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页| 访谈中心| 校长杂志| 校长论坛

返回首页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对话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建立兼容并包的多元校园

专访:芳草地国际学校 刘飞

芳草地国际学校建于1956年,到今年已经有56个年头,建校之初是外交部子弟小学,后来改成芳草地国际学校。在1973年经周总理指示开始大规模招收外籍学生,现有145个教学班,4434名学生,384名教师。是一所规模比较大的国际学校。学校地处首都朝阳CBD核心区,直接为朝阳和北京的经济发展服务,为祖国的外交事业服务。自1973年以来,共有58个国家近万名儿童在芳草地就读,又从这里走向世界。学校一向以“名师荟萃”“开放时尚”“教育优质”“治学有方”享誉海内外。

建立兼容并包的多元校园

【时间】2012年08月27日

【嘉宾】芳草地国际学校刘飞

【主持人】记者

专访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

培养富于人格魅力的“明名教师”
  【记者】:各位搜狐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搜狐教育会客厅》?中小学名校长系列访谈节目。今天演播室非常荣幸邀请到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
  【刘飞】:各位网友大家好。
  【记者】:芳草地国际学校一直是一所非常驰名的学校,在访谈开始之前还是先请刘飞校长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芳草地国际学校的情况。
  【刘飞】:芳草地国际学校建于1956年,到今年已经有56个年头,建校之初是外交部子弟小学,后来改成芳草地国际学校。在1973年经周总理指示开始大规模招收外籍学生,现有145个教学班,4434名学生,384名教师。是一所规模比较大的国际学校。学校地处首都朝阳CBD核心区,直接为朝阳和北京的经济发展服务,为祖国的外交事业服务。自1973年以来,共有58个国家近万名儿童在芳草地就读,又从这里走向世界。学校一向以“名师荟萃”“开放时尚”“教育优质”“治学有方”享誉海内外。
  【记者】:我了解到芳草地国际学校被誉为小小联合国,还被誉为世界的小窗口,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咱们这所学校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办学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刘飞】:芳草地国际学校已经走过56载春秋,这是不平凡的56年,1973年按周总理指示开始大规模接受外籍学生,这也是刚才您谈到的被称为小小联合国,有将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孩子到这里学习的原因。在1978年芳草地国际学校就被北京市教育局认定为重点小学,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来到芳草地慰问中外小学生……林林总总,桩桩件件见证着芳草地在发展与腾飞的同时承载的责任和使命。这56年的办学当中芳草取得的一定成绩。如果说有一些能够给中国的基础教育提供一些借鉴的话,我觉得有这样几点非常重要。
  第一、推进教育国际化,一定要实施开放策略,融贯中西、彰显国际教育特色。作为一所承担国际教育任务的学校,芳草地热情接纳来自五洲的儿童,不仅仅是简单地走出去请进来,更重要的是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理性分析发展趋势,主动拥抱全球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实现碰撞对接融合,把握机遇,谋求发展。特别是“开放办学策略”,比如我们有开放的育人目标,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实施开放育人途径,比如建设无疆校园;建设开放的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国际理解课程的校本实践”为思路整体构建;开放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国际理解能力的教师……开放策略为学校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也有一些心得,教育大计以教师为本,我要求芳草地国际学校教师一定要尽心守职,保证教育质量稳定。我们芳草地国际学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像关槐秀、荣景甡老师,包括前任校长苏国华等一批老专家,这些老师们潜心教学,尽心钻研,他们是芳草的楷模。我想,在教育方面我们一定要有这支教师队伍做保障。
  前外交部长李肇星言:芳草地小学自成立之日起,就同外交部有着亲密的关系,并发展成为一所特殊的国际校园。从这里走出去数千名各国学生已经把芳草地这个美丽的名字传到了世界各地……
  第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静心守志、锐意进取,保证教育质量高位稳定。芳草园中老一辈名师数不胜数:荣景甡、刘玉裘、戴明淑、张泉、苏国华……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永载芳草史册;新一代名师不甘落后,张宏、张龙、刘华等一批优秀教师,在区市全国崭露头角。芳草地九大学科均为朝阳区优质学科,课题频频在区市获优秀成果奖;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
  第三,要有明晰的育人目标,以育人为己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育人,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才,在这点,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任何一所学校都要有明晰的育人目标,要以育人为己任。 “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这是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办学宗旨决定的,我们的孩子一定要热爱祖国,一定要有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中外孩子都应该有国际理解能力,都要有尊重包容能力。育人目标明确保证了我们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为进行整体的教育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芳草地国际学校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学生,像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的两位王子都在我们那儿学习,像央视的上官文青也是我们这儿的毕业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有一批优秀的学生从这个学校走出去是我们感到最荣幸的事情。
  最后一点,教育发展责系社会。学校要开门办学,主动沟通,建立与社区的互动机制,构建社会对教育的支持、服务与监督系统,培育一个面向学校需求的、社会化的教育资源市场和教育专业服务市场,为学校提供发展需要的资源与服务。我们一定要把家长、社区资源融进学校,这是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基础。芳草地国际学校成立PTA组织家长教师联合会,我们也跟社区进行很好的沟通,通过家校社区共赢,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我想这也是现代学校、国际学校的发展趋势。
  【记者】:刘校长刚才谈到芳草地国际学校有中国学生也有外国学生,而且学校的育人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中国情怀的同时也需要有国际视野,要怎么做到兼容并包呢?在文化上,学校如何做到中西文化交融?
  【刘飞】:兼容并包这个理念是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一个观点,也是我们学校办学重要的指导方针。学校以兼容并包这个方针做指导,以科研的方式去研究中西文化。我们在2007年的时候就成立了北京教育学会的国际理解教育分会,通过分会的活动,传播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以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尊重 理解 合作 交流”为引领,致力于文化理解和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整体构建国际理解课程体系,开发了《国际理解》(1、2册)及学科拓展类教材,开展了“中非小论坛”“小小奥运会”“小小留学生”等品牌活动,促进中西文化融合。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充分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中增进理解、增进友谊,也确实如您刚才所言,能够形成一个小小的联合国。在这整个过程当中达到兼容并包。
  【记者】:芳草地国际学校名师荟萃,有先进完善的办学条件,在师资教研上如何一直保持领先?请您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刚才您提到一所学校其实还是以教师为本,教师还是特别重要的。
  【刘飞】:对我们来说,或者对任何一个学校来说,教师队伍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保持高竞争力的关键。我校在全面推进集团化、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了教师团队建设力度,用名师队伍的成长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实际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这方面我重点谈三个工程。学校为了整体提升教师的素质,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具体涉及到三方面。第一方面,新教师培养工程,我们通过把新到学校的毕业生或者新调入学校的老师组织在一起,通过新教师学校的培训促进教师全面内化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办学理念,了解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尽快适应我校发展需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这是第一个工程。我想我们以新教师学校的这种方式来做培训还是有一定的超前性的。
  第二,“明名工程”。我们提出每一个教师都要做明白的教师。在提出这一点以后,当时老师们,包括社会上的一些人也提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说法,认为标准是不是低啦。但经过沟通我们形成这样共识,作为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老师,能够做到“明白”二字都不容易,退休的时候自豪地说:“我是一个明白的教师,我对教育很明白”——这很难。每个教师都要成为“明白”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必须做到四个清晰,一定要清晰目标、清晰过程、清晰结果、清晰评价,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明明白白,我们的学生也能成为明明白白的学生。第二,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成为出名的教师、大师、名师。大学是这样,基础教育同样是这样。一所追求卓越的学校必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所有的教师都要成为明白的教师,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我们更希望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成为在某方面很有见地、有一定名气的老师。
  第三,启动“特级教师培养工程”。学校现在有一大批的骨干群体,如何打造更多优秀的、大师级的教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通过“新教师学校”、“明名工程”还有“特级教师培养工程”,指导和敦促教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学科魅力教育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也收到了显著的成效。10年来我们学校有115人次获得“优秀青年教师”、“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称号,2009年芳草地国际学校有36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其中5名成为“北京市教学带头人”,这个数据在北京市各学校当中遥遥领先。学校有了名师做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就有一定的基础。
  【记者】:芳草地国际学校有一批明名的老师,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头人,校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校长您觉得一个好校长身上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刘飞】:做人先于做事,是不是一个真诚的人,是不是一个热情的人,这个很关键。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我觉得校长思维品质非常重要,我认为,不要把教育想得过于复杂,学校明确提出教育要“易知易行”,以这种思维方式把握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
分享到:

姓名:刘飞

所属学校:芳草地国际学校

其它校长

校长:许逢春

所属学校:浙江省海宁市南苑中学

简介:许逢春,1981年9月师范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详细]

校长:裘志坚

所属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

简介: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校长,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详细]

校长:荣俊利

所属学校:北京大兴第一中学

简介:荣俊利,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详细]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会员注册 | 找回密码 | 意见反馈 | RSS订阅 | 联系我们
京ICP备1800676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