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郑州市第一中学 朱丹
【时间】2011年7月25日
【嘉宾】郑州市第一中学朱丹
【主持人】记者
【记者】各位网友大家好!今我们走进了郑州一中,请朱丹校长和我们聊一聊郑州一中的发展现状。
我们了解到,郑州一中是一所有着六十年办校历史的中原名校,早在1959年就被评为了河南省重点中学,在2004年的时候又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最近几年又连续四年被评为了中国百强中学的称号,我们想知道郑州一中这么多年来,传承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是什么呢?
【朱丹】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该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办学目标就是育人目标。郑州一中的办学理念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主精神。我们的育人目标,借用一个成语,我们进行了重新的组装,就是:海阔天高、鱼跃鸟飞。这些话泛泛的读起来,会觉得很平常,如果真的照着去做,真的去实现它,却是很深邃的。我们培养学生自主精神的教学理念,是经历了六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逐渐形成的。五十年代时,一中的管理者就开始尝试要求学生功课上自主学习,生活上自己管理,那是我们办学理念的萌芽。随后的几十年中,经过马自力校长、张时今校长都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它实际是一中历任校长一脉相承下来的,这里面有一种巧合,就是多年来历任的校长不谋而合的都在实践这种教育理想。一种教育理念的认同,就是让学生在学校确实能尽量享受生命的自由空间,通过一种改变学生的内化环境,改变学生的一种内化需求,改变学生的一种内化能力,通过这些东西来实现这个培养学生自主化办学理念。所以根据办学理念提出来功课上自主学习、生活上自主服务、组织上自主管理、人格上自主尊重、思想上自主教育等等这样五个方面。我们总想让整个的教育体系、整个的学习活动体系、生活体系能尽量的在每个微观的方面都能浸润这些东西,这些办学理念如果仅仅提炼出好的、精炼的一句话把它铭刻于墙上,很容易做到。如果把这些文化确实用在教育实践中,每一个生活的角落,每一个生活片段,确实是不容易。
我们的育人目标是海阔天高,鱼跃鸟飞,和办学理念是一致的。实际上育人目标就是办学理念最后实现的一种成果。海阔天高,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讲,校长、老师能给学生在学校营造一个这样的氛围:不压抑学生个性,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外部负担,作为教育工作者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以海阔天高也就是让学生在学校有更大的学习、生活空间。鱼跃鸟飞,就是在这种环境和办学理念下,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得到极致的张扬,都能得到发展的最大化,能这样走入社会,显示出他的创新能力和潜质。
【记者】朱校长,我们知道郑州市教育局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了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那么咱们郑州一中在今年能够增加多少优质学位,目前进展情况如何?我们有什么样的措施来保证实施倍增后的教学效果?
【朱丹】对于优质教育资源倍增,我们是这样理解的。从中央各种文件的精神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党和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执政的重要基础。考核一个政党和一届政府政绩怎样,就是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怎样,把民生问题作为主要的考量指标。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其实就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关注民生提出的具体的举措,四大民生问题即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就业难。优质教育资源倍增的提出,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个非常严峻的课题。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倍增满足了社会和人民的需要,解决了民生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也给教育工作者增加了工作目标和工作压力。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优质学位有一个明显的增长,这是一个很严峻的话题。所以说如果很轻松的谈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于优质教育资源倍增,我们把它作为一种确实知其难而为之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思考优质教育倍增找出路挖掘潜力的时候,我们还更多的在思考这个问题。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其实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优秀资源,再一个是倍增。在倍增的同时如何保证资源的优秀性,不让优秀资源稀释。避免发生稀释现象,是从接受这个任务开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安排,郑州一中托管郑州三十六中。三十六中是中原区唯一的一所高中,同时也是一所相对薄弱的高中,入学的分数线较低,任务艰巨。今年要增加六个班三百个学位。对于明年航空港区高中和龙湖高中两个校区按照计划招生,主要看工程的进度。航空港区高中今年八、九月份有可能会全力动工,龙湖校区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如果明年这两个校区基建工程都能如期进行的话,估计这两个校区能增加三十多个班。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港区高中增加二十个班,龙湖高中增加十六个班,考虑到第一年招生,估计生源不会那么饱满,暂时按港区高中十二个班,龙湖高中八个班,一共二十个班。二十个班增加一千人,加上三十六中托管部的三百人的话,到明年,也就是用一年多的时间实现高中学位翻一番,甚至还要更多。现在一中本部是十六个班,明年就会变成二十六个班。这样的话比翻一番还要多,按从学位增加上来讲应该说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的这个目标规划。但是学位的增加这笔账算完了,工作应该说刚刚起步。因为这里面包含我刚才说的两个关键词的另一个词,优质资源。倍增做起来没有保证资源的优秀性这个问题艰巨,所以现在一直考虑这个问题。我校今年向市政府、市教育局提出要提前招收几十名大学生,让这些大学生进入本部校区进行提前上岗。到明年的时候,经过这种高效的培训、岗前锻炼,估计明年就会提供一部分得到大家认可的、得到同行认可的一只优秀师资队伍,保证我们明年的教学质量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记者】朱校长我们了解到在今年一中2011届学生毕业典礼上,您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说的非常的好,您说咱们一中的模式关心的不仅仅是学生在校的时候得到的多少分数,更关心的是他们离开一中以后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不是咱们一中自创的ST教学体系的具体体系?这个体系有什么样的特点?目前都取得哪些成就?
【朱丹】你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对待一个学校评价的问题。对待一个学校评价,即什么算一个好学校。衡量一所好学校应该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就是让社会大众认可。这所好学校能不能让我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最后收到一所好大学的通知书,这是社会大众的评价标准。当然这个评价标准,在各个中学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还有第二把尺子,就是作为教育同行来讲,站在一个民主、历史的高度,看到学生进入学校以后三年、在大学的生活里、十年后进入职场的时候,发展的情况如何、有没有潜力、有没有后劲。除了学业成绩以外,其它方面表现的能否卓越是第二把尺度。所以,第一个层面的好学校就是一个升学率高的好学校,更高层面的好学校应该是两把尺子都能衡量的学校。既有好的学业成绩,在这所学校里发展的学生三年以后到大学如鱼得水,十年以后在职场中表现卓越,这才算一个好学校。所以,我们认为好学校应该着眼于三年以后乃至十年以后,当然从当前这个社会来讲,很少人去这样衡量,这样长期的去跟踪一所学校,长期去评价一所学校,社会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
我们的ST教学体系,是两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包含着几个方面:第一是研究学习,二是分体教学,三是讲座课程,四是自修课程。这些方面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希望课程体系里面能尽量的有一片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调整自己,在学校国家规定的课程体系里面照顾到个性的不同之处。通过调整时间、调整学习的方式,让自己既有国家规定课程统一性,也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自我性、个体性。研究型学习除了在学校学习,还可以走到社会上进行一些和学校不脱节的,更有利于青年成长的课程。另外自修课程,在各科的必修时间里,拿出来一部分做自修时间,然后在自修时间里同时开一些课程,让学生在可以到任何一间不同学科的教室里去听课,从而弥补自己学科发展的不平衡,达到自我调整的一个需要。ST的体系和培养学生自主精神,鱼跃鸟飞的是育人目标是一致的,是鱼就跃起来,是鸟就飞起来。
【记者】目前咱们有没有取到哪些成绩呢?
【朱丹】我们开展它有短期的效果和长期的效果,短期的效果就是各大学对我校有一种共同的评价:郑州一中的学生到大学以后适应能力特别强,适应能力特别好。我想这跟学校办学的理念、ST教学体系是有直接关系的。比如社团活动是很活跃的,你可以经常看到教学楼里面墙壁上有一些社团活动的启示,很像大学生活,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开展起来的。在校园里面,除了课堂生活以外,学生有精力、有兴趣的拿出一些时间进行生活安排。还有人说我们是中学里面的大学,我想都是对这个自主理念的认可。
【记者】朱校长,我们还了解到您领导咱们一中团队还荣获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唯一一所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三名自主生,同济大学校长实名推荐两名自主生的傲人成绩,您是怎么样管理这个团队的?
【朱丹】其实应该说是我们学生好,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好,这些成绩的取得我并不是太感动,因为这些评选虽然能代表一定的客观性,但是这也是领导对我们的厚爱、社会对我们的厚望。但是我更看重另外一些无形的东西,我觉得那更是一样褒扬。比如说我们一些家长在跟我们座谈交流之中常常谈到一些对学校的评价,我想这些东西可能比这个北大、同济让我们有自荐资格,国家给我们全国国家级荣誉奖状,我觉得这是丰碑加口碑加在一起,我觉得丰碑加口碑或许更说明一个学校的办学结果。至于说如何管理,我觉得不是我管理好,是我们学校的文化好,教师队伍好。
【记者】朱校长,我看过您的履历表,知道您一直是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是一名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特级教学老师,现在您又是一校之长,您是怎么样看待咱们这个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
【朱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是任何一位校长都应该放在前位的问题。我们学校在近十年间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人员结构上说,在我校四十五岁以上的教师为数不多,很多都是年轻教师。但我们年轻教师过于年轻化实际已经过去了,总体的青年教师队伍里绝大部分至少有三年或五年以上的教龄。2005年、06年、07年这三年,是青年教师队伍最多的时期,一个年级刚刚上岗的老师几乎占到三分之二。我们是从那个时期过来的,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积累了一定的感悟,所以对青年教师队伍培养抓的特别实在。比如说办青教班,不是说其它学校不办青教班。老百姓有句俗话说:有同行没有同利。就是同样的职业干同样的事情,但效果大相径庭。办青教班实行岗前培训,如何让效果最大化,如何让青年教师经过一段培训后,确实从认识上、学业上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明显增长。在进行青年教师队伍培养时,我们自己印发青年教师读本,选择一些青年教师遇到的常见问题、困惑的问题、苦恼的问题进行帮助。比如在教育读本里,我们选择了易中天的一篇文章叫《单位》。他叙述了在中国现有社会体制下,在很多城市生活的工薪阶层的人对单位的依恋之情,如何依靠单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一种连带的深层关系。选择这样的文章,就让教师确确实实从文章里面感觉到生存不易、置业不易,应该做好现实工作。我们选的文章一般都是比较发人深省的,轰动的东西都没有选。我们还做了很多主题讲座,比如如何树立职业精神,我们认为青年教师首要任务就是树立一种职业精神。关于职业精神,我给老师讲课的时候,就讲到《纽约时报》有一篇文章谈到英国和美国在最近这几十年发展的几大差异上,就提出为何近几年英国发展慢,是因为信仰宗教的人越来越少,而美国信仰宗教的人越来越多。它接着就谈到为什么信仰宗教社会就发展了。基督教要求要尊重职业,职业是上帝给你的工作。所以说不管是哪一种信仰,让每一个国民忠于自己的职责,在自己的职场中兢兢业业,我想对社会都是一种有益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办讲座时把树立青年教师职业精神作为很主要的一个内容。
【记者】朱校长咱们的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他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价一个学校那要先评价它的校长,您认为要怎么样当一个好的校长呢?
【朱丹】我自认为是一个比较勤勉努力的校长,是不是好校长我觉得还远远不够。当然陶行知这句“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种说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确实有它的道理。不仅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其实任何一个不管大小、职业性质如何的团队,一个好领导确实对这个团队对群体的发展、命运以及对群体的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团队的文化也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用你的价值取向,由你的价值取向决定文化价值的取向,这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我想必须还得谈到另外一个问题,其实一所好学校需要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也需要一个好学校。我觉得真正的好校长和好学校关系就是好学校成就了好校长,好校长培育了好学校。其实我就不认为自己是好校长,我无非是做了郑州一中的校长,大家认为我是名校的校长。所以说看一个校长是不是名校长,要看他对这所学校文化的形成、教育理念、办学目标、教育教学改革的安排等。如果这是好校长标准的话,我只能说我是一个勤勉的校长,正在努力。我想一个好校长或任何一个单位的领导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其实不管哪个行业的领导要懂这个行业,做这个行业的内行,这是必须的条件。除了这个必须的条件,我觉得还有一个必须条件,一定要厚厚道道做人,一定要向善,一定要向上。没有这种向善、向上的心,光是内行还仅仅不够。所以说我想向上、向善、内行应该一个好校长应具备的三个方面的素质。
【记者】感谢您的精彩回答。
近期访谈
所属学校:浙江省海宁市南苑中学
所属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