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不等式”
校长网 校长论文 课堂教学 教学管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不等式”

作者:包春华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初中700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6/1/29
分享到:

课堂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棍棒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的话说:“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
    课堂教学评价如果脱离了改进教学过程的本真目的,而获得其他功利性的社会价值,就会成为教学的灾难。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应成为教师改进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应杜绝把课堂教学评价当作教学管理的棍棒。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而不是评价的靶子。
不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是好课
    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认为不用多媒体就不是好课的观点,是把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作用弄颠倒了。
    如果一味要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那倒是“杀鸡用牛刀”。我们应该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出发,遵循“用简不用繁,用易不用难”的原则。
    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课堂教学评价中也应该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评判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是否有的放矢地发挥了作用。
讲多讲少≠课的好坏
    课堂教学,其实就是通过教师的“教”来引导学生“学”。既要“教”,就不能不“讲”,教学并不一概排斥“讲”。有些问题就非讲不可,有的课还必须以讲为主,决不能不分具体情况将所有的“讲”都与“满堂灌”混为一谈。
    教学也并不反对讲,不该讲的时候讲了是多余,但该讲不讲也是教学的失误。讲多讲少不能决定课的好坏,应以内容和活动的纬度决定。
学生活动多≠教学效果好
    “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活动,包括教材中的“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课堂上的答问、讨论、填图、作业练习训练等。
    有些课看上去学生思维很活跃,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一问齐答,事实上学生像一架预先设计好程序的机器,不动脑筋、不作任何思考。
    “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是学得生动活泼,而不在于形式上的站起、坐下、齐声答问次数的多少。可以说,缺乏学生活动的课,决非一堂好课。有的课,学生的肢体虽然动的多,但学生不是主动的动,而是被动的动,或者是没有思维的乱动,这样的课也不能算是好课。
    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不但要看学生表面的“动”,更要看学生内在的“动”。特别强调的是,这里的“动”,是教师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表面上看来也不一定就是活跃的,只是他们的情感、思想一直处于跃跃欲试之中,质疑,深思,感悟,论辨,其外在表现也许就是深沉的、恬静的。
课堂激励性评价≠多多益善
    批评在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没有批评。做错了就应该给以批评,有时甚至是严肃的批评。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思维的层次,分层赏识,同时也要正视问题,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给学生明确的“是非准则”,让他们的思维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
量化评定≠科学合理
    评议教学中的很多指标是不能量化的,如师生情感的交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于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否能妥善处理等,如果用这种量化的标准去界定教学就显得机械呆板。同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一个学校用一个统一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去衡量上百位个性不同、教学科目不同的教师,显得不尽合理。课堂教学的绝对量化评价对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学生说不好≠课就是不好
    如果学校将学生的评价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惟一依据,则有失公允。因为,学生说“好”与“不好”与他们幼稚的是非观及情感的不稳定性有很大的关系,有时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老师一节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学生的意见不是教师评价的最终结果,但它是教师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而且作为一项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的意见是不可或缺的。
考试成绩好≠课上得好
    考试只是检查学生阶段学业成绩好坏的一种手段。无论学生发展的好还是差,都不是由教师的作用单方面所能完全左右的,它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必然使教学评价凝固于考试结果之中,缺乏学习过程和认知能力形成轨迹的动态评价。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非常实在”,把时间都花在让学生反复练“题”上,一直练到一个解题方法在所有孩子的头脑中定型,见到这个类型的题目就能识别出来,不要思考就能列出算式。练习本身的意义早已丧失殆尽了,尽管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好,但对人的长远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一节好课,应该是能够体现出教师个人特点的课,也是与此时此刻实际密切结合的课,是有某些创新尝试或灵感火花的课。
    在评价中应该多一点人文情怀,关心人,尊重人,坚决反对繁琐化的机械操作、形式主义、教条主义。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