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以灵活性确保分层走班的公平
以灵活性确保分层走班的公平

以灵活性确保分层走班的公平

作者:王少敏 浙江省诸暨市滨江初级中学1806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7/1/7
分享到:

  许多学校刚一试行“分层走班”教学,就引起一些家长担忧,他们担心学校将分层走班制搞成改头换面或者说“换汤不换药”的快慢班,破坏来之不易的教育公平。

分层走班制的理念是从教学有效性出发的——将学情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组织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或者教学班,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阶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分层走班制试图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因为不同学生之间,客观地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就像走路,有的人步幅大但频率慢,有的人步幅小但频率快,步幅大但频率慢的,适合于大步慢走,若强迫他小步快走,则很难适应,效率也不高,同样步幅小但频率快的,则最好是小步快走。让学生踏着什么样的阶梯发展、上升,是间距大而疏还是间距小而密,是大步慢走还是小步快走,只是因人制宜的两种策略。

分层走班制与以资源配置分型的快慢班有着根本的不同,旧式快慢班一般采用“好教师教好班,差教师教差班”,即实行优质教育教学配给优秀学生的策略,从而造成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不公。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方式时,这种现象应当避免。

分层走班制应以学生为本,依据不同学情、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策略,而不是不公平地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比如,在实施分层走班制的学校,同一个教师既可以选择A策略,组织A型课堂,施教A层学生,也可以选择B策略,组织B型课堂,施教B层学生。也就是说,A层与B层的分层只是学情展示,而在教学层面A型课堂B型课堂只是适合学情的策略。

具体针对教育公平而言,分层走班制中的公平应当体现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上。当各学校在试行分层走班制时应着力解决好相关问题。

从机会公平角度看,走班制仍保持流动性。也就是说,分层走班制形式中的分层不应是固化的,而应根据学情的变化调整,一个学生在这一时段在A层,在下一时段却有可能在B层等等,而每个学生都一律依据统一制定的规则或者说游戏法则分层,都一律依据统一制定的规则或者说游戏法则流动,没有例外,这就是规则公平。分层的流动性特点也是分层走班制与旧式快慢班的最大区别,旧式快慢班是固化的,一般学生一旦完成分班,就不再有什么大的变动。而分层走班每个学生都有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则是权利公平的体现。

但规则往往只适合用来处理一般情况,并不一定适合某些特殊情况,致使在实际中出现的一些例外危及到教育公平的公信力,譬如说,学校要依据某一次测试的结果来分层,若测试这一天某个学生刚好生病,头昏脑涨,致使他在测试中的发挥严重失常。这种情况下,如果以学生为本,那么在确定分层的时候应该有些灵活性,但这种灵活性肯定会成为规则之外的例外。对规则公平的公信力来说,理想的是不出现任何例外,但现实地讲,例外很现实。因此,为了使例外不危及规则公平的公信力,我们需要将例外也纳入到规则之中,即用补充性规则来消化例外,譬如说,主规则是学校依据某一次测试的结果分层,但除此之外,再另设一款补充性规则,如跨层试读,以增加规则应对复杂的实际情况的能力,从而维护规则公平的公信力。跨层试读是对分层走班的微调,以适应按照规则产生的A层的学生要求转到B层试读或B层的学生要求转到A层试读的一些特殊情况,当然这种微调不宜影响按规则产生的其他学生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有学生要求从B层转到A层去试读,那也不能把原本在A层的学生刷下去,只能给他们在A层另外“加座”。跨层试读可由学生提出申请,然后经学校综合评定后决定。如果在分层走班的实践中能形成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A型课堂和B型课堂等,那么到了这个时候,恐怕就不是学校要将学生分到哪一层,而是学生主动要求到哪一层了。学生主动选择适合他自身发展的教育教学类型,必将会使教育教学的边际效用最大化。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