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九十四中学 刘国雄
【时间】2015年7月2日
【嘉宾】北京九十四中学刘国雄
【主持人】记者
往后走肯定会有难度,再有难度,我的学生多少能有点收获。
“作为一所示范校,承担了一种责任”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当校长的?
【刘国雄】:我在湖北做了11年校长,2011年到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先后任副校长、党总支书记,2013年1月任九十四中学校长。
【记者】:学校现在小学、初中、高中全都有?
【刘国雄】: 2013年到九十四中,2014年9月创办朝阳新城分校,2015年1月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作办学,2015年4月积极参与朝阳区优质资源整合工作,整合原东坝中心小学。完整地说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全都有,94中机场分校从当年它开办的那天起,就是独立法人。但是自从和对外经贸大学合作办学后,又有关系了,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中(94中)机场分校。94中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节点了,明年就是94中60年,在满60年的前期发生了这些大事。作为一所示范校,承担了一种责任。这时候又恰逢北京市的高校和中小学这种协同的创新,这样一种新的改革项目,在众多学校中我觉得94中是最特殊的一个学校。
【记者】:特殊在哪儿呢?
【刘国雄】:新合作的高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非常优秀的大学,特色非常鲜明。北京94中是北京市市级示范高中,我们一定要成为这种合作办学的典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专门将前任教务处处长派到了94中当副校长,就是为了两校更好地对接。在94中60周年来临之际,北京市推行的高校和中小学合作办学,能惠及94中学子,我们感到很幸运。
“我们的选修课板块里,都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老师来上的”
【记者】:新校名挂牌后,学校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刘国雄】:学生受益就是学校受益,挂牌是一个形式,背后是要发生真正的变化。最大一个方面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外经贸大学来说,特色是经贸特色,培养经济类型人才,第二个特色是国际化水平高,5个学生就有一个留学生,针对学校的这些亮点,我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之改变。目前正在修改高中课程建设的方案,未来校本课程将成为学校的特色,学生学什么,取决于你有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模式都需要靠课程来支撑。我们借助这个机会,把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再做改革。计划在学校开选修课,让有经济爱好的同学提前接受外经贸知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化特色、留学生进校园等方面能提高我们国际化的水平。如果学生在这一方面有兴趣,也可以学西班牙语、法语。
【记者】:这些特色的课程师资是什么解决的?
【刘国雄】:我们的选修课板块里,都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老师来上的。小语种班和经贸班每周两个课时。在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怎么利用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资源。之前政治组的老师已经到了他们的政治课上听课了。英语组的老师已经参加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六届英语文化节。7月11日开始,学校的英语组老师,接受一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SL)项目培训。
“集团化的运作形成一种新的管理体制”
【记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参与学校的课程,除了选修课外,必修课有没有参与?
【刘国雄】:必修课以英语课为例,我们准备在高一年级,拿出课时上商务英语。从今年9月份开始,以后逐步尝试开设数理统计、人文素养等课程,拓宽老师视野,转变老师的观念,让学生受益。
【记者】:除了课程和师资合作之外,在教育资源是否能共享?
【刘国雄】:希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能成为学校学生和老师的实践实习基地。特别是社团学生,这样和对外经贸大学对接。之前,初三毕业生,已经参观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校史馆、图书馆,听了讲座。作为一种实践基地,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次有一个学生家长说,学校办了一个非常好的事,学校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为了孩子的目标,所以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力。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模式探索,形成一种新的一体化办学体制。包括我们这几个校区,四个独立法人单位,分布在9个校区,这样一种分散的办学,集团化的运作,形成一种新的管理体制。
【记者】:基础教育改革是不是有很大难度?
【刘国雄】:我觉得眼光要放长远,这是我本人的性格,我也希望做有点创新的事,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既是时代要求,也符合我的性格。往后走肯定会有难度,再有难度,我的学生多少能有点收获。
近期访谈
所属学校:浙江省海宁市南苑中学
所属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