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江苏淮州中学 朱士东
【时间】2014年5月16日
【嘉宾】江苏淮州中学朱士东
【主持人】记者
记 者:朱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淮州中学是一所有着71年历史的老校,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淮州中学的情况吗?
朱校长:好的。首先感谢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淮州中学的支持与厚爱!淮州中学是全市老八所重点中学之一,始建于1943年,始称“淮海区立第二中学”(简称“淮海二中”), 1954年易名为“王营中学”,1972年称“淮阴县中学”,2001年定名为淮安市淮州中学。1980年被省政府确立为省重点中学, 2005年1月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从大雄庵到王营,学校数易其址,现坐落于淮阴区长江西路与西安路交汇处,占地面积261亩,总建筑面积84469平方米,绿地面积65174平方米,是一所“功能分区科学、建筑设计新颖、设施设备先进、环境整洁优美、人文氛围浓厚”的数字化、园林式校园。教室、图书、实验、体艺、电教、信息网络等硬件都是按四星级高中的标准建设的,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食堂、宿舍、浴室、超市为学生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条件。100路、39路公交车直达学校,另有多条线路的专线车接送学生,非常安全方便。把孩子送到淮州中学来读书,家长尽可放心。
记 者:今年中考在即,请问贵校2014年高一招生有哪些特点?
朱校长:我校今年高一招生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招生计划减少:今年我校高一计划招生850人左右,进一步缩小办学规模,走精品发展之路。其中第一批统招计划占招生总数的83%,第二批择校计划占招生总数的17%。在择校计划中划出大约100人,作为自主招生计划,用于招收有特别专长和成绩优秀的学生。第二,收费标准统一:第一批统招生收费标准为每生800元/学期,第二批择校生收费标准为每生25000元/三年。第三,录取方式规范:学校将在市教育考试院领导下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照总分由高到低顺序录取。对录取线上总分并列的,学校优先录取文化成绩高的,文化成绩相同的依次按照语文、数学、英语成绩之和,语文、数学成绩之和,数学成绩高低顺序录取。属热点学校定向分配计划录取的考生按相关文件精神执行。
为了更好地让考生和家长了解我校招生政策,5月17、18、24、25日我校在淮州礼堂进行现场招生咨询活动,欢迎家长、考生前往咨询。
记 者:贵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哪些帮扶措施?
朱校长:学校本着不让一个学生因交不起费用而失学的原则,制定一系列保障措施。设立“优秀新生奖”,奖励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设立特困学生助学金,对家庭特困的学生,除给予一定的学费减免外还定期补给部分生活费;用好政府助学金,我校每年有15%的学生享受政府助学金,每年每生1500元;社会各界设立的各种类型奖学金、助学金,每年用于帮扶困难学生费用累计200多万元。
记 者:朱校长,请您介绍一下贵校的师资力量和学校管理方面的情况。
朱校长:师资建设方面,目前我校共有在岗教师397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5人,研究生率10.8%,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92人,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为84.9%,受国家、省、市、区表彰的优秀教师80人,省、市、区骨干教师138人。按照“分类培养,分步推进”的策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好“校级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区名师、市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等各个层面的教师培养计划。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等有效途径,不断优化每周的校本培训学习会的内容,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强化青蓝工程要求,组织好每月一次的学科沙龙活动。“请进来,走出去”,以优课评选、教学大比武、基本功大赛、课题研究等为平台,促进我校名师、骨干教师群体的形成,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2013年,张琳、徐晓兰、戚加国、王健、苏诚、朱延龙、朱宝、孙开进、孙建勇等10位老师被评为淮安市学科带头人。语文教研组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高二政治备课组被评为淮安市“巾帼文明示范岗”,高三英语备课组被评为淮安市“三八红旗岗”。
教学管理方面,学校以抓双流程管理、推进质量建设为主线,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调研与督导;以实施有效教学,打造精品课堂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细化集体备课的要求,加强集体备课巡查,量化集体备课的考核,进一步完善和明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加强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业务能力培训和考核,力求构建互学、互助、互补、共进的优秀教师群体;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时间,优化师生关系;大力开展各类示范课活动,力求做到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坚持“以考促学、以学促教”的策略,进一步完善教师考学机制;加强课题研究,多开展以“教学反思”、“教学叙事”、“课堂观察”、“案例分析”等为核心的微观课题研究活动;组建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效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13年,胡浩老师荣获省物理优课大赛一等奖;孙开顺老师获市优课评比一等奖和省信息教师全能竞赛二等奖;杨建胜、夏继坤两位老师获市优课评比一等奖;贺庆东、嵇学丽等老师获得区“青蓝工程”青年教师优课大赛一等奖;王健、朱延龙、徐晓兰获得区教干优课大赛一等奖。
学生管理方面,以“学习标兵”、“文明学生”评比为抓手,人人争做文明守纪的淮州人。一是加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各年级学生大会、主题班会,通过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等途径,加强学生文明守纪宣传教育。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督查,严格学生跑操、课间等日常行为常规管理,努力构建守纪文明的校园环境。二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得不到有效缓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我们的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能及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沟通化解学生心里的各种压力。学校心理咨询室要按时开放,倾听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三是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以《江苏省淮州中学学生学习常规》为指南,通过读书会、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实施联系生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个别指导。多年的实践、探索,我校形成完善的德育管理网络。军训、学习《淮州中学学生生活指南》成为新生开学的必修课。通过“周恩来班”、 红旗班级创建等活动,通过每日格言、跑操、国旗下讲话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展励志教育。学校多年来坚持实行劳动日制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使学生在自主管理中获得实践体验,增强自主、合作能力。
记 者:近年来,淮州中学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3年高考取得新的突破,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也有大批学生获奖,请您给我们谈一谈。
朱校长:感谢区委、区政府,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淮州中学的关心、关注,你们的支持与厚爱是我们不竭向上的动力。
2013年高考,我校二本以上达线1013人,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再创历史新辉煌。耿子越同学以390分的成绩被南京大学录取,张文龙同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高考总成绩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在学科竞赛方面,我校在2013年也有了新的跨越。生物、物理、化学学科在江苏省奥赛中多人次获奖。刘延波、陈君老师指导的周大明、刘冲冲、朱杰等3位同学获省生物奥赛一等奖,倪红梅、朱为民等老师指导的赵楚、支从钢、周月、刘尧等4位同学获省生物奥赛二等奖,沈树忠、范金良、汪培武、朱善明等老师指导的19名学生获得省化学奥赛二等奖,郑素军、石川等老师指导的6名学生获省物理奥赛二等奖。
记 者:朱校长,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学校发展中所取得的荣誉吗?
朱校长:学校确立以“让每一个淮州人学会创造幸福生活”为办学理念,全体师生铭记“明德笃行”校训,并逐步形成“宏志、敏学、卓越”的优良校风,取得显著的办学绩效,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多年名列淮安市同类学校前列,高考本科达线率逐年上升,优生保优率、推进率不断攀升,连续十余年获得淮安市高中教学质量奖,每年都有优秀学子顺利进入南京大学、上海交大、东南大学等重点高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民族团结教育宣传示范单位”、“江苏省工人先锋号”、“江苏省中小学校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江苏省军训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绿色先进学校”、“江苏省节能示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年文明号”、“淮安市模范学校”等。连续8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2010—2013年,连续四年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南京军区政治部联合授予的“江苏省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全市惟一;近十年来,学校共为空军航空大学输送了11名身体、心理素质过硬,文化成绩优异的飞行学员,录取总数全市第一。
记 者:作为一所有着70余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在办学的实践中,由于生源问题、地域问题等一些因素的影响,淮州中学的办学优势受到削弱,竞争的实力面临着诸多考验,朱校长,请您谈谈淮州中学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说一说我们的淮州梦。
朱校长:根据国家、省、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我们制定了淮州中学新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内涵发展,实施精品战略,打造精致课堂”的思想。按照 “设施设备现代化、生态景观园林化、环境氛围人文化、教育教学素质化、科学管理制度化”的标准,倾心创建苏北一流、省内知名、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示范高中。
走过了71年办学历程的淮州中学,有着辉煌的办学历史和成就,是淮阴人民值得自豪和信赖的一所学校,在全市和全省也有一定的位置,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像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等一大批优秀人才。2013年4月,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沈健视察我校,对我校的校容校貌、办学绩效给予了较高评价。站在教育发展新起点上,我们全体淮州人一定会弘扬苦干拼搏的优秀传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务实争先,开拓创新,不负市、区两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信任与重托,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建设幸福淮阴,为淮安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近期访谈
所属学校:浙江省海宁市南苑中学
所属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