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瑞安中学是一所具有113年历史的知名学校,她的办学理念如何表述?
吴学彬校长:瑞安中学的办学理念是:崇德尚行,应时创新。这一办学理念,在瑞安中学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都得到了传承和弘扬。崇德尚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即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有德、有才、有能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时创新,体现了学校的发展要求,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变革教育教学方法,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记者:您是如何理解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的关系的?
吴学彬校长:学校文化是由学校的教师、学生、管理者、职员和家长共同努力、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它包括价值观念、精神风貌、文化素养、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隐性内容,也包括校园活动、校园制度和校园设施等显性要素。学校文化不仅影响和制约着学校全体师生的人生态度、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也对所在地区的文化生态和社会风气产生辐射性影响。学校文化的整体水平和影响构成了文化力,而文化力的核心是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办学理念就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内容。
记者:您是如何将“崇德尚行,应时创新”的理念付诸办学实践的?
吴学彬校长:学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办学理念是维系这个系统工程的纽带。具体地讲我们主要抓了四项工作。
第一,是精神文明建设。将争创全国文明单位标兵确立为目标,以思想理论武装工程、核心价值引领工程、师德校风榜样工程、校园文化精品工程、语言文字规范工程、基础文明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的建设为主要任务,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步实施,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高质量和高效应,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良好环境。
第二,是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能,把瑞安中学百年的文化积淀与现代化校园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我们要做好的文章。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上,我们搞了“馆文化”——探花楼(校史馆)、艺术馆、科技作品陈列馆、天文馆;“绿文化”——校园栽种了113种花木,每年增加一种植物,与校龄共成长,每种植物都有中英文介绍牌,建成了三个主题林园,即籀园、颐园和陶园;“石文化”——在分布校园各处的巨石上镌刻名言;“墙(廊)文化”——在教室、实验室的走廊上和餐厅里悬挂著名校友画像及其事迹。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软件上,我们主要是开展文化节、体育节、科技节、社团节及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第三,是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教育。瑞安中学的科技创新教育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学生的发明创造作品已有1000多项参加全国评比,其中获国家级奖项200多个、专利80多项,学生小发明事迹被编入全国思想政治教材(高二),学校多次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发明先进集体和科技创新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第四,是学生社团建设。瑞安中学现有学生社团23个,共分文学、艺术、法律、公益、科技和体育六大类,每个学生都参加1至2个社团的活动,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记者:进入新的世纪,瑞安中学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请问在新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体现办学理念?
吴学彬校长:瑞安中学的创办人、清末朴学大师在《新开学计馆叙》中提出了“甄综术艺,以应时需”的思想,我们把它列为校训,就是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培养出能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在过去的十年里,瑞安中学完成了校园的整体搬迁,办学的硬件条件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思想素质、学历程度、年龄结构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学校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现在,我们面临着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挑战,更好地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师生的国际视野,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
目前,瑞安中学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8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2009年9月,瑞安中学与美国瓦萨奇高中共同举办的中美合作课程班已经开学,对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瑞安中学在美国瓦萨奇高中举办的孔子课堂也在紧张的筹办中。
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崇德尚行,应时创新”的办学理念,把瑞安中学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校长简介】瑞安中学校长。瑞安中学创办于1896年,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现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全国文明单位。学校依山傍水、景色怡人,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学校现有186名教师,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96人,现有41个班级,1999名学生。建校以来,已培养了3万多名学生,他们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伍献文,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伍荣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孙义燧,中国工程院院士、物理海洋学家方国洪,历史学家周予同,戏曲家王季思,音乐理论家缪天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曾联松,书法家邹梦禅,歌唱家姜嘉锵,“神舟”系列航天器空间环境试验设备工程总设计师黄本诚等知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