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如何培养个性化有特色的中学生?
【时间】2011年08月01日
【嘉宾】北京市第三十五中朱建民
【主持人】记者
【记者】:作为一个学校的发展校长是这个学校的核心是学校的掌舵者,我们也了解到您在十年里担任过四所学校的校长,也是从老师、副校长到校长从基层成长起来您认为作为一个好的校长它的标准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学校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的学校。温总理在2009年来35中调研时讲过一句话,我非常得认同。总理说,“一个好教师能够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能够办成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我自己体会来说,校长他要主动地想明天的事,主动地做明天的事,要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做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的思考,校长要仰望星空,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
校长如何才能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做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思考?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校长,学习党的教育法规、教育方针、学习理论,还要有一定的教育功底。在当今,一个好校长还应该具备多元思维和多元创造力。一所学校的发展它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怎么能够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把学校的资源为社会发展来服务。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了有一批好的老师才能教出一批好的学生,您觉得好老师的标准是怎么来界定或者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一个好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因为教师这个行业和医生这个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都是跟生命打交道。作为一个教师来说,你不爱学生,对学生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师德是工作动力的源泉。同时,作为教师肯定需要专业的素质,另外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要做一个终身学者。
【记者】:师资力量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关键,那么35中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当中也是我们学校办学当中一个最核心的部分。35中第一个办学理念就是教师第一。一个教师如果他每一天、每节课、每一周、每一月、每学期他的教学都是失败的,那学生怎么可能成功,只有老师的成功才能够换取学生的成功,只有用学生的成功才能证明你老师的成功,证明你学校的成功。教师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成功的链条上最核心的部分。我们每年送老师到国内国外的一些大专院校不断学习交流,同时学校有专门的校本培训,有首席教师制,充分发挥名教师的骨干核心作用。
另外,我们有特级教师工作室,通过骨干教师这样一个群体来带动培养中青年教师,这是一种培养的途径。现在也是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干部是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学校的岗位聘任是一年一聘,在考核的基础之上我们提出被聘有理论,落聘有理由,你不适合在教学一线,那么你可能到二线做职员工作。
【记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您认为学校在这方面如何去平衡,家长在这之间如何取舍?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在中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能够把它截然分开。中国毕竟是人口大国,人才竞争激烈。但也不能说学校素质教育搞得特好,但是孩子都考不上大学,相反要是学校一味为了升学率,其它什么都不要,也不行。我经常想,校长最想要什么,是不是说希望我这个学校今年多一个清华多一个北大,这就是我追求的目标?我认为不是。
作为一个校长最想要的就是要首先培养学生做人。35中的办学理念当中有“成长比成功重要”。因为成功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功,但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成长。
过去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现在我们来看,起决定作用不光是知识,还有道德人格。35中一方面要抓学生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人格、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他的艺术鉴赏力,这就是素质教育。不能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截然分开。
【记者】:人格上健康的发展其实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是最重要的。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但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质量,你说我素质教育搞得好,但是学校没有几个能考上大学的,社会也不能答应。所以怎么处理好这个关系,既要保证孩子能够有学上,上自己理想的你适合的学校,又能让学生能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为他的一生打基础。中小学教育还是基础教育,是为孩子一辈子打基础的。
【记者】:现在由于升学压力的增大,涌起择校热,您怎么看待择校这个问题?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辅导班,甚至孩子不正常在学校上课,直接去培训机构上课,您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现在我们说教育公平,但是教育公平需要一个大的背景大的环境,收入不同,这种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再说学生也是有差异的,智力的差异,身心发展的差异。公平永远是相对的,它不是绝对的,再加上我们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很多家长说我们输不起,我们只有这一个孩子,有的家长跟我说,朱校长我们家的儿子就是我们家的天,我们家的天塌了这个家就完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这是人之常情。
【记者】:很多家长把孩子送进课外辅导班,更有甚者校内的课不上了直接上辅导班,您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给家长们什么样的建议?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什么叫好的教育,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这点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有的孩子确实不适合,要是拔苗助长,孩子很痛苦。社会是多元的,社会里不可能全都是科学家,全都是艺术家。学校毕竟能够全面的系统的学习,当然有的孩子可能在学习过程当中哪一门比较弱去找家教补一补,这个也是无可非议的事。但是如果主次不分,这种做法肯定是不理智也不会得到很好的收效。
【记者】:在今年高考的时候搜狐教育也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其中有一个“学界、商界、政界为何32年高考状元憋不出顶尖人才”。从中学的角度来看,优秀的人才还是挺丰厚的,为什么最终的效果却不好呢?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心理学测试当中有一个叫做第十名效应,在一个班集体四十个人,根据跟踪调查,在学生毕业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后真正能够做成大事的不是班里的前三名,而是位列十名左右的孩子。这部分孩子知识面很广,会玩会学。像前三名这些孩子就光读书了,动手能力差、知识面相对狭窄,是应试能力比较强所以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记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协作?35中所提的以教学为中心,课内外相结合,以家庭社会为依托,这种素质教育的整体框架请你具体介绍一下。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同时我说父母也是孩子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线。
现在我们有些家庭父母离异,谁都不管孩子,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有的时候父母这道防线没了,孩子容易出现一些行为的偏差。任何一个教育成功的孩子绝不是光学校教育就能奏效的,它一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结果。35中有家长委员会,现在也在成立学校管理委员会。同时有家长开放日,让家长来学校听课,参与评课,参与学校的一些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
【记者】:在6月份搜狐教育也独家采访了虎妈蔡美儿,她的教育模式高唱虎妈式的战歌制订了严苛的家教,虎妈的教育方式您如何评价?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那种教育方式不适合当代的或者说今天社会的发展。过去我们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但今天这种思想已经不适用了。孩子也需要受到尊重,他也有思想,也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沟通,需要帮助。我经常跟家长尤其高三、初三的家长说,工作再忙也至少留一个人在家里陪陪孩子,有些孩子很孤独,在中考高考之前需要父母的这种关爱。
【记者】:您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任何事情,人最主要的就是要懂得感恩,你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什么东西就很满足,而且你也有动力,所以知足者常乐。
【记者】:您最希望拥有哪一种才华?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能够干自己愿意干的事我觉得这是最快乐的。
【记者】:您最恐惧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没有朋友,缺少亲情。
【记者】:您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我十年走了四个学校,而且每到一个学校学校都有了发展,而且这种方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所以我还是一个成功的校长。
【记者】:您最珍惜的财富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最珍惜的财富就是朋友,我有很多的朋友,这些朋友就是我人生当中最大的财富。
【记者】:您最奢侈的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生活应该平静一点自然一点,超出平静超出自然我觉得就是奢侈。
【记者】:您最喜欢男性身上什么样的品格?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男性刚强,没有骨气不像一个男人。
【记者】:您最喜欢女性身上什么样的品格?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温柔。
【记者】:您使用过最多的词语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谢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一定要说谢谢。这个不是说一般的客套,而是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一种尊敬尊重,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看什么都是美好的,而且他也有生活的动力。
【记者】:您自己的哪个特点让您觉得特别讨厌?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我觉得我挺可爱的,我没觉得我有什么让人家讨厌的地方。
【记者】:您最喜欢的旅行是哪一次?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井冈山。
【记者】:您不喜欢别人身上什么样的特点?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虚伪。人应该实实在在的。
【记者】: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要真诚对待我的朋友。
【记者】:您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游泳、乒乓球。
【记者】:觉得自己最像哪一种植物?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腊梅。我这个人还是能吃苦,而且比较坚强,在我这儿没有什么困难过不去的。只要我想办的事没有办不成的,再苦再难我很执着,我想是不是像冬天的腊梅,在恶劣的环境当中依然能够绽放出鲜艳的花朵。
【记者】:最喜欢哪一本书?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我还是爱看一些名人传记。
【记者】:最喜欢的歌曲是什么?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外婆的澎湖湾》,它是校园歌曲,而且在鼓浪屿这样一种浪漫的天真浪漫非常放松。这首歌是我和学生、老师表演节目时学的第一首歌。
【记者】:朱校长您的每天是怎么安排的?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做校长有时候确实身不由己,一所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我这个人从来不睡晚觉,哪怕双休日寒暑假我每天早晨起的很早,很早就到学校,每天忙忙碌碌。新闻联播是每天生活当中不能缺少的,一定要看新闻联播,每天也会坚持锻炼身体。
【记者】:最后希望朱校长给青年学子说几句祝福的话。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每一个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一个缺乏理想追求的人就没有方向。整个社会就如同一个圆,这个圆的圆桌是没有边际的,而且圆心也不定,作为一个学生应该要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把圆心确定下来,然后尽可能的提升素质能力使人生半径能够长一点。希望同学们要有理想、有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培养各个方面的能力,将来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
【记者】:谢谢朱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