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网 校长论文 学校教育 科学阅读
用优秀的书籍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优秀的书籍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阅读是全方位、多维度的精神滋养和智能体操。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精神的高度,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往往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基础教育有两件事,我认为是非做好不可的:一是科学、综合实践、通用技术、理化生实验室等功能室的建设、装备和使用,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二是图书阅览室的建设、装备和使用,用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一段时期以来,教育功利主义淡化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学生的学校生活几乎被圈定在几本教科书上,精神境界和气质涵养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一个人从小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将会受益终身。《学记》记载:过时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中小学是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加强学生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其效能是其他任何阶段都无法比拟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真正的阅读是去功利的,直抵人的心灵。学生阅读的对象是广阔的世界,科学的、人文的、文学的,而非囿于教科书。学生阅读的目的是精神的涵养,道德的、心智的、能力的,而非知识的累积。
适应课程改革需要,要把阅览课列为中小学的公共课。中小学校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提供阅读平台。对于教育局或一所学校来说,教育经费是一个定量。凡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都必须优先保障,功能室建设、图书馆(室)建设都应如此。任何一所学校,都应该不受规模、办学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优先建设装备好图书室、阅览室,包括必要的阅读场所、必需的图书和优质的服务等,这是学校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区别之一。第二,提供优秀书目。出版物多如恒河沙数,读者往往望洋兴叹。因学生鉴别能力有限,学校应该遵循教育性、益智性、趣味性原则和倡导核心价值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选择富有个性的、能激发他们兴趣的、健康向上的读物。第三,科学指导阅读。阅读首先是一种方法和技巧,其次才是鉴赏和审美。教师(不只是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科学指导学生阅读。譬如,粗读浏览与精读细研、快读与慢读,做阅读笔记等,这些方法和技巧,对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进而促进精神成长是不可或缺的桥梁。第四,营造阅读氛围。学校要打造读书文化,让学生时时、处处有书可读,置身于浓郁的书香氛围之中。开设图书跳蚤市场、举办读书节、开辟读书心得栏、举行读书演讲比赛、开展阅读交流等,都是很好的创意。教师要带头读书,既是示范引领,也是专业成长、自我修养需要。要主动争取家长支持,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引导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社区、村民委员会可以开辟学生书架,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读物、便捷的服务。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校架设阅读的阶梯越高,学生的幸福指数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