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所学校都希望有一群优秀的教师,因为学校主要靠发展教师去培养学生,但学校总觉得优秀教师不够用。这里涉及的问题是:怎样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四有好老师应该“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高尚情操,有仁爱之心”。理想信念就是要教师有价值追求,扎实学识主要是学科和专业的知识与能力,高尚情操和仁爱之心是师之为师的根本,既宏观又具体。
现实中,我们需要教师能管得住学生,需要教师能上好课,需要教师会做研究,需要教师能读懂孩子,需要教师会学习等等——教育事业的崇高性带来了对教师要求的高大上。我们用完美的标准要求教师,优秀教师的群体就大大缩小,也就带来了优秀教师始终不够的尴尬。
因而,对校长来说,首先要树立优秀教师标准是多元的理念。在教师达到岗位基本要求以后,有的擅长当班主任,有的擅长上公开课,有的则擅长做课题,这些都是优秀的教师,关键是我们不要把他们放错岗位。我校有一位男老师,初为人师时当班主任任教语文学科,但花了很多的功夫,班级事务就是理不顺,教学的绩效也很一般。后来经个人和学校一起研判,把他调整到科学教师岗位,结果这位教师发挥了自己幽默和动手能力强的优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其实,能否成为优秀教师,首先在于教师本人对职业的认同感。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自己从事的职业,是不可能优秀的。所以,我经常和老师们就此进行交流:人生幸福很大程度来自于干自己喜欢的职业,这种喜欢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通过职业过程培养和激发。如果一直培养不起对教育的喜欢热爱之情,就不适合干教师这一行,还是及早转行为妙。其次,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需要掌握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备课方法、上课技能、批改方法、辅导方法以及家访的技巧等等。技能是可以训练的,所以在一位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学技能是一门必修课,学校要搭建舞台,开设课程,组织教师参加相应的培训,尤其是对青年教师进行校本的专业技能培训。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对全体教师不断开展一些新技术的培训,以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丰富专业知识与学科知识。
做一名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的仁爱之心,有正确的思想和教育价值追求,这种热爱与追求还要内化为教师信仰、外化为教师行为自觉。如此思想和理念层面的自觉,光靠训练是不可能完全获得的,需要靠教师自我的成长、感悟,需要在实践岗位上不断观察思考、学习研究和实践反思,使得教师之魂内在生长。感悟是一种自主、自觉的行为,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这样的时空,因此要在评价上解放,尊重教师相对专业的教育实践,允许教师犯善意的错误;要为教师追求自己的专业价值搭建舞台,让教师带领孩子做自己喜欢、认为正确的事情;要尽可能保障教师的自由时间,让他们规划自己成长的路径;要为教师发布悟道成果提供平台,让大家在分享碰撞中寻求完善,获得成长体验。有了这一切,教师才能用心去引领“儿童社会化”,致力于研究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并让儿童充分体验学习的社会意义。
教育工作的复杂性、挑战性是任何一项职业都无法比拟的。一名教师从师范毕业到岗位成长,需要有学技术的过程,更需要有悟艺术的时空。作为教师素养的外显部分,技术通过反复训练可以达致熟练,但内隐的素养——艺术层面的感悟却是个性化的,对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换句话说,教师的优秀程度不取决于工作年限的长短,而是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悟道水平;学校提供给教师的悟教育艺术的时空环境,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品质。
上一篇: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下一篇:校长应该坚守什么?
论文排行榜
精品论文
推荐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