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论文 传承 普爱文化 李宏伟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让学校传承普爱文化
◇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 ——鲁迅
◇ 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唯有爱,教师才会用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作乐趣从事。它能使教师感受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关心和担心。——马卡连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家霍懋征如是说。爱的首要是关注学生的生命存在,并通过爱的艺术,用学生的亮点,点亮学生。作为一所拥有八十年办学历史的学校,“爱”的教育一直是新海高级中学的传统。
回溯历史 丰富“普爱”内涵
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东陇海铁路通过新浦和连云港,新浦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海属地区的货物集散地和商业中心,人口逐渐增多。1924年秋,由萧隐慈、李在田、姜鸿铭等组成校董会,创立了新浦普爱平民义务学校。1930年,普爱学校增设初中班,普爱中学正式建立,这成为新浦地区中学教育的起点,也成为新海高级中学的源头。此后抗战和解放战争的风雨中,在“普爱”精神的激励下,在传统文化的滋润下,普爱师生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斗争,报效祖国;解放后,学校一如既往地重视校园传统文化建设,融“普爱”精神于文艺演出、学术报告等活动中,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凝聚师生的精神,并初步形成了以“普爱”教育为核心内涵的办学思想。
在当前实施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理解的“普爱”,“普”即广泛,普遍,普通,普及;“爱”应与孙中山倡导的“博爱”有精神同义。其核心是“爱的教育”,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其理想追求是“让每一位教师享受职业幸福感,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具体来说,应该包含以下三层含义,一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爱为魂,通过爱的濡染,善的弘扬,美的熏陶,真的追求,让爱的阳光洒满校园,把爱普洒到每一位学子的心田,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感受到爱的温暖;二是普爱不偏爱,不仅爱优秀学生,更爱每一个普通的学生,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每一位学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三是普世爱人,普爱生命,爱人惜物,用真爱普洒人文的光辉,将仁爱传播到普天之下,让所有的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才,实现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把握现在 倡导“普爱”教育
八十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新中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需要做的就是,把握现在,倡导“普爱”教育,办素质教育,办特色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
一、倡导“普爱”德育,让新中精神浸润学子心田
“普爱”德育的原则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方式。学校将积极开展以德育课程为载体、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教育模式,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和道德需求,从他律到自律,从自律到自育,实现品德内化,达到人格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推动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科研促建设。积极准备完成省级课题“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的实施与研究,把握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规律和动态,做到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化、人性化、实效化,力争有更多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提升。
以活动为载体。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寓德育工作于具体活动之中:开展“养成教育、实践教育、心理教育、读书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等教育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校为教师和学生作一些专题报告会和讲座;收看“感动中国、中国骄傲、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等主流媒体介绍的先进人物事迹;利用父亲节、母亲节、国庆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进行国旗下专题教育。
以管理求实效。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学生常规教育;进一步以各项具体活动为载体,充分体现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特点,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局面,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思想保障,使德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和增长点。
二、构建“普爱”课程,让素质教育之花绚烂绽放
学校将在校训“普爱·行健”的指引下,构建“普爱”课程,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特长发展,让素质教育之花绽放校园。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是实现基本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学校根据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精选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合理设置课程,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提供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探索高效教学模式。在全面实施“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基础上,努力探索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方法和高效教学模式,。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时间、课堂空间、提问的权力、评议的权力、学习的过程交给学生,体现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指导”、“四落实”,即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指导学生的课堂质疑和听课方法、指导学生课后的温故知新;落实课前二次备课制度,落实课堂和单元检测制度,落实作业、学案、试卷批改分析反馈制度,落实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分层教学原则。
充分开发校外资源。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为工作方向,开发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发生本课程,开辟实践基地,开设特色作业,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升校外资源开发的系统化、实用化和规范化,实现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共享,增强学生体验育人的实效性,增进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和谐关系,实现学校与校外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
打造精品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学校将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微博)、学生等的积极性,并根据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2009年,在教师申报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审定126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学。新学年,学校将进一步组织教师申报,积极构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优质完善、系统科学的校本特色精品课程。
三、开展“普爱”活动,让新中学子展现青春风采
活动育人已是不争的理念。没有丰富多彩活动的校园是没有生气与活力的校园。新中的校园既要充满朗朗的读书声,也要充满加油呐喊声;既要有教室埋头苦读的背影,也要有操场上生龙活虎的身姿。我们将开展形式多样的“普爱”活动,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让学生展现青春的风采。
坚持开展“普爱”特色活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淀,学校已形成了“四大节为主、年级活动为辅”的校园特色活动格局,即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高一年级学生军训、排球比赛,高二年级英语短剧、篮球比赛,高三年级百日誓师、毕业典礼。学校将坚持开展好这些活动,同时积极探索校园活动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普爱”特色活动体系:开设“普爱”讲坛(专题报告会),成立“普爱” 驿站(心理咨询),设立“普爱”育人奖,在春天开展“普爱·行健”远足,磨意志,炼体魄;在秋天开展“普爱”捐助,学关心,献爱心……我们希望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选择、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在活动中展示才华、发展潜力、享受乐趣。
精心谋划“普爱”社团活动。学校将进一步召开“普爱”社团活动研讨会,就社团活动的指导方式(指导老师在社团中的功用)、管理办法(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及组织方式等问题进行研讨,确保开展好诗社、文学社、朗诵社、摄影社、辩论社等主题社团活动。我们希望,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指导老师作为监督者和倾听者,学生成为社团的真正主人,每一位社员都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风采,享受社团的快乐。通过社团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真正地实践“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完善“普爱”基金,让爱的阳光洒满新中校园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塑造人格、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圣殿,学校的建设要体现出文化和文明的内涵,要体现出教育工作者的人本特征,更要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人文情怀。为此,学校将完善包括“校长奖励基金”、“世博青教基金”、“杰瑞奥赛奖学金”、“中央华府新生奖学金”、“阳光助学基金”等在内的“普爱基金”奖助学体系,努力打造充满人文关怀的菁菁校园。
校长奖励基金。“校长奖励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在我校学习期间有突出进步的、学科竞赛及艺体、科技等比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的优秀学生,以及取得突出成绩或为学校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师生员工。
世博青教基金。青年教师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我们将以“世博青教基金”为激励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杰瑞奥赛奖学金。近年来,“杰瑞奥赛奖学金”作为奖励取得突出奥赛成绩的师生的专项基金,对于学校学科奥赛取得连年实现新突破的骄人成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9年解轶伦同学入选江苏代表队,获得第三届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赛比赛国际银牌和全国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金牌,并被清华大学(微博)提前一年破格现场录取,取得了连云港教育五大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金牌历史性的突破。
中央华府新生奖学金。鉴于考入新海高中的县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占相当大的比例,为了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激励他们刻苦学习,争创一流的学业成绩;同时,也为了弘扬尚德敬学的风气,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我校与康缘集团联合设立“中央华府新生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考取我校的优秀新生。
阳光助学基金。“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新中人孜孜追求并一直践行的教育理想。学校将进一步加大与社会上有识之士、关注教育人士的合作,不断发展和壮大“阳光助学基金”,并将基金主要用于为学校贫困学子提供学习生活资助。
继火传薪 “普爱”引领发展
而今,面临着八十年校庆和“五星级”高位发展的特殊阶段,面临着向国内一流名校迈进和开阔办学国际化视野的目标,面临着国家对高中教育调整的双重背景,如何回顾并总结八十年的办学经验,挖掘提炼办学传统,分析聚焦已有优势,进而凝聚学校内部力量,形成学校相对优势,引导学校特色发展。成为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新中人思考的问题。
继往才能更好地开来。何况,八十年的办学历程和累累硕果也印证了“普爱”精神的巨大力量。这力量必定会继续引领新中人实现再次跨越。
大爱无痕,普爱有心。我们深信,教育的源点在于爱。我们所要做的,首先是回归,回到原点,回到爱的教育。继承“普爱”精神,赋之以新的内涵;心存“普爱”之心,投入到爱的教育。挖掘“普爱”内涵,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引擎,引领学校高位发展、特色发展,这是每一位新中人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