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三三制策略”指导下的“1+1模式”解读
校长论文 三三制策略 教学过程 1+1模式 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三三制策略”指导下的“1+1模式”解读

作者:叶会斌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澄城中学670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6/9/14
分享到:

面对高考压力,高中课改举步维艰。为此,我们以校本教研为基本动力,历经三年艰辛探索,初步总结出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模式,即“三三制策略”指导下的“1+1模式”。
两个概念说明

1.“三三制策略”

这个策略包含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包含三个要素,故称“三三制”。第一层面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均要达成,不能只重视知识和能力;第二层面体现在教学对象上,要关注优、中、差三类学生,不能只关注尖子生;第三层面体现在教学流程上突出自学反馈、多法导引、检测达标三个环节,不能一讲到底。

为此教师必须熟读课标,定准目标,吃透教材,摸准学情,确定教法,做到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提出梯度化、教学对象层次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过程民主化、教学效果优质化。

2.“1+1模式”

这个模式是指一节“自主课”加一节“互动课”的组合模式。“自主课”在前,“互动课”在后”;学生在“教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案规定的学习内容,充分暴露问题,然后教师在汇总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引导探究或教师讲解达成目标。两节课合为一个教学过程,共同解决一个或一组教学问题。其基本结构模式如下图示:

图示说明:坚持“三三制策略”,实行两课结合(1节自主课+1节互动课),使教(学)案贯通全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自主课”强调三个要素,体现学案的价值取向,“互动课”设计三个环节,体现课堂的结构特色,在两种课型的整合中追求教学的整体效应功能。

上述两个概念,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从属关系,而是“统领”与“体现”的辩证统一。“三三制策略”统领“1+1模式”,决定模式实施的理念和行动要领;“1+1模式”体现策略的内涵,反映策略统领下的的教学过程价值。前者是理念层面的概念,后者是实践层面的概念,二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

操作要领

1.“自主课”的操作要领

各班都成立若干个异质组合的学习小组,由 6-8人组成,学生围圈相向而坐,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自主研习,或合作探究,按要求完成“学案”内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当好“导师”,个别解疑。此类课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学案的核心价值,即学案一定要突出核心知识、核心考点、核心能力三个要素。具体实施时必须做到两点:一是不允许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二是答疑对象只针对个别提问的学生(特别应当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尽量不影响其他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课一般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通读课文——教师下发学案,提出学习目标以后,要求学生首先认真通读课文(课文、例题、插图、注释、链接、习题等),并主动思考课文内蕴的知识点和相关问题。

合作研讨——在自主通读课文、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由小组长主持开展互动研讨(也可独立完成),凭借集体智慧达成知识整理,完成学案内容。

梳理问题——对经过研讨仍然难以理解的困惑、疑难,或对老师教学的建议等,进行汇总梳理,并填写在“反馈卡”上,按时交给科任老师。

2.“互动课”的操作要领

教师首先要把“自主课”上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归类整理,然后依此精心设计“互动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引导探究、精要讲解与检测矫正等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互动课”一般也分为三个环节:

小组展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中心发言,也可成员主动参与,充分展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讲述,或辩论,或板演……达到展示自己学习成果之目的。

导学释疑——老师针对学生自学、讨论尚未解决的疑难困惑问题,通过启迪思维,引导探究,或者运用“精要讲授”的方式解决问题。总之,这个环节贵在一个“导”字,引导学生探究,建构科学认知是这个环节的“硬道理”。

检测小结——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当堂布置适当习题,以检测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的情况;第二步是教师依据学生练习、检测反馈信息,进行知识的小结、提炼与升华。

为了保证教学的高效性,教师运作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①教学设计必须以学情为客观依据,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典型性、探究性和层次性。

②独立思考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标志,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时,必须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创新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合作探究,使学习过程呈现出“由独立思考向集体智慧”过渡提升的特征。

③小组展示力求“全员参与”,展示方式力求多样化,追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主体格局,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表不同见解,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潜在的问题,把展示活动真正调理成学生展示主体精彩和彰显学习成果的过程。

④教师的“讲授”一定要讲到点子上,为学生知识的科学构建“牵线搭桥”、“画龙点睛”。讲授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引导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掌握其中的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

⑤课堂小结一定要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立起科学严整的知识体系。

上述教学的“1+1模式”,在具体运作时还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方式的变革,在常态情况下,基础年级的“1+1”一般是隔天安排,其好处是给教师留有充分收集问题、充分设计教学的时间。毕业班的“1+1”可以采取两节连排的形式,其优点是教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推行教(学)案,实行“两案合一”

1.教(学)案的联系特征

教学的“1+1模式”要求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备课方式,全面推行教(学)案,实行“两案合一”。学生自主学习依据学案进行,教师上课依据教案运作。依据系统的整体性原理解读,学案对教案的设计具有显著的基础性,教案对学案的价值具有鲜明的升华性,学案与教案在整体效应中生成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这就是“两案合一”的本质联系特征。

2.教(学)案各栏目的内涵要求

①教学目标:注意表述的科学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②重点难点:重点因教材而定,难点因学情而定,表述要准确到位,不应笼统、宽泛、随意。

③学生自学反馈:由学生自己填写,主要反映做学案时发现的问题。教师每天收取,为教学设计获取第一手反馈资料。

④新知导航(知识梳理、知识清单):主要展示编排思路和知识脉络,要注意陈述过程的严谨性、逻辑性以及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⑤合作探究(课堂互动、核心知识突破):这是教(案)设计的重点。必须围绕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考点设计问题或习题。问题设计既要有一定难度,也要体现新颖性、代表性、层次性和探究性。其形式以计算题、论述题、材料题、作图题为主。

⑥当堂检测:主要是针对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巧妙设计几道习题来检验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⑦教(学)后反思:学生填写内容,着重反自己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也可以反映自己学法运用之得失;教师填写内容,着重反映自己对教学得失的思考和自省。要在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中反思问题,建构自己的正确结论。

⑧备注栏:学生填写时,主要反映本节课对自己的启示,自己对教学活动的建议、意见、见解等,或者是其他需要注明的内容;教师填写时,主要反映补充性教学策略、补充性教学方法、补充性学生活动设计或对某“个题”的补充性认识,记录教学突发事件及处理的方式、经验等。

3.教(学)案编写的步骤与注意问题

教(学)案的编写质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甚至决定着课堂改革的成败。因此,编写要采取集体研讨编写制,即各个年级每周每科利用一个整天或者两个半天的时间,由教研组集体讨论编写下周的教(学)案;一份教(学)案管1个教学过程(即1+1)。其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本次教(学)案编撰的主笔人,主笔人在教研组会前完成初稿。

第二步:主笔人将初稿提交教研组会。在教研组长的主持下经过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主笔人再度完善。教研组会议要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尽力体现同伴互助的特点与功能。

第三步:教研组长核审定稿后印发,供全组下一个教学周使用。

编写教(学)案时应当做到以下四点:

①编写学案一定要竭力追求学案的核心价值,即突出学案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考点,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含金量。

②以“课标”为统领,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充分考虑班级类型、学生基础,准确把握编写内容的难度和梯度。

③编写要坚持基础性、升华性与科学性,紧紧围绕知识重点建构知识框架。具体而言就是编写学案时要追求它的基础性,编写教案时要体现它的升华性,在“两案合一”的过程中彰显编写的科学性。做到定位准确,思路明晰,求实高效。

④合作探究活动的设计要紧扣“三维教学目标”,以问题的难度为生命,体现重、难点知识的突破,体现能力的生成过程(即设计的问题要成为新能力的生成点)的有效展示。

4.教(学)案使用流程的说明

①学生一般在“自主课”完成“学案”。其要求有二:首先,所有学生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新知导学(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优秀学生尽量做合作探究、课堂互动(核心知识突破)部分的题目;其次,各类学生把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写在自学反馈栏内,为教师上好“互动课”提供问题。

②教师在本次教学过程前,即“两课”前要把教(学)案的习题做一遍,达到完全熟悉的程度。然后,通过评阅教(学)案,收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法设计,补充进教(学)案中,使教案设计更加完整。

③课后一般不布置课外作业,但考虑到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为了“强优”、“补差”,科任教师可以布置适度的强化性作业题。

④教师结合学生的学后反思,认真写好自己的教后反思。属于应该告知学生的内容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告诉学生,以融合师生情感,彰显民主教学。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