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建设幸福学校
校长论文 专业引领 教师发展 实践能力 素质策略 学困生转化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建设幸福学校

作者:于孔民 山东淄博周村一中621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4/12/20
分享到:

“改变了教师,就改变了教育”,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思想素养高、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为创建幸福学校,打造教育品牌,周村一中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师德与师能建设,积极探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策略,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兴国在教,兴教在师。办好一所学校要依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优秀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基,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内涵。

1、搭建平台,引领教师发展       

(1)精神引领,让教师“肯干”

加强师德建设,用“阳光三态”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工作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升了教师生活工作的幸福指数。自2008年,学校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阳光三态”师德教育活动,通过编印《厚德文苑》师德学习专刊,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建设“十不准”》等文章,使教师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及优秀师德典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 结合教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师德报告会、读书征文、“爱与责任”演讲等活动,充分展示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榜样带动,激励成长。评优评先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教师的奖励。广大教师积极工作,成绩优异,但上级部门的评选名额极为有限,为此每年教师节学校都对评选出“十佳”优秀教师、“十佳”优秀班主任、“十佳”优秀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优秀课改标兵、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等校级优秀人员进行表彰。在荣誉奖励的基础上,在评聘职称等方面给以适当加分照顾,既肯定了教师的成绩,更激励了教师工作热情。

(2)专业引领,让教师“会干”

学校积极为教师提供业务学习、互助交流和培养提升的平台,引导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使人人在学科教学和育人能力上有很好建树,让教师觉得“能干、会干”。学校实行教师分层培养目标,针对不同教师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办名校,须育名师”,学校以培养市区学科带头人为目标实施“名师工程”,造就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名师。充分发挥名师的榜样、引领和参谋作用,通过开展“名师就在身边,跟着他们学,跟着他们干,自己也会成为优秀教师”活动,“领头雁”骨干带动促进了每一个教师发展。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学校的后续发展,周村一中开展“青年教师自主考评月”、“青年教师培养建设年”、“新老教师结对子”等活动,从思想、师德、业务、纪律等方面重点培养,促进了青年教师迅速发展并成为学校中坚力量。

(3)加强教研组建设,形成核心团队。

学校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与教师队伍的建设紧密相结合。学校实施领导挂靠教研组制度,每逢教研组、备课组例会,分管校长、级部主任都要参加并带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到他校学习交流,使教师受益非浅。正是这样,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不仅成为学校教研基层组织,更是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基地。教研组、备课组功能增强,很好地凝聚了教师,增强了教师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强化课改,提高教师能力

(1)总结反思,改革创新。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使课堂改革始终充满活力,成为周村一中工作的重点。他们实行了“以一带二”制度,即一个课改标兵带动身边两个教师发展,真正发挥了课改标兵的示范辐射作用,培养起一大批教学骨干,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活动带动,合作共赢。学校通过举办“换位思考”体验课、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等活动,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还利用课堂会诊及时查找教学中的误区,并通过组织教师撰写感悟,促进了教师的反思与提高。

(3)模式探索,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3+1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各学科教学模式。学校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长在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围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主流课堂模式下的学科教学模式探索,语文、英语等9大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正在成型并逐步完善。

3、立足班级,明确育人责任

(1)建好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是班级的具体管理者,周村一中一直在打造素质过硬的班主任队伍。学校成立了周村一中德育工作室,由骨干班主任、德育管理干部13人组成,统筹组织德育科研及教育活动,并专题研究“学困生转化”问题。积极组织德育干部及班主任到北京、南京、青岛、滨州、龙口参加专题培训,增强他们的育人本领。在学校开展的“学陈宇、创品牌、打造特色班级”活动中,政教处每月都组织班主任学习陈宇的班级建设经验及博客内容,引导他们打造自己的班级名片,多个班级已形成显明的班级特色,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2)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学校积极推行“教师助学制度”,教师深入到各个班中,每个教师带3—5名学困生,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教师助学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找到最合适的教育切入点,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校重视分析和掌握预防学困生产生的三道防线,即学习不适应、学习障碍、厌学三个阶段,对教师进行“学困生转化教育”系列专题培训,提升教师转化学困生的能力和技巧。以班主任为中心,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的班级建设体系的形成,使班级不单是学习的场所,更成为学困生成长进步的乐园。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