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地方师范院校教学应用型转型与学科专业特色培育路径——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
地方师范院校教学应用型转型与学科专业特色培育路径——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

地方师范院校教学应用型转型与学科专业特色培育路径——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

作者:李林 长江师范学院3839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7/11/20
分享到:

摘要:建设教学应用型大学将是我国地方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重要的改革发展方向之一。教学应用型大学应根据所在区域的发展实际,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中心,抓住以“人”这一元素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以学科这一元素为核心的 “物”的建设这两个基本点,瞄准高水平学科团队打造,提升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打造与地方主导产业相适应的有特色的专业集群,从而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教学应用型;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特色;路径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建设教学应用型大学将是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重要的改革发展方向之一。教学应用型大学是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大学,主要为所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其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教学应用型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

一、学科专业特色是教学应用型大学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

特色化是教学应用型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内生动力。在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日益明显,大学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教学应用型大学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差别化、特色化办学就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学科专业特色是其内涵建设的必经之路。大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上,即要在学科专业上更加符合服务对象的需要。具体来讲,学科专业特色体现在有不同于其它学校的服务面向、培养目标、教学理念以及围绕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实习实验条件和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素质等。教学应用型大学必须做到依托学科,面向应用,增强专业的适应能力,即在教学、科研、服务诸方面都以应用为导向,坚持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面向行业、面向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办好专业。

地方性、区域性是教学应用型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内生特性。教学应用型大学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多属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机制相对灵活,这就决定了这类学校应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和地方社会事业培养人才,具有与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相关联的办学特色。在最体现办学特色的学科专业上,就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迁,鼓励专业与企业对接,通过校企、校地密切合作进行专业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和开发行业、企业拥有的教育资源和信息资源,确保专业与产业的零距离对接,建立学科专业与产业的联动机制,解决不同企业、行业、社会单元对人才的特殊性需求。教学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的,愿意深入基层,能够直接在教学、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擅长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在与这一目标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建设上,应重点发展体现地方性和区域性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创办和扶持体现本校本地特色的具有相对地域优势的新兴学科专业,形成应用型的学科专业体系,构建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

二、教学应用型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特色培育的路径选择

教学应用型大学在办学层次上属于教学型大学,以培养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实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也要立足于地方的特殊资源和特殊需求,强调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展开。

长江师范学院将“建设教学应用型大学”作为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应用型学科、专业的建设上,坚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辟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建设路径,对教学应用型大学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学校借重地缘优势,整合学术资源,通过错位竞争,培育了服务地方发展的“乌江”、“三峡”研究特色。

1.发挥学科专业建设主体的能动性,培育区域研究的学术平台和应用型学术团队

学科专业建设的方向以及建设成效,首先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的主体即教学团队、学术团队的能动性上。要建设教学应用型的学科专业,必须首先培育具有能动性的专业团队和学术团队以及相应的学术平台。长江师范学院坚持把服务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促进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力培育着眼区域研究的学术平台和团队。在这种价值取向下,研究过程与研究成果能够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相对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大大提升了研究人员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学校先后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建了三峡库区环境资源与社会发展、教师教育、武陵山区新农村发展、乌江流域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教学研究大团队。对到企事业单位参加生产实践或合作研究的教师给予生活津贴,并将是否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作为岗位聘任和职称晋升的条件之一;同时,选派教师到应用型大学进行相关专业交流、培训,大量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一线实践锻炼,到国内应用型大学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这使得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产生了显著变化。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聘请行业学术技术骨干到学校任教,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如聘请涪陵周边中小学以及太极集团、涪陵榨菜、川东造船厂等企业的专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负责实践课的教学。初步形成了与教学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应用型师资队伍以及科研生态环境和自主创新体系。

学校搭建了多个学科建设平台,如红外线光谱分析检测实验室、微电机工艺流程与技术创新实验室、三峡库区特色作物研发中心、三峡库区大气环境监测实验室、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三峡库区特色作物工程中心、三峡库区环境监测与灾害防治中心等。同时,在《长江师范学院学报》开设地域性研究专栏。优化学校学科布局,大力扶持新兴学科,将化学化工、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等学科打造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在这些团队和平台的支撑下,近几年,学校科研工作者对三峡库区、武陵山片区的特色作物、生态环境、灾害防治、民族文化资源、特色农产品加工、文化创意等进行研究,有力推动了乌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提供了智力支持,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把握学科专业建设的互动性,建立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科专业建设的互动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学科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互动,一是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渗透。长江师范学院积极适应渝东南民族地区、三峡库区、武陵山贫困山区(简称“三区”)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开展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整合办学资源,建立学校与社会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积极开办与地方产业结构相联系的应用性非师范专业,建立了符合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设置新专业均是建立在对“三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才需求趋势及自身办学条件进行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如:为与涪陵区支柱产业对接,兴办了农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专业;为与重庆市部分支柱产业对接,将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列为重点学科;根据重庆市“集中力量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汽车摩托车、化学医药、食品、建筑建材、旅游等支柱产业”的规划和学校地处乌江长江交汇处、全国著名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设置了市场营销、食品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旅游管理和环境科学等专业。目前,新办专业生源充足,平均报到率在90%以上。为与三峡库区后续工程对接,兴办了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建有重庆市级工程中心——三峡库区特色作物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学校还将在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工商管理、化学化工、电子信息、生态环境等领域,建成2~3个对接地方主导产业的专业群。

学校在推进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支撑方面也进行了有效实践。学校的专业设置都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如依托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突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特色;依托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突出旅游管理专业偏重于历史文化旅游的特色。根据“三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民族工作等专业人才的需要,将民族学打造为重庆市“十二五” 重点一级学科,物理化学打造为重庆市“十二五”立项建设重点二级学科,将生物学、工商管理、美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作为学校立项建设重点学科,初步建立起了与区域发展需求、地方产业结构相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

3. 突出学科专业建设的选择性,做大做精“乌江研究”品牌

教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范围广泛,层次众多,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学校通过反复推敲比较后认识到: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在通过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我们与老牌地方高校特别是重点院校相比,在宏观研究、一般理论与高端应用研究方面缺乏竞争力,无法做大做强,在学科专业建设上面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选择性。

学校所处的涪陵是“乌江门户”,凭籍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和快速发展的经济,涪陵对乌江流域保持着强大的经济文化辐射作用。学校一贯重视对乌江流域特色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已成为乌江流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成立全国唯一的专门以乌江流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给予独立建制,围绕乌江流域及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开展科学研究,努力在民族历史文化、社会变迁、区域经济、生态环保、民族教育等领域开展研究,参与乌江流域地方决策咨询等。该中心创办的学术交流期刊《乌江论丛》,以“社会责任、学术品位、地域特色”为办刊宗旨,系统研究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为广大乌江流域研究者搭建学术平台,发表了众多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在学界和乌江流域各市、区、县产生了较好的学术效应。

乌江流域经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现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全国唯一系统研究乌江流域的专职研究机构。近年来,研究人员先后主持、主研了以“乌江”、“渝东南”、“涪陵”冠名的课题近二百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六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经费三百余万元,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学术刊物发表有关学术论文四百余篇,其他作品三百余篇(幅),出版了《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乌江流域民族史》、《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教程》、《乌江经济文化研究》等著作30余部,获各级各类奖数十项。同时,研究人员还为乌江流域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公共服务,如受酉阳县政府委托,参与制订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发展规划》;参与起草《武隆县旅游发展规划》,参与武隆喀斯特地貌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国教育报》曾以“彰显地域特色,服务地方经济”为题对学校乌江研究服务地方经济作了深入详细的报道。

4. 凸显学科专业建设的地域性,开展三峡社会经济以及地方文化的研究

学校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落脚点,以地方性课题的立项为支撑,加强与地方的学术交流,以区域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为重点,重视田野考察、注重现实需求,对地方人文历史资源进行发掘、整理、研究,有力开辟了弘扬民族传统,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校成立了“长江三峡文化研究中心”,以三峡民俗研究为切入点,逐步拓展“三峡文化”研究的领域。三峡工程的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后,学校的相关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有关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区域治理、移民政策的研究。以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科委和教委课题为支撑,学校在课题申报方面实行项目倾斜和扶持政策,引导课题组与地方部门合作,积极开展直接为地方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公共服务的研究。同时,学校重视所在地域民族文化抢救与保护的研究工作。学校研究人员对涪陵的榨菜文化、巴文化以及涪陵易理文化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学校研究人员主持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系统地发掘和整理了乌江流域各地的民俗事象、民间美术、民间文学等资料,并着力关注体现乌江流域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将流域整体进行文化空间考察,坚持整体性、活态性、开发性、人本性以及保护与教育并重等原则进行保护,对该地域的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研究人员还调研了濒临消失的酉阳阳戏、石柱土家啰儿调和黔江南溪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乌江流域文献资料室和乌江文化陈列馆。学校还着力保护长江石文化遗存,在李渡新校区的修建中,载重10吨的卡车运输800次,将8000吨三峡石化身为反映长江发源及入海的一系列景观予以保存,并命名为“大江风骨”,成为学校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这也是保护三峡石唯一的非政府行为。

学校研究人员出版了专著《长江三峡地理》,对三峡库区地方政府进行有关问题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其课题《长江三峡库区珍稀植物保护与对策》研究报告,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保提出了建议与对策。承担了《三峡库区腹地及沿江固体废物的调查》、《三峡库区腹地城市生活垃圾污的特殊处理方法》、《重庆市珍稀濒危动物黑叶猴的生境选择及行为研究》等教育部“春晖计划”课题研究,试图对三峡库区环境保护有所作为。在三峡库区政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研究方面,学校研究团队率先在涪陵发现了国家一级植物桫椤,著有《桫椤》一书以及相关学术论文,并以提案形式建议地方政府设立磨盘沟桫椤群自然保护区,为涪陵区政府所采纳。通过上述举措,基本形成了“地方为高校提供科研平台、高校助推地方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互动共赢良性循环。

5. 落实学科专业建设的实用性,大力推进校地共建及产学研合作

学科专业建设的成效最终是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全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实生产力,是长江师范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固有价值取向,也是形成和巩固学科专业特色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学校建构了富有活力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科研服务社会的触角逐渐延伸。积极推进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所、试验基地,与企业联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合作攻关;主动参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科学规划、政策咨询以及各种软科学研究,努力担当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学校通过调整奖励政策等各种措施,引导教师学术创新,努力争取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和奖励,积极通过科技推介、校企联合开发等途径,加强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形成了稳定的产学研战略合作机制。

学校坚持把产学研合作当成锻炼学生、服务社会、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结合科研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计划,学校先后与太极集团、涪陵区农科所等区域性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共建了科技创新团队和研究中心,并联合开展课题攻关,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依托学校附近的重庆重化工园区、重庆李渡工业园区等6大国家级、市级工业园区,与园区内相关企业合作培养电子信息、机械类、化工类、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类人才。据统计,学校工学类专业每年有近70%的毕业生服务于周边产业发展,为相关企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才支撑。学校先后与涪陵区农科所、建峰化工集团、辣妹子集团、仓兴达公司等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并在共建创新机构、生产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学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与涪陵区武陵山乡合作开展了武陵山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百合育种、榨菜长效复合肥等项目;与武隆县林海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开展中药材种植、加工等全面合作,直接服务于武隆农民万元增收和企业发展。由学校科研人员筹建的“长美影视动画公司”在学校的重点支持下,现已初步形成了外来动画片加工、自主创作、动画节目推广发行、衍生产品开发与销售为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巴蔓游记》已打入美国市场,并在20多个国家发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同时,广泛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为教师开展研究搭建平台。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是应用型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如生命科学学院根据每位教师学科专业特点及特长,选拔了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和高层次人才作为科技特派员,对口确定了企业联系人,开展各项合作,并积极辐射涪陵周边。与涪陵区香籼酒厂就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共建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加强产学研的联合。与涪陵区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茎瘤芥(榨菜)长效复合肥示范推广”项目,全面同对口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员工培训、技术承包等业务,以此增强教师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推动了相关学科专业的应用型建设。

通过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更加明显。学校在西南山区玉米育种、武陵山珍种植研究、榨菜施肥研究、农产品加工及检测等领域研究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其中西南山区玉米育种项目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重点项目资助。2010年,高分子防锈薄膜新技术研究与新材料开发研究、新型尿素缓释剂研制与应用研究、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无损在线检测中成药活性成分研究等一批项目成为重庆市攻关技术项目。2011年与清华大学、重庆市、涪陵区政府等合作成立了跨学科、跨地域的研究平台——“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和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结 束 语

总之,关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特色培育及其关系,正如长江师范学院党委班子用“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所进行的高度概括。即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不支援,两个基本点就是以“人”这个元素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以学科这个元素为核心的“物”的建设,牢牢抓住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这两大依托,瞄准高水平学科团队打造,提升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在专业建设中把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这两个基本点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学校的转型发展、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洁,王亮、田汉族.教学应用型: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2):22-24.

[2]唐纪良.“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动因与路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之二[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25-129.

[3]曾冬梅,唐纪良.协同与共生—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38-39.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