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页| 访谈中心| 校长杂志| 校长论坛

返回首页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对话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我就是衡水中学的一个老师

专访:衡水中学 张文茂

张文茂,1954年生,桃城区人,高中毕业后当民办教师,后考入河北师范学院物理系学习。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衡水中学工作,先后任物理老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兼党委书记等,现为衡水中学校长。  张文茂,1954年生,桃城区人,高中毕业后当民办教师,后考入河北师范学院物理系学习。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衡水中学工作,先后任物理老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长兼党委书记者等,现为衡水中学校长。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我就是衡水中学的一个老师

【时间】2014年12月31日

【嘉宾】衡水中学张文茂

【主持人】记者

专访衡水中学校长张文茂

张文茂,1954年生,桃城区人,高中毕业后当民办教师,后考入河北师范学院物理系学习。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衡水中学工作,先后任物理老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兼党委书记等,现为衡水中学校长。

 张文茂,1954年生,桃城区人,高中毕业后当民办教师,后考入河北师范学院物理系学习。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衡水中学工作,先后任物理老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长兼党委书记者等,现为衡水中学校长。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前些天,30多家国内外媒体云集衡中采访。随后记者者也凑了个热闹,约了一次张文茂校长的专访。张文茂是个传奇人物,在前任校长李金池离任后,他成了焦点。对于外界教育观念的争议,记者并非专家,无从分辨是非,但是很关心他本人,他的为人和做事。虽然衡中闻名遐迩,衡水本地对校长张文茂的“庐山真面目”并不清楚,在《我说人生》这个专栏邀请他现身说法,是本地媒体的责任。今天刊发的文字基本是采访现场的实录。
      自我要求不高,也没多大压力
    【记者】:张校长你是个热点人物,在全国高中教育界,你被广泛关注和评论,在本地,你也成为教育界的知名度最高的人士。是不是感觉有点高处不胜寒?
    【张文茂】:被同行被社会关注,是件好事。干工作,不被人议论,没有争论,这就说明工作没有特色,没创新。争论、议论也好,背后就是承认,所以我对大家的关注和议论很感谢,这会促进我们更好地工作,让更多的人满意。
    【记者】:我说社会关注,也包括你得到很多荣誉。
    【张文茂】:的确,我在衡中工作,得到国家省市各级授予的荣誉不少。对荣誉,我向来觉得,每一次荣誉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接受了荣誉,就接受了压力,接收了新的要求,接受了这个荣誉那就得从零开始,把工作做得更好。你不能接受了荣誉飘飘然,必须保持清醒,有归零的心态。何况,个人的荣誉被衡中这个大集体托举出来的,我个人的荣誉,真的应该归功于大家。
    【记者】者:你当校长有压力吗?
    【张文茂】:说没压力是假,最大的压力就是安全问题。现在全校1万多人,南北校区700多位老师。工作重中之重就是安全。安全不保,谈何教育,谈何工作?任何安全事故都不能发生。所以我们要求把隐患排查当作常规工作,我们的理念是:“隐患就是事故”。
    【记者】:除了安全,其他方面压力大不大?
    【张文茂】:其他没什么压力,衡中不是攀高峰的学校,是创造高峰的学校。
    【记者】:这么自信?
    【张文茂】:我生命中最好的30多年都给了衡中,衡中从低谷到发展崛起,我都是参与者,也是目前资格最老的连续在衡中工作的教师。我当老师连续送过10年毕业班,当了4年的教导主任,和副校长重了两年,当了10年的副校长,10年的校长。衡中什么样,我清楚。
    【记者】:你在衡中30多年,就想干一番大事业吗?
    【张文茂】:我没这份野心。我在衡中,自我要求很低的。
    【记者】:有多低?
    【张文茂】:就是领导交办的事,一定要尽全力做好。我不是目标特别强的人,因为经历的时代和环境,我一直要求不高。
    我老家就在衡水城区边上,就是河沿镇。我上高中赶上文革,毕业后在村办企业做了一年工,然后就当了民办教师,不小心还当了学校负责人。恢复高考后,1978年就考进河北师范学院,现在这所学校与河北师范大学合并了,上的是物理系,成绩一直全优。那时候,大学毕业后都是商品粮待遇,能吃商品粮挣工资,我也就很满足了。1982年毕业,很自然到了衡中。
    【记者】:1982年,正是人才青黄不接的时候,很多教师都改行了。你没动心?
    【张文茂】:我从未想过改行,没想过换地方,没想过当官。当时我在物理组,大家的业务都很好,也不谈论当官的事情,就说教书的事,课一定要上好。下课没事了,就跟老师们下象棋,当时我在学校没对手。星期天就去滏阳河、衡水湖钓鱼,一天能钓10多斤。
    【记者】:后来怎么当了校长?
    【张文茂】:是命运阴差阳错地把我推到这里。既然放到这个位置上了,就应该做好这份工作。因为是一步一步上来的,也没觉得有什么压力。
    【记者】:比较轻松地把校长当好了,把衡中带到了巅峰时期。
    【张文茂】:校长是出思想的,副校长是出思路的,中层干部是出行动的,成员是出效果的。关键是校长要保持思想的敏锐和先锋性。
       让老师有成就感和自由感 
    【记者】:你当老师怎么当?怎样看待这个职业?
    【张文茂】:当老师一定要敬业自强。虽然在名利上我要求很低,在业务上我从来都争做最好的。这些年,我发了30多篇论文,出了多本专著,足以证明我的业务素质。
    我讲课,从来不含糊,求真求实,我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比较透彻。我当教师的时候,非常自信。那时候衡中的整体情况还不太好,我当班主任时就对班上学生们说:你们要相信我,我能帮你们,到时候能送你们多少人进大学。结果总是我的预言成为现实。业务上从来不含糊,包括当了副校长,在教学上都可以做表率的。
    【记者】:当了校长,对待老师也是这样要求吗?
    【张文茂】:当了校长就是服务于老师。校长也是老师,跟老师是同事关系,不能作为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不能居高临下,还是要以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老师的身份心态去接近他们。当然了,校长要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我们要求老师对学生,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更重要的,校长要充分信任老师,充分地放权。老师们最大的满足就是得到信任。
    【记者】:这种信任表现在哪里?
    【张文茂】:信任,就是激发正能量,挖掘潜力和智慧。我说一点吧,新老师来了,首先就当班主任。这在别的学校是不敢这样做的。我们外出考察,发现很多学校不要新老师,要有经验的老师。但是咱们不一样,新老师来了就当班主任。就是高二的班主任,成绩不理想,我还是让你接着带毕业班,也不责备,以鼓励为主,充分信任,相信能干好。再一个,老师有成就感。
    【记者】:什么样的成就感?
    【张文茂】:我们是把老师的专业发展放在第一位,让他们有成就感。现在衡中的老师,各种比赛,讲课,科研水平,衡水哪个学校都比不上。很多比赛,第二第一都是我们的。许多全国性比赛,河北省去一个人,我们也是代表。衡中召开了16届全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研讨会,每次都是2000多人,老师们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他们在教育界在社会上被关注被承认,就有了成就感。这样老师们就会自动自发地带着责任感干好工作,远比强迫效果好。
    【记者】:专业发展是无止境的。
    【张文茂】:所以老师必须吸氧充电,输入大于输出。以前说老师是一碗水和一桶水的关系,现在这种观念早就变化了,现在得是长流水的关系。进取,动力靠学习。我们要求班子成员都要学习。比如说,玩手机我就很反对,学生不能带,老师工作期间也不能玩。有的公司来推销手机程序,我说不用。他们说利用碎片时间应用程序,我说我们没有碎片时间。
    【记者】:但是衡中的老师们好像比你更争强好胜。
    【张文茂】:我开会时候讲,我们这个团队就是要发扬“海盗精神”。
    【记者】:谁也不能当逃兵,对吧?
    【张文茂】:海盗就是没有退路,只能抱团前进。一个人当逃兵,你想想,一个小船下去,茫茫大海,哪里有生路?正是这样的“海盗精神”,让衡中老师们个个出色。
    【记者】:你这样对待老师们不是一种“绑架”吗?老师们连个碎片时间都没有了,怎么能创新?
    【张文茂】:我们并非真的不许老师们有碎片时间。我是讲,真要是把这个手机平台用在学习上可以,但现在手机上黄的、黑的、白的什么都有,对学习有多大用啊?
    【记者】:老师们还有自由时间吗?你当年可以去钓鱼,今天老师们还可以吗?
    【张文茂】:当然可以。我当一般教师的时候要自由时间,当了校长也会充分给老师们。我几十年的体会是,当教师不能有八小时内外,也不要把他们束缚在八小时之内。学校是把门关起来了,但不是监狱式的。学校老师的工作是弹性工作制,上午是7点50分到11点05分,下午是2点05分到5点20分。
    【记者】:什么叫弹性工作制?
    【张文茂】:上班的时候,一定要到。来了以后,他可以随便出入出去买菜、买东西。没课不来,必须要打招呼,打了招呼不算请假也不扣奖金。
    【记者】:请假呢?
    【张文茂】:一个月连续请假14天,津贴照发,但是一个月超过14天就要扣奖金了。我还经常帮助老师们“对付”这个请假规定。比如看个病,动小手术,两周好不了,我就给他们出主意:这个月的后半月请假,下个月前半个月还请假,这样休息一个月也不用扣钱,何乐不为啊。
    【记者】:你这样出主意,比较人性化。不像传说中的老师上厕所都得请假。
    【张文茂】:至少衡中没有。还是刚才说的,我们对老师是信任式的管理。要对老师们信任,信任就是给他压力,他们就会深挖潜力,主动积极工作,不会应付,把课备好,绞尽脑汁提炼精华,挖掘自己的潜力。这是尊重老师,也是尊重教育规律。教育工作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不能用上下班时间划分开。睡不着的时候,脑子还是在想工作,这才能出成绩的。只有给老师们充分的自由,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不分八小时内外,实质性的白加黑,5+2,才能出好成绩。如果把老师们管得死死的,即使天天在学校,内心不起作用,肯定不能出成绩。
    【记者】:你知道老师们想什么。
    【张文茂】:我当了那么长时间的一线老师,当然清楚老师们需要什么,就是尊重信任啊。
        对学生,严格而宽松
    【记者】:当教师不能有八小时内外,学生是否也能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
    【张文茂】:我也当过学生,当然希望自由多一些。
    【记者】:你当老师当班主任的时候怎么对待学生?
    【张文茂】:我对学生很严格。我上课,没有学生迟到,学生也不敢睡觉。他们上了大学,没有不给我寄明信片的,到元旦经常就收好几百,很多老师都羡慕我。那时候明信片还时尚,现在改发短信了。但是他们来看我,即使工作了跟我说话还怯生生的说不利索。我是有点厉害了
         【记者】:你的这种威力从哪儿来?
          【张文茂】:一个是我要求严格,再一个我在业务上非常自信,后一点是根本。他们服你你严格了才敬畏你啊。
    【记者】:随着你做教务主任,然后副校长、校长,现在你对学生怎么管理?
    【张文茂】:首先是爱学生,当然还是要严格,严格要求。有父母心的教书人,对学生并不是放松,不是溺爱,而一定是非常严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该惩罚的,还是要惩罚,该批评的一定要批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新生一入学,就要对他进行入学教育,专门有一个入学手册。从早上起床,早操,午饭,午休,晚自习,都有明确要求,学生得严格遵守。做不到,肯定要批评,而且非常严肃的批评。再比如交作业,我们要求的作业一下课必须全交上,做不完你也得交。校规校纪必须遵守,这利于他们的成长发展。
    【记者】:严格,总得有个限度。网上有你们一位副校长在南京解释学生吃饭只有4分钟问题。校外对衡中的严格已经很敏感了。
    【张文茂】:错时吃饭4分钟,变成学生吃饭只有4分钟,那些【记者】者专家们传言有点不负责任,4分钟吃饭怎么吃啊。实际上是吃饭时,高一和高二措4分钟,高二和高三措4分钟,如果下课铃一响,所有学生都离开教学楼到餐厅,就会出现拥挤。措时4分钟了,就让学生们有序进入餐厅,别排长队了。
    【记者】:我想知道,对学生来说,他们还有没有自由?
    【张文茂】:自由分内在和外在的。衡中怎样给学生内在的自由,太专业,不讲了,就说外在的自由。我跟你说,衡中学生并不是一天到晚听老师讲课,一天一半以上的课程都是自习。一般的,上午上四节课一节自习。下午上两节课。三四五节,晚上三节,都是自习。白天至少有两节课,学生参加艺术体育等活动以及社团活动。
    【记者】:一半以上都是自习,这自习老师去讲课吗?
    【张文茂】:不能讲,我跟他们说了不能讲,老师不能进教室。进来以后,那么算教学事故,要罚五百,进一次罚五百。
    【记者】:连辅导老师都不让进?
    【张文茂】:本学科的自习可以,非学科的自习不行,过去是把自习都分完了,现在多数不分,学生愿意做哪科做哪科。
    【记者】:为什么不再分自习课辅导?
    【张文茂】:应该说是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自习了,你去辅导是干扰。辅导的目的是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是吧?一节课你能辅导几个学生?在辅导的过程当中,对非辅导的人是一个干扰。再一个辅导老师被问的问题越多,越说明你这老师课上没讲好,学生听不明白的多。
    我为什么说功夫在课外,你要问的问题我都预料到了,我讲课的时候都讲了,你还问吗?肯定不问了。好像说辅导起多大作用,其实是因为你的课没上好。
    【记者】: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
        当校长就是为老师学生服务
    【记者】:衡中去年送到清华北大的学生占了河北省名额的一半,这个高峰是你这个校长领导创造的。今年怎么办?
    【张文茂】:今年我和高三老师学生说的是,“高峰”年年造,“唯一”届届创。我们不是攀高峰,是造高峰,衡中的校训就是追求卓越。
    【记者】:“高峰”上的校长觉得很风光吗?
    【张文茂】:我在衡中30多年,跟着学校从低谷到爬坡到高峰,一步步上来,没什么风光的感觉。我觉得仍是衡中的一个普通老师,不过顶着校长的头衔罢了。
    【记者】:你没拿这个校长当回事。
    【张文茂】:何必拿这个校长当回事。在众多的优秀老师面前,校长真不算什么。优秀老师多数都能当校长,中层干部也能当校长,我不就是从一个普通老师成了校长的吗?校长只有一个,大家的机遇太少,我算是被机遇赶上了。当时我当校长,是前任校长要走,他不走,我现在还是副校长。别人当了校长,可能比我干得更好。衡中的老师出去,几乎个个都有当校长的才干。所以,不要觉得我是个校长,就比别人高多少,强多少,当校长,主要还是为老师学生服务。
    我甚至和老师们说,也不要觉得我是老师,就比学生强多少。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学生。这些学生综合素质比老师强,也比我这个校长强。咱们这些学生很多要上清华北大,上985,211高校的,他们的综合素质真的比老师强多了。看不起学生,也就当不好老师,也当不好校长。
    【记者】:你怎样做老师一样的校长?
    【张文茂】:用对待家人的心态对待老师。他们好了,我才高兴呢。我和老师们没有争过一分钱,高三的老师们比我们更累,所以学校的一些校级干部都跟着我吃亏呢,我们都拿平均奖。
    【记者】:不觉得亏?
    【张文茂】:我觉得不亏。老师太辛苦了,我送了10年毕业班,老师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一年一个高考,年复一年的压力,日复一日的压力,没完没了的压力。不是一线的老师,不是高考的老师,你想不到高三老师的压力。上高三的课送不出去学生,送不到名牌大学,你会觉得愧对学生,愧对他们的家庭。
    从另一个角度说,你是个校长,你是个主任,你的职务本身就是一个荣誉了,也是一个福利,你再去和老师去争,一定会影响老师的积极性。如果换位思考,一线老师能当中层干部的多了,但是中层干部离开了一线岗位就不愿再教课了。
    【记者】: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张文茂】:就要让老师付出和回报成正比。以前把老师比喻成蜡烛,自己燃烧了照亮别人,我觉得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有也是个案。不同的社会造就不同的人,老师也是需要钱的,也需要高质量的生活。别人都开奔驰了,自己还骑自行车呢,老师心里肯定不平衡。衡中有现在的成绩,老师们的福利待遇其他学校是赶不上的。老师的成绩,光环,待遇,我们事事都要想到。
    我跟老师经常讲四句话:要学生更要孩子,要学校更要家庭,要工作更要身体,要发展更要幸福。不是说光有工作,没有说把学校放在第一位。
    【记者】:为什么?
    【张文茂】:老师们很累,分不清八小时里外。我这个当校长的,一定要提醒老师注意生活。我在大会上就公开这么讲,倡导有情有义的交往,有声有色的工作,可圈可点的业绩,有滋有味的生活。不能光讲教学、光讲工作,不然会起副作用。如果自己是衡中老师,就一个孩子,将来连大学都上不了,岂不是很悲哀的事?
    【记者】:你是从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来讲的。
    【张文茂】:关心他们,信任他们,他会自发去干。强制性的去干和自动去干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老师也需要常人的生活,否则也不能教给学生正常的生活心态。我希望有的老师周日也能钓钓鱼。
    【记者】:你对老师们很通情达理。
    【张文茂】:我对中层干部很严厉,脾气急,对老师很心软。我这年纪看着老师们都是小孩,其实有的都50多岁了,我在这里呆了30多年,我教的学生有的都快50岁了。
    【记者】:对学生呢?
    【张文茂】: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对待。说一件小事,冬天取暖。我们几乎每年都提前供热,学校送暖气不是经营,冷了就可以送。防止学生感冒,一感冒就耽误学习嘛。现在宿舍暖气重点是中午送,晚上送,别的时间一点点。我们都改了智能化的:凌晨1点学生睡觉时少送一点,四点多学生快起床了加强一点。学生感到暖和舒服,还节能。
         对衡中有感情也清醒
    【记者】:现在外界是说衡中就说你,说你就是说衡中,你和衡中已经绑定了,说好说不好你都得担着。 
    【张文茂】:你是指现在外界对衡中的一些传言吗?那些传言,都是没有来过衡中的记者、专家传播的。我们多考了几个大学生,就说我们是高考工厂,又说是监狱式管理。他们来过吗?他们文章里采访的那些人,我们找了,没有这些人,连个重名的都没有。
    【记者】:所以这次你们接受30多家中外媒体来采访?
    【张文茂】:12月12日至14日,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及境外30多家媒体走进衡水中学,进行集中采访。18日,人民网就发了报道:“衡水中学践行校训精神的做法,不仅锻炼了学生,更赋予了学生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爱国情怀和品质气质,这将成为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日,《中国日报》以《衡中人眼中的衡水中学》为题,介绍了衡中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文中转述了一位高二学生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外界人没有亲自体验过衡中生活,他们的主观看法是不合理的。”
    其实过去来过衡中的,都对衡中有正面评价。《中国教育报》,《华夏教师》杂志等,对我们都是肯定的。云南省教育厅罗厅长他当时也怀疑,但他来了一趟,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第二次来的时候就把“三生教育基地”授予给了衡中。
    【记者】:你很在乎有些议论?
    【张文茂】:其实说白了,办学是不是成功,不在舆论的评价。只要学生认可,学生向往,家长认可,家长向往,我就觉得就是一个好学校。
    现在说衡中,我也有点发言权。我1982年来的时候,衡中当时升学率不行,孩子们都去冀县枣强上学。学生老师行政领导都不认可,到处有人乱骂。现在一年送出成百上千的优秀毕业生,学生抢着上衡中,反倒错了吗?
    【记者】:也有人是从更高的标准要求的。
    【张文茂】:的确有人说,我们培养不出高精尖人才,他怎么知道呢?他能预言30年之后衡中的学生不行?
    我敢说,现在衡中的毕业生,15年之后,在全国各地绝对会凸显出衡中的优势。衡中送出的学生,现在在清华北大就读的本科生是380人,这些人再不行,也得有行的吧。现在,国家各部委都有衡中的毕业生。他们都是草根,到了北京都是靠自己的本事,不是靠父母,能进各部委,不是高素质的可能吗?
    【记者】:你对衡中感情太深了,所以对议论有点情绪。
    【张文茂】:我也很清醒,衡中办学存在偏颇,这不是衡中的问题,是教育体制需要改革。有些人用西方的思想抨击中国教育,说出不来顶级人才,那可不是一个中学一个高中的事情。高考正在改革,衡中也要跟上。所以对外界的议论,我们也不争论。对衡中的所谓负面报道,我们全部都放在衡中网站上,一篇不落,正面负面都放在网站上。这就是最好的回应吧。
    【记者】:30多年来你的心血都献给衡中了,应该说衡中也成就了你。
    【张文茂】:更重要的是衡中培育了我,发展了我,没有衡中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在衡中,一定要感恩,为衡中出力。在任何场合,我要维护衡中的利益。退了休我也不会打着旗号上私立学校挣点钱。既然衡中培育了我,造就了我,我就要继续为衡中做贡献。
分享到:

姓名:张文茂

所属学校:衡水中学

其它校长

校长:许逢春

所属学校:浙江省海宁市南苑中学

简介:许逢春,1981年9月师范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详细]

校长:裘志坚

所属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

简介: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校长,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详细]

校长:荣俊利

所属学校:北京大兴第一中学

简介:荣俊利,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详细]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会员注册 | 找回密码 | 意见反馈 | RSS订阅 | 联系我们
京ICP备1800676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