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推进立德树人,唤醒师生的“内生革命”
校长论文 立德树人 学校 自主发展

推进立德树人,唤醒师生的“内生革命”

作者:张景和 山东省昌邑第一中学1280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4/7/9
分享到:

作为山东省昌邑一中校长,我曾在“做人”与“分数”之间纠结:一中这列火车到底驶向何方?是“一好遮百丑”?还是“百好托一俊”?我内心有过挣扎、动摇,甚至退缩。但我们必须放眼未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育的本源和国家民族的明天来办教育,这是校长的良心。“分数”对学生、对学校很重要,但若把学校文化、校本管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与学生的人生规划紧紧结合,把每一个关系学生发展的要素做精细,让学生在高中三年时时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幸福,高分数也必然成为德育的副产品。我们最终选择了“百好托一俊”,坚定不移地把立德树人做到实处,并将其作为昌邑一中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为什么坚定不移地推进“立德树人”

1.对昌邑一中文化传统的传承

昌邑一中1946年建校,目的是为共产党培养干部,可谓“根正苗红”;90年代初,学校实施“三五”教育;进入新世纪,提出了做“好人、能人、贤人”的办学思想;搬迁新校,提炼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办学宗旨。虽然不同时代有不同提法,但都打上了昌邑一中文化的烙印,“教学生做人”、“万事德为先”始终是学校文化的精髓。

2.学校自主发展的现实需要

2010年搬迁新校,学校规模急剧扩大。生源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教师结构的复杂化,管理架构的滞后性,学生安全、教学质量、家长满意度等现实问题急需我们找到有效策略。是选择一个拳头项目,如教师专业成长、信息技术等一个方面重点打造,一枝独秀?还是各项工作全面铺开,百花齐放?我们反复调研认定:当下的昌邑一中犹如刚刚开启的火车,单凭车头的提速不足以全力前进,唯有把“火车”改组成“动车”,各个车组全面提速,才能集中力量勇往直前。而能引领各个车组全速前行的,就是昌邑一中的优良传统:立德树人。

3.尊重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

教学生做人是一项慢的生命生长工程,不能急功近利,需要耐心等待。只有扎实做好“百好”,才能托起“做人”。当下,我们学校的“百好”主要是指“文化、质量、课程、课堂、学生、教师、家长、社区、管理、技术”十大项目,经过细化分解,可能超过“百”个小项目。师生们在这些实践中千锤百炼,百炼成钢,立德树人就做到了实处,分数、升学率自然就“好”起来。

二、怎样在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

我们从四个方面抓了九个关键点,全力推进和落实立德树人。

1.文化是立德树人的航向引领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遗传基因。未来的学生是什么样的人,与高中三年所在学校的文化熏陶密不可分。2011年以来,学校逐步形成完善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如“让每一个走进昌邑一中的学子都能梦想成真”的核心教育观,“行而循德、学以致用”的核心办学理念,“允德允能、各美其美”的育人目标,“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办学宗旨,“为民族复兴而学达天下、为家庭幸福而立德至善、为终身发展而博雅笃行、为团队使命而恪诚允公”的核心价值观,“德能为先、锲而不舍、更快更高更强”的昌邑一中精神等。这些文化理念都伴随着昌邑一中的发展内生而成,每一条理念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很容易引起师生的共鸣与认同。

把立德树人的文化理念具体化,保障昌邑一中的每个学子都能梦想成真,让每一个学生在昌邑一中的三年都成为值得他们一生回忆和珍藏的心路历程,是倒逼我们思考、提出并践行“三维质量观”的催化剂。

“一维”是学习质量。主要指向学生当下的学业水平成绩,包含四项指标:一是考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数,二是一本上线数,三是军检线上线数,四是升入其他类院校学生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各美其美,梦想成真。我们力求做到:每个学生在昌邑一中的三年,是有收获的三年,有发展的三年,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维”是发展质量。主要指向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学习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好身体、好习惯、好品质、责任感、感恩心、创新精神等比成绩更重要,是学生发展的“后劲”。有了这些,无论将来从事哪个行业,都能成为对社会、家庭有贡献的人。

“三维”是状态质量。我们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用好的状态保障当下的学习质量、未来的发展质量,让学生在高中三年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幸福。 

2.课程、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两大基石 

学校的主要产品不是学生,是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个人认为,能让教师、学生、家长、教材四者有机结合,共融共生,能点燃学生的梦想与激情,使他们充满发展后劲的,就是课程。2012年暑假,昌邑一中部分学科进行了课程的二次开发与整合,逐步打造了信息学、物理学、美术、排球、新传媒和国际预科六大品牌课程。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设计的德育课程图谱、学科课程图谱、艺体课程图谱、教师生长课程图谱、学生社团课程图谱、家长资源课程图谱六大课程体系的建设已有了良好开端。

学校处处是课程,立德树人应与师生的生活紧密相联。学生宿舍的卫生由谁清扫?做好了就是一门德育课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餐厅的四大品牌食品:“立德”牌包子、“树人”牌面卡子,“循德”牌粽子,“致用”牌薄饼等,我们把它做成德育课程——诚实守信;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由谁做,怎么做,固定下来就是德育课程;不同年级段不同主题班会的不同设计,同样是德育课程——引领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不仅指向分数,最终指向学生的生命生长。去年5月份,结合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PK赛,我提出了四种不同层次的课堂:描述性课堂,技术性课堂,理念性课堂,伦理性课堂。其中理念性课堂、伦理性课堂是我们所追求的,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过程。我们不追求大一统的模式,但各个学科、各个个体,要实现从“教”到“学”的根本性转变,不折不扣地推进落实“三维质量观”,形成基于学生实际的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个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校当下实际,我们提出“241”大突破:“2”是指抓好班主任、备课组长两支队伍;“4”是实现四个改造,改造校本管理模式,改造班级文化建构,改造课堂导学流程,改造课程建设思路;“1”是实现从“教”到“学”的根本性转变。

3.正确处理立德树人与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立德树人的主体。2011年以来,学校、年级不同层面举行了几十次学情会商,因材施教,智慧分享,促进和保证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德育是做出来不是教出来的,真正的德育来自于体验。2012年,我们提出了“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模式,把舞台交给学生,教师隐向幕后。完全由学生自主组织的2013年元旦晚会,标志着学生开始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此后,学校健全了团委、团总支等组织架构,学生民主选举产生了搬迁新校后的第一届学生会,开拓了“校内”、“校外”两条线进行自我教育,打造了“雷锋”社团、“绿色”社团等十几个有影响力的精品社团,自主组织了“爱我一中、爱我家乡、爱我中华”大型远足和体育节、读书节、电影节等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自主组织了“宣誓青春,为梦想喝彩;守望相扶,为雅安祈福”艺术节,募集8万多元捐款,是昌邑一中学子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善举。

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主导。要教学生“做人”,教师首先要具有教育的职业操守和人文情怀。学校在首先解决青年教师的饮食、交通、住房、婚恋等基本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教师自己培养自己”的“234”双螺旋模式,通过“未来之星”青年教师学校和潍水研修学院两个服务平台,组织了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会、备课组长研修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几十次校本培训,引导他们向“智能型、情感型、精神型”好老师的三个段位发展,通过读书、游学、实践、反思四条途径,力争到2015年五年规划完成时,实现“10+一”工程。可喜的是,很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教学成绩和班级管理深受学生和家长认可。

领导干部是“立德树人”的标杆。2011年以来,民主竞聘了12名首席班主任、6名团总支书记、4名中层正职干部,“干部自己提拔自己”成长模式,得到广泛认可。

家长是立德树人的同盟。2013年4月20日,54级6班家长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昌邑一中“把家委会建在班上”在实践层面的开端。班级家长委员会职责主要包括:课程资源,安全排查,纠纷协调,家长评教,家长义工,人生规划,宿舍管理。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使学校工作顺畅了许多,出现了很多育人新亮点。  

4.社区、管理、技术是推进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撑

我们加强了与学校周边社区及村委会的联系,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立德树人搭建平台。如学校“新气象”社团在气象局建立了昌邑一中社会实践基地,利用节假日到基地观测气象,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同时为未来职业规划提供亲历体验。

基于学校实际的管理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们探索实践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线面并行、以面为重”的大校管理模式。学校层面上实行“育人线、教学线、反馈线、服务线”四线并行,各个校级领导各有分工;年级层面实行六边形管理模式,组成年级管理体系。今年毕业的53级实施了“AB分类分层”管理模式,制定了有效落实“三维质量观”的教师评价办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评价办法,充分调动了班主任、备课组长和全体师生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力支撑。学校选拔部分教师担当微课程和翻转课堂改革实验的先行者,以录播教室为平台,建设丰富开放的数字化、信息化海量的德育资源库,培养学生的信息学素养。当下,我们正在重点建设“德育微课程”,设计是信息化,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状态等,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有原生态的不良现象,时间五分钟左右,旨在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三、对我校“立德树人”特色办学的几点思考

1.坚信立德树人是昌邑一中的发展方向,走不偏,不会错

把立德树人确定为学校发展的基本方向并坚定不移地落到实处,对我个人而言,是一个痛苦蜕变的过程。在推进五年规划时,我也曾想过单线出击,抓住一条线或几条线做大做强,做成品牌,“一好遮百丑”。但那不是特色,不符合昌邑一中的实际,在当下是行不通的。7300多名学生成绩不一,潜质不同;近600名教职工有合并来的、有借调交流来的、有新分配的,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只抓住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很可能会使昌邑一中这列动车缓慢晚点,甚至瘫痪。只有沿着“百好托一俊”的办学思路,向着“立德树人”的办学目标,攥紧拳头全线出击,才更有力量,更有生命力。虽然当下离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坚信,百年以后的昌邑一中,定会是“百好托一俊”。

2.基于学校实际的自主发展才是特色

什么是特色?个人认为,特色是一种文化积淀,是一所学校自内而外散发的精神气质。不是人为打造出来的,也不能速成,它如同一个生命,在师生认同的氛围中慢慢地生根、发芽,在我们耐心地等待中一点点地生长起来。

特色的形成和积淀与学校发展的历史、师生校友的认同度、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学校当下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息息相关,是基于学校实际、自主发展的结果。昌邑一中从老校搬迁到新校,在短时间内急剧嬗变,是一个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发展个体。我个人倾向于自下而上的学校改革发展路径,采取“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的变革之路,唤醒师生的“内生革命”意识——这正是我们推进特色办学所秉持的基本思路。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目标有着各自不同的路径选择,积淀的结果就是多样化、特色化。

3.关注明天,关注昨天,让昨天与明天在今天相遇

凡事预则立。校长要把眼光放长远,要关注明天,因为方向比力量重要。办学方向不仅关系着学生、教师、家长的前途命运,也关系着学校的生死存亡。要关注昨天,看落实看反馈,及时调整方向,保证动车行驶更稳更快。执行好、落实好今天,让昨天与明天在今天相遇。这样,校园才能成为生命生长最快、最幸福的地方。

4.超越高考才能赢得高考

我们提出“高考是学校文化的副产品,是校本管理的副产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副产品,是课堂改革的副产品,是课程建设的副产品”,意指学校的每一名教职工都以微观的个人岗位实践为起点,以宏观的“教学生做人”为基本工作情怀,把当下的每一件事按“自主、合作、探究、训练”的生活方式坚持下来,超越高考,才能赢得高考。因此,从学生层面,我们强调“百好托一俊”,实质是要激发每一个学生内心的真正动力,引爆自身潜能,培养志向高远、勇于担当、懂得感恩的人,而不是培养成只盯着分数、高考的书呆子。如此,他们才能超越高考,赢得一个漂亮精彩的人生。从学校层面,分数、升学率、名校录取数不是衡量学校优劣的唯一标准,只靠升学率“一好遮百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下学校讲的是全面发展、多样化发展和特色发展,是“月映千川”,不是“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学校真正的生命力,在于教会学生“做人”,在于“百好托一俊”。只要把学校的发展定位超越了“高考”这个樊篱,我们就一定能够获得比高考更大的发展空间。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