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页| 访谈中心| 校长杂志| 校长论坛

返回首页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对话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高中多样化办学的两个层面

专访:清华附中 王殿军

现在我们强调多样性办学,就要求整个教育系统给予配合,要给学校自主发展、自主办学留有足够的空间。没有这个空间,我们在这儿讨论半天高中多样化办学,也只是浪费时间。意思也就是,学校要多样化、办出特色,相关的制度一定要跟上。

高中多样化办学的两个层面

【时间】2010年10月15日

【嘉宾】清华附中王殿军

【主持人】记者

专访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

【记者】:《教育规划纲要》里提到,高中要多样化、特色办学。今年教育部也计划召开高中教育工作会。实际上,《教育规划纲要》里针对高中最明确的提法就是多样化、特色办学。你作为一个高中校长,想请你谈谈你对这个怎么看?咱们清华附中是怎么办出特色,办出自己的个性?

【王殿军】:你这其实是两个问题。

首先,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办学,《教育规划纲要》里是写了,但是没有给一个特别清楚的解读。办学特色我觉得应该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层面就是,办学的模式要多样性,我不知道《教育规划纲要》是不是这个意思。

过去我们国家整个的高中办学主流就是公办学校,国家主导办的公办学校。应该说和世界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来比,是有很大差别的。在许多发达国家,保证公平和均衡的事情由政府来处理。要保证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这是政府的事。但是更高水平的发展,培养更杰出的人才,可能就是民办高中的事了,或者说‘私立高中’。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私立高中,承担着学生差异发展的责任。

国外发达国家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情况本来就是多样性的。而我们国家基本上,说没有民办中学也不对,但是民办中学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里面起的作用和占的比重,和国家整个政策和重要性比起来,我觉得没有达到一个应该有的数量级。

【记者】:对,就是这种可选择性不高。

【王殿军】:我们国家的情况是,政府、教育部门把所有的教育、各个层面的教育都大包大揽了。当然,大国、穷国办大教育,这么做有一定的好处,可以保证教育的相对均衡、公平。但是,相对来讲,我们在差异性方面就很难做好。很难做到既强调了均衡、公平,又强调了多样、特色化,这两个权衡,很难都照顾到。

我也觉得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在这方面比较为难。现在,很多学校的孩子还享受不到相对比较合格满意的教育,这个时候,你又要顾及到高水平的高中,顾及到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顾及到特色化,这肯定会应接不暇。

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学校内部培养人的多样性。这个多样性也很难真正做到,为什么呢?相对来讲,国家课程的规定是比较死的,有课标、有大纲、有教材,甚至有些地方还有课表。因为高中阶段有一个会考,模块考试,有一个齐步走的规定。比如,这个课学完了要模块考,结果两个学校不一样,那怎么办?就会影响工作效率。所以无论优质高中也好,普通高中也罢,你都得跟大家齐步走。这个课学完后,统一模块考,也叫水平测试。这样的话,留给学校的自主选择培养模式,空间就非常有限。

当然现在有校本课程,可以开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比如,有的学校就说开了100多门校本课程、200多门校本课程。这个很容易,写500个课程名字都是很容易的。但是我想问一下校长,还有这些教务处的人,学生什么时间去上这些校本课程?我们的必修课基本把孩子的时间占的差不多了。孩子一天就那么几个小时,上下午加起来七八节课,必修课排完就没有多少时间了,你就是开1000门课又有什么意义,他能学多少?所以说,重要的不是学校开设多少校本课程,而是孩子真正能学到多少,因为孩子的时间就那么一点点。当然,孩子可以选择性地上这些课程,选择性也是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但是时间太少,学生选择的意义就不是太大。

我的想法是,真正实现高中办学多样化,就得承认、尊重学校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就拿北京市来讲,没有人会说‘北京所有高中是完全一样的水平’,否则也不会有择校的难题。学校之间确实存有差异,这个差异也不是想消除就消除的,而且从科学角度来讲,是没有必要消除学校间差异的。学校是培养人的,不是工厂生产汽车,越标准越好,都是2.5排量,这样汽车功能差不多。学校培养的是人,人本来就是多样化的,有不同的潜力,有不同的天赋,而且未来担任的职责也不一样,所以为什么要让学校之间都一样呢?

要想多样化在中学里真正实现,我们就得狠下心来,大大地把现在国家规定的动作、规定的东西削减,课时要减下来,内容要减下来,难度要减下来,以便腾出时间留给学校自主发展。我们经常看跳水,跳水运动力有规定动作前六跳、自选动作后六跳,一共十二个动作。我说跳水运动要充分发挥队员的创造性,规定动作十一跳,自选动作一跳,那你这不是白说吗?你说自选动作有一千种可以选,但就只能跳一跳。你就是有一万种可以选,最终不是还只能选一种嘛。但是如果说有四个规定动作、八个自选动作,那运动员们就有发挥的机会了。就是说,选择的多,才更能看到这个人的个性,对学校来说也是一样。你规定好要穿同样的服装,还要求穿出个性来,那我最多只能戴个耳环、戴个项链之类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现在我们强调多样性办学,就要求整个教育系统给予配合,要给学校自主发展、自主办学留有足够的空间。没有这个空间,我们在这儿讨论半天高中多样化办学,也只是浪费时间。意思也就是,学校要多样化、办出特色,相关的制度一定要跟上。

【记者】:这一块以后会有相应的跟进的改革措施。

【王殿军】:这肯定要跟着改。比如像会考、自主会考、模块考等可以由学校自己掌握。这样的话,我的学生跑得快,我们就可以早点结束。不能非得等到统一的时间再去跑。就好比是马拉松赛,掐表的人要等大家差不多都到终点时才掐表,那怎么可以呢?我的孩子早早跑到了终点,但是不掐表,他只能在终点处散散步。自主掌握考试的话,跑的快的早早到达终点,然后比赛结束。总之,就是不能搞齐步走。

【记者】:这等于说是体制的问题,时空条件的限制。

【王殿军】:时间、空间、政策、机制,这些都给了,然后说鼓励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那我就会非常高兴。每一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定位、生源情况,来设计非常灵活的培养模式。那样的话,我们国家的高中教育就真的是万紫千红,百花齐放,人才济济。这才是应该有的一个局面,而不是现在这样,所有人都齐步走、做同样的动作。

现在的情况是,条条框框都限制的那么死,还要你灵活一点、多样一点、特色一点。当然也不是说一点不能做。清华附中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做的就很好,像我们的马约翰体育特长班。现在跳高的国家冠军,就是我们中学培养出来的;CBA里面打职业联赛的四五个主力;还有射击的世界冠军。在现有体制下,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教育政策,培养一些美术人才、体育人才。但从宏观上来讲,普通的这种综合文理科人才还是没有机会。

【记者】:你说的这个我想起另外一个悖论,可能所有设计者都忘记了这样一个实际情况,在欧美国家,由私立学校完成了一部分拔高的功能。发达国家最好的学校都是私立学校。实际上中国也有私立学校,但是比较差。好的学校清一色都是公办学校。

我们提倡均衡,又要求多样化、特色办学,等于是把国外公立学校的均衡功能和私立学校的拔高、特色功能结合在一起了。

【王殿军】:我们刚才也在讲这个问题。这就是辩证法里面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在国外,普及的工作基本是靠政府,让再穷的家庭、再边远地区的人享受到最基本的、合格的教育;还有一部分特别优秀的,家长优秀、孩子也优秀,人家想享受更好的教育。那谁来做这部分呢?政府来做的话有一定的压力。因为有的地方穷的没学上呢,这边还弄水平更高的学校。但是如果是社会资金,甚至是家长的资金、捐款,就有可能达到更好的办学条件,找更好的老师,用更先进的培养模式来办学、来培养学生。国外社会上就有一种为教育捐钱的风气,当然也不是说捐款孩子就可以上优秀学校。政府包普及,私立包提高,这是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

另外,有一些小国家,福利特别好,政府钱多的不得了,政府也能够包提高。中国差不多相当于几十个小国家,所以比较困难。我自己也理解,作为教育部门确实很难,中国实在太大了。

【记者】:我自己曾经想搞一系列妖魔化教育的问题。就像你说的,其实不是不明白,而是很难做到。不管你怎么做,别人都有得说。

【王殿军】:我们国家当初对民办教育的规定就是,办私立中学(或者说民办中学)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实实在在地讲,也许是我的觉悟不够高,我总觉得一个掏自己的钱办教育,一点不盈利,而且又办得那么起劲,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境界!在当前这个社会上可能比较难找,也许哪一天共产主义实现了,可能这个问题能解决。

我觉得有些事情挺矛盾的。我个人认为,私立中学只要严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国家规定的课程全部教完,培养出来的孩子阳光健康,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符合国家的人才培养标准,至于私立学校赚不赚钱、赚多少钱这都没有关系。学生、家长愿意掏多少钱,学校赚多少钱,肯定会有市场的合理调节。如果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百姓认可,百姓自然愿意掏钱;如果私立学校一个学生收取一千万,估计谁也不会去。就是这个道理,自有市场去调节。

当然,我们应该适当有一些规则,不能完全没有规则,不能弄暴利或者欺骗。我们还要加强监管,监管私立学校的教育过程、监管培养模式,比如私立学校的课程得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至于经济上的事,我觉得有市场的调节。不能规定说,私立学校收了十块钱就一定要花九块九,最多剩一毛钱可以赚;超一毛就算以盈利为目的。这个不可以。

【记者】:对,原来的提法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后来再加了一句‘允许取得合理回报’。

【王殿军】:这话都没法实现。赚一分钱就是盈利,如果不以盈利为目的,为什么赚那一毛钱?合理回报,多少才是合理?收一千万学费,是该回报100万、还是1万,多少才是合理回报?这得有一个限制,比如最多盈利不许超过10%或者20%,那就好办了。简单说一个‘合理回报’,底下人不是很好操作。

【记者】:王校长,你做了几年中学校长,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用一句话总结下吧。

【王殿军】:一句话总结有点难。一句话就是,我觉得做教育确实有挑战,但是教育我也很热爱,而且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教育明天也是很有希望的。

《教育规划纲要》已经颁布实施,新的教育改革也即将开始。尽管现在还有好多事情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毕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有这么多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我认为中国人很聪明,一定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你让我说一句,我这说了三句,但我可以用逗号隔开:教育有挑战,我对教育有热爱,而且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教育有希望。

【记者】:谢谢王校长花了这么多时间,跟我们清晰梳理了清华附中的一些育人观,清华附中的特色,以及对《教育规划纲要》落实的一些想法。谢谢大家,再见!

分享到:

姓名:王殿军

所属学校:清华附中

其它校长

校长:许逢春

所属学校:浙江省海宁市南苑中学

简介:许逢春,1981年9月师范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详细]

校长:裘志坚

所属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

简介: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校长,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详细]

校长:荣俊利

所属学校:北京大兴第一中学

简介:荣俊利,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详细]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会员注册 | 找回密码 | 意见反馈 | RSS订阅 | 联系我们
京ICP备1800676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