大学毕业回到了突泉一中,当时的心情无比激动,母亲伟大,母校更伟大,从而奠定了我初为人师,起锚即将远航的勇气和信心。我还清楚地记得给学生讲授的第一课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非常欣赏这段话:“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有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人生又何尝不如此呢?“路漫漫”就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无论是远,还是近,无论是高,还是低,其中的机遇时时都会给予每个人,就看其人能否把握住每次机遇了。
1985年5月,我带的高二(2)班被评上内蒙古先进班集体,六月份我又被评为全县教学百花奖一等奖,我高兴极了,内心忖度:“到突泉一中还不到两年,学校领导、师生竟能这样认可我,这是不是像朱自清所说的:‘特为月光留下的。’这让我如何回报母校呢?”1992年7月,我参加了在天津市举办的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这次大会上我有幸认识了著名语言学家黄岳洲教授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周正逵先生,并参加了作文教学优质课竞赛获得了壹等奖。
我觉得,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管好学校,带出队伍,必须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要成为教育教学理论上的引领者和行为上的践行者。多年来,我在《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月刊》、《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学刊》、《现代校长》、《科教文汇》、《北京教育》、《21世纪?校长》、《人民教师》、《中小学管理》、《内蒙古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我的“五步教学法”》、《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有效途径》等教育教学论文。
党和政府也给我很高的荣誉,1992年被评为内蒙古“优秀青年教师”,同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担任过年级组长、教导主任,1995年被聘为业务校长,2002年被聘为校长,2003年被评为“兴安盟名师”,全盟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记者】:如今突泉一中已经经历80年风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于今后的发展,您有什么目标与计划吗?
【冯殿元】:作为育人的摇篮,知识的沃土,突泉一中今后将传承80年办学之精华,整合现代教育之特色,承接尊师重教之来势,不断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培养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切实完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注重优秀教学人才的培养,加强教育研究,探索教育改革,早日成为既有传统老校特色、又有现代教育风采的内蒙古名校。我们相信,一中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近期访谈
所属学校:浙江省海宁市南苑中学
所属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