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八中 台峰
【时间】2012年08月21日
【嘉宾】北京八中台峰
【主持人】记者
台峰: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大家好!
主持人:北京八中的前身是“四存中学”对吧,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能不能跟大家介绍一下咱们悠久的历史和八中发展的概况?
台峰:北京八中的前身叫“四存中学”,创建于1921年。“四存”就是,存学、存性、存治、存仁,推崇言理学说。现在来看,这个学说实际上就是要教我们的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融入社会。我觉得,跟现在倡导的素质教育中的很多理念一脉相承。四存中学到1948年的时候,与当时国民党建立的“北平市第八中学”合并,在1949年,按照序号就编成北京市第八中学。说到学校的名称,我个人更喜欢原来的名字。就像我们北京很多有名的学校,像“慧文、崇德、至诚”等等,有深刻的含义。当然阿拉伯数字也很好,像“四中、八中”等等,简洁明了。
主持人:八中是北京的一所重点中学,在一定程度上,想上这所中学是很有难度的。近几年的升学率也非常好高,有95%以上的学生考入了国家的重点院校。那八中是怎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
台峰:应该说,八中之所以有现在办学的效果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是八中几十年来,几代八中人,包括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八中有非常先进的、人文的办学理念。北京八中1985年的时候,在北京市最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八中已故的老校长陶祖伟校长,也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在1985年的时候提出“要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着眼于未来的意思是说,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面向未来世纪。着力于素质,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文化知识。八中是在北京市最早提出“素质教育”理念的学校。另外,八中之所以有现在这样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更主要的是要有一支敬业爱岗、热爱学生、热爱工作的教师队伍。因为“先有好老师,后有好学生。”所以,老师是办学之基本,之基础。我们这些年来,紧紧抓住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点至关重要。第三,学校在管理方面,应该说科学、人文管理。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很轻松的、愉快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我们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
主持人:我也看到咱们很多的老师有留学经历,在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特色。那我们在师资力量的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可以让其他的学校借鉴?
台峰:各个兄弟学校之间是互相学习,很多兄弟学校做得比我们好。目前八中的中、青年教师占得比重非常大,全校老师的平均年龄大概在38岁左右。总的来讲正是一个朝气蓬勃、年富力强的时间段。据我了解,北京市其他著名的中学,老师的平均年龄也大致如此。老师的培养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无论是学校党委,还是学校行政常抓不懈的工作。比如,我们给新来的研究生、博士带师徒关系。另外,我们对青年教师提出要求,无论是业务上的还是政治上的。再有就是,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比如,学校给他们提供青年公寓,主要针对外地的到我们八中工作的未婚教师。学校专门有一个楼是青年公寓,三星级标准,非常方便。另外还为青年教师,包括其他教师,搭建广阔的平台。比如:区级、市级、全国级的公开课,我们会不遗余力的推他们出去。再有就是,对外交流的机会。我们觉得,要想培养的孩子有广阔的视野,首先老师作为引路人就要有广阔的视野。学校每年要创造很多机会给老师学习,可以说一年365天,都有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在海外。我们尽可能的为老师创造良好的条件,包括学校的福利等等,方方面面。除了教课我们不能代替他上讲台,其他方面我们尽可能把老师的后顾之忧降低到最小。包括老师孩子的入托、上学问题,甚至找工作,老人的问题,我们能做到的都尽全力,就是要为八中的老师和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宽松的工作氛围。
主持人:那么好的环境,肯定有很多的老师都想来八中任教。那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进入八中?
台峰:抛开当下赶上经济的滑坡,以及就业压力来讲,作为一个单位,一个学校,我想跟其他学校都是一样的。大的层面上,就是德才兼备。尤其是教育行业,尤其是做老师。首先是为人师表,身教更重于言教。当然,除了德才之外,知识、语言方面的,包括兴趣爱好都是很重要的。总的来讲,现在的学校,对老师这个职业的标准和要求大大提高了。
主持人:走进一所学校,首先看到的就是这所学校的特色。其中有一些是大家很容易就看到的,还有一些就是埋藏在深处的。北京八中,是北京全面育人、办学有特色的学校,那咱们办学特色方面有哪些,给大家介绍一下。
台峰:“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北京八中曾比较早获得过。八中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现在总结为两条成功的办学经验。一个是,八中多年来踏踏实实做好育人的工作,认认真真做教育。因为做教育需要安静,不能浮躁。最简单又是最难的育人工作,按照教育的规律做好。第二,在这个工作当中,要不断的创新,就是改革。比如,八中在北京市最早尝试工资制度,结构工资改革。还有校长负责制的改革,都是从八中开始的。应该说,几十年来,八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创了很多有特色的办学工作。比如体育,体育是学校的常规工作,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总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学校更应该有责任为学生,尤其在青少年的成长阶段,提高锻炼身体的技能和场所。八中应该说多年来重视体育,我们现在有北京市一流的体育场馆。去年八中是全国唯一的一所中学,承接了奥运会的俩个训练项目。一个是游泳,一个是蹦床。另外,重视竞赛。课外活动这块,我们有游泳、田径、篮球、航模、无线电侧向、机器人和生物小组等,很多很多丰富的课外小组。第三就是德育,八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从八中的一些活动形式来讲,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最早开始搞三个节。有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一般都是集中在每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来搞。
再有,我们德育的活动形式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我们的开学典礼叫做“中学时代的第一次铃声仪式”,毕业典礼我们叫“中学时代最后一次铃声仪式”。应该说八中搞得这些德育活动,效果是不错的。除此之外比较有特色的,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在智力超常儿童方面,做的一些工作。简单说叫“超常教育”,解释出来就是超乎寻常的一种教育方式。超常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残疾的或者智残的这样一种低于正常水平的。另一层就是指智力高于平常水平的超常儿童!那么我们主要是对这些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早期的开发,鉴别和教育。是从1985年提出素质教育的时候开始,建立了少儿班。当时,是根据科学院的研究,我们是请中科院心理所和北京教科院,还有八中共同开发的,这是一个科研课题。选择十岁左右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根据孩子的发育成长,十岁左右的记忆力、发育、学习能力、体育锻炼能力等,到了一个作为选拔的阶段。我们面向北京市招生,经过初试、复试,还有集中一段时间的观测,集中的学习,从中筛选出能够适合超常教育的孩子。
比例大概是五十比一,这是经过非常科学的方式鉴别出来的。然后,经过四年的学习,在十四岁的时候,可以和正常的十八岁毕业的高三学生一起参加高考。效果让我们感到很吃惊。目前,已经毕业了十二届的孩子,三百六十个。我们一届只招一个班,三十个人,作为一个科学实验的样本,绝大部分都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其中很多是清华、北大。现在很多早期的毕业生,在海外留学,拿博士、双硕士的很多。我们学校少儿班的一个孩子,刚刚获得美国的总统奖。美国总统布什接见过的。还有很多孩子很优秀。我们搞了二十多年这项工作,很多老师感叹,人的智力是无穷的。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办法,让孩子逐渐达到这个水平。当然,因为现在没有更好的评价这些孩子的标准,只能通过高考。这几年里,每年超常班的孩子毕业,平均分都在640~650分,是很高的。可以说99%都上重点大学。
主持人: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就是之前都讨论过的现象,像科大的少年班,很多孩子学习很棒,生活能力很差,或者认为除了学习之外的事情跟自己无缘,没有办法融入社会。我们超常班出来的,有没有这样的学生?
台峰: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没有。因为,我们恰恰看到了这一点。孩子在成长阶段,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首先是人的发展,正常的、和谐的、健康的发展,而不是知识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设置课程的时候,除了必要的文化课,知识学习之外,每个星期五的下午,开设了自己创设的“自然体育课”。就是少儿班的孩子,在周五下午由老师带领去郊游。简单说是郊游,实际上内容很丰富。比如,他们要徒步旅行,既是身体的磨练,又是心智、毅力的磨练。除此之外,更多的就是带他们到社会实践当中去。
主持人:那咱们超常班的学生,是面向北京招生吗?
台峰:我们非常希望面向全国招生,但是不允许。因为,当时是作为一个实验课题,首先要有北京正式的户口,其中有一个政策接轨问题,就是高考涉及到户籍所在。当然,我们希望教育的优质资源,能够辐射的面更大一点。就科学家、专家的测算,超常孩子的比例,大概在2%~3%,一百个孩子中,有2~3个,是比例非常大的。如果能把更多具有智力超常的孩子吸收过来,这种科学的、和谐的教育,能为社会做很多的贡献。
主持人:那少儿班有没有可能多加一些班,或者多加一些学生?
台峰:马上就要开始09年的招生了,很多家长打来电话询问能否招收外地的学生,能否扩大招生。我们也在考虑,主要牵扯到师资的问题。从实践来看,我们觉得老师要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我们也很慎重,希望如果扩大招生,师资配备必须到位,否则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
主持人:刚刚您说到招生问题,现在招生又到了热点时期了,像小升初和初中升高中之类。八中分初中和高中部,这两部分现象都存在。您对这个问题有哪些看法?咱们是怎么做的?
台峰:主持人提了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社会,特别是有需要升学的孩子的家庭,极为关注的问题。我也是一个家长,我的孩子也面临这个问题。关于小升初,从政策上来讲,这几年在不断的改进。由过去的电脑派位,到去年的推优。当然今年的政策还没有下来,应该说是在不断的改进。但是,在实际操作的层面,还遇到了很多问题。一个是在大城市,尤其是在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稀缺。另一方面,广大需要上初中的孩子迫切的要求。这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实际上现在我个人感觉,小升初面临的挑战更大。这其中不单是政策的问题,也不单是学校、校长、家长的问题,它是社会一个综合问题的反映。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针对这个问题而言也感到很困惑。但我希望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对于初升高,属于非义务教育。北京市包括全国很多地方,都是通过统一的考试来选拔。包括高考,希望这些奋战的孩子们,能够和谐的发展。一方面,面临考试要更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要注重身体。考试是一时,而人的发展是一世的。
主持人:那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走进八中的校园?
台峰:我刚才说了,现在的八中,是几代八中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有很好的校风,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有一流的硬件环境。我们还有另外一句话,就是“选择了八中,就选择了高标准。”换句话说,要想进八中,首先应该是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条件。
主持人:2009年,是我国建国六十周年,八中走过了八十八年的历程,见证了建国六十年来,教育发展整体的变化。结合八中实际的情况,能不能谈一谈八中未来的发展,以及六十年来的整体的发展思路?
台峰:好的。就像刚才主持人讲的一样,八中的发展和共和国的发展是同步的。可以讲是同呼吸,共命运。我个人感受,尤其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作为西城区、作为八中来讲,确实有很大的发展。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非常大的变化。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家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加,以及对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对教育的投入方面。这一点,作为八中,感触是很深的。从整个教育的发展来讲,总的发展是好的,但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我们面临的挑战非常大。
比如刚才提到的,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迫切的要上好学校,让独生子女享受优质资源的要求,这个问题很严峻。怎么解决,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工作。再比如,课业负担,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不是要培养一个,掌握知识很多,分数考得很高,但身心不健康的人,这是没有用的。这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再一个,到底素质教育怎么叫贯彻落实好?这个问题比较大,全社会的同志都应该面对。作为八中来讲,我们提出要办一流的学校。一流起码有两个标准,首先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二个标准,就是培养一流的学生。作为基础教育,全国来讲,有很多优质的中学。有很多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有很漂亮的硬件和很好的教师队伍,在当地很有名气,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我认为,一流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群体,有不同的特点和特色。共同发展,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所以,我们提出要办一流的学校,而不是最怎么样,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还有一个问题,教育中的理想和现实中的教育,可能会有一些出入,这就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对待和面对的问题。比如,孩子的负担问题,升学的问题,高考改革的问题等等,和实际当中还有一段路要走。希望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关注下,教育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主持人:台校长今天不仅仅说到了八中的办学特色,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电脑旁的您如果有新的观点,或者其他的看法,都可以参与到我们节目之后BBS的讨论当中,台校长会跟您互动,跟您一一作答。感谢台校长的到来。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近期访谈
所属学校:浙江省海宁市南苑中学
所属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