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结合民办学校实际,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校长论文 民办学校 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新课改

结合民办学校实际,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李锦成 山西省榆林市华栋中学1406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4/3/1
分享到:
华栋中学创办于1999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兄弟学校的热心帮助下,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我校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也算是初具规模。目前在校生已有2400多人,有36个教学班,教职工146人,其中教师96人,平均年龄36岁,学历达标率百分之百,标准工作量,兼职老师为零。从2008年开始,我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其间既经历了探索的艰辛,也体会了成功的喜悦。下面我具体谈一下我们的想法和做法。
中国有句古话:穷则思变。对我们而言,这个穷,指的是生源质量差,考试成绩差。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在校生人数从最初的500人,发展到2400人,规模虽扩大了,但生源质量仍然很差。98%以上的学生属于进不了公立重点学校的学生,还有很多属于各种情况的问题学生。以一零届毕业生为例,07年招生500分以上的仅29人,最高分为522分,这还是华栋建校以来最好的一届。我从07年开始,逐年研究高考成绩,07、08年平均成绩仅为310多分,数学、英语成绩不足60分,理综为110多分,特别是普通班,数学成绩不到50分,英语成绩40多分,理综300分的题平均不足80分。这样的高考成绩不能不令人对学校的生存发展担忧。学校如何能够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为此,我四处考察,足迹走遍了大江南北。我三次去河南向蔡林森请教,我几次去山东的杜郎口,安丘,昌乐二中考察学习;我两次去辽宁盘锦向魏书生问计。我查阅了很多有关教学改革方面的书籍资料,也反复和一线的老师探讨,最后决定破釜沉舟,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切入点,大胆改革。
澳大利亚的一位教育家说过:“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的明天将生活在过去。”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们认为,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面对我校的生源实际,如果我们把办学目标定位在考上多少清华,北大上,或者和公立学校拼二本上线人数,就等于害了学生,也毁了自己。不知有多少家长送孩子上学时和我说:“考不上大学没关系,但希望学校能把孩子教育成人”。为了家长的嘱托,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们必须抛开过去那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做法,从现有的学情出发,“低起点,多层次”的安排教学内容;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快乐的学习,找到自信,从而一点一点的提高成绩;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将来走向社会时的基本能力,比如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等。只有这样做才真正符合了我们的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使课改工作尽快取得实效,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与一切新生事物诞生的命运一样,课程改革最大的困难就是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当我做出改革的决策之后,马上遇到了来自老师,学生及家长等各方面的质疑,有人说我是胡闹,瞎指挥;很多老师找到我,说自己教了半辈子,也讲了半辈子,老师不讲学生怎么能会呢?让学生参与多了,教学进度跟不上怎么办?很多学生找到说,他们不愿做改革的牺牲品。
为了转变观念,我亲帅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赴江苏、河南、山东、河北、等地考察学习。每到一处,我们都不辞辛苦,不放过任何一点学习的机会。比如在杜郎口,安丘四中,昌乐二中学习时,我们早晨六点钟到校,晚上十点半离校,我们进教室听课,每天不少于八九节;我们在学生灶吃饭,看宿舍卫生,看跑操秩序,看课程安排,看校园文化;我们和领导老师座谈,和学生交流,领略名校风采,探讨教学真谛。名校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率的课堂,使老师们耳目一新,思想受到很大触动。为了打开思路,我还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让从来没有接触过高中课程的初三学生做高考英语模拟题,结果最高分考了82分。事实胜于雄辩,老师们开始了反思。为了表达我坚持课改的决心,我还走上讲台,勇敢的上了一节课改示范课。08年下半年,华栋中学谈的最多的话题就是课改;大会小会讲的最多的是课改。在不断的学习,讨论,辩论中,奠定了华栋中学课改的思想基础。现在华栋最熟悉的一句话是: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第二,转变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改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这里的自主指的是自觉的,主动的,独立的学习。一个人终生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未来的社会里,职业变更将伴随人的一生。有研究表明,人们从学校获得的知识仅是一生所需要知识的20%,其他80%需要靠自学来获得。因此,一个人的自学能力将是决定个人命运的基本素质。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我们选择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主张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口号,在实际操作中从关注差生入手,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完成目标时教师要及时鼓励,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体验;它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意识,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组织学生学,和进行重点、难点的点拨,只要学生能通过看书,讨论,查工具书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就不讲,要教学生不会的,教不会的学生。这些理念正好符合民办学校生源差的特点。而且从课堂环节的设置上,也很好操作。一节课分为导入,示标,先学,后教,当堂完成作业几步,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为了能真正实现课改的目标,让模式为教学服务,我们从08年下学期开始,进行了常年赛课。这是最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研培训活动。校长、副校长担任赛课组组长,全程参加并领导赛课。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两节课,一个学期听课在200节以上;每节课讲30分钟,留下15分钟评课。评课主要是评细节、过程;评是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动手、动口、动脑有序紧张的学习;评老师是否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今年从8月3号的补课开始,我们的毕业班已经进行了两轮赛课,非毕业班已进行了一轮赛课,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听了100多节课。通过赛课评课,使大家统一认识,统一步伐,很快掌握了新模式的要领;使老教师找到了不足,新教师获得了提高;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备课不仅要备知识,更要备学生,备方法,讲完了不算完成任务,教会了才算完成任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取得实效,还得益于它严格的四清管理,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这是巩固基础知识的四道安全网。每节课的任务当堂完成就是堂清;下课时老师布置日清任务。教师可利用自习或其他业余时间,给没有完成堂清的学生补课,或抽查日清完成情况;每周末教师要对本周知识进行考察也就是周清,周清不过关的可由教师单独补课,或送交教务处集体补课;我们在每周的周日晚上还要拿出一定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抽查,考试成绩计入任课老师的量化积分;每月的月考即月清,月考成绩和老师的奖金挂钩。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层层把关,力求最大限度的夯实基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三,调整评价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三分教学,七分管理。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没有教师的认同和积极参与,任何好的理念,好的模式都难以落实。为了保障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从华栋校情出发,先后完善了工资分配制度,教师常规管理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常年赛课制度,四清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考试制度等。构建了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走动式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以“近距离服务”为核心的后勤服务模式;以“传统文化,法制文化, 绿色文化”为要素的校园文化模式。改革后的评价机制体现了课改了思想,也使华栋中学从过去的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已经成为全体华栋人的共识。
第四,整合人力资源,投资硬件建设
课改作为华栋中学的新生事物,已经初步显现出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和优势,越来越被师生及家长的认可。但是仍有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很难接受,不愿配合。这既和学校的主旋律不和,也不利于体现教师们的个人价值。经过反复研究,深入思考,我们痛下决心,做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决定。两年来,我们从全国各地高薪聘用了30多名年富力强,有丰富教学经验,创新意识强的优秀教师,实现了新老交替。目前,教师队伍不管从年龄结构还是业务水平,都达到了华栋有史以来的最好水平。
为了保障课改的顺利实施,提高课堂效率,学校先后投资300多万元,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和监控设备,各班建立了图书角,配备了学生必读书籍;建成了校园电视台,校园局域网,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计算机。这些设备在服务教学,培养学生特长上发挥了威力,极大提高了教学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第五,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工作合力
干任何事当成任务就是痛苦,当成需要就是享受。八年的管理生涯,我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吃住在校,在和老师、学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日子里,使我热爱上了教育事业。办社会满意,学生受益,家长放心的好学校已经是我最大的追求。我今年60岁了,出身农民,初中文化,曾经种过地,挖过煤,做过生意,但最让我感到自豪和幸福的时光就是这段办学生涯。每当我听上一节好课,就感到是莫大的享受;每当我看到同学们有了进步,就感到是莫大的欣慰;和老师们,同学们一起交流畅谈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华栋中学有一条原则:要求主任做到的,校长必须做到;要求老师做到的,领导必须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做到。从08年推行课改以来,我们确定了“抓课改,抓管理,看效果”的“两抓一看”的方针,领导老师们比原来更忙了。我们坚持一天两操,领导和班主任都要跟着跑;我们坚持常年赛课,校长和主管领导亲自挂帅;我们的领导每天必须比学生起的早,比学生睡的晚;我们的老师坚持小预备铃声响准时侯课,从不敢懈怠;我们的老师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给周清不过关的学生补课,从没有怨言;我们的老师为提高课堂效率,反复探讨,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班子的率先垂范,班主任的身先士卒,老师们的任劳任怨,成为为推动华栋中学各项工作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经过了两年的课改,我校今年高考成绩创华栋办学史上的最好记录。应届生高考二本上线突破70人大关,是09年的3倍;三本上线为09年的4倍,由16.5%猛增到65%,文科本科上线率更是高达73.3%;各科平均成绩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文综成绩由09年的与第一相差16分,今年反超0.2分,跃居第一。中考连续五年受到区教育局的表彰奖励,成功实现三连冠。校风明显好转,师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我们的课改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领导和家长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学校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差距和不足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两抓一看”既定方针不动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僵化,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为榆林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